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图:黄山景区,一张游客挤在厕所内过夜的照片,成为整个国庆长假的标志性图片。

这张照片说明了什么?留在家里的老同志在群里调侃——

有人说:说明山顶真的很冷。

有人说:说明黄山的厕所真的干净。

有人说:说明年轻人体力真是好。

有人说:上班卷工作,出门卷旅游,现在都已经卷进厕所了。

接下来大家众口一词:这充分说明了有关部门的懒政!

堵高速、睡厕所已经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年年如此,年年挤爆,年年的血风腥风!很难想象,这种现象已经延续了25年。

回溯黄金周的概念,最初是从日本舶来的,但在中国的实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造成投资下降、出口减少、失业增加、经济失速。为了抵御经济不景气,增加国内消费,中国政府开始形成“假日经济”的概念。

1999年,国家公布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形成7天的长假“黄金周”‌,旨在推动“假日经济”,通过长假刺激消费和旅游,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机构“全国假日办”也应运而生。

假日办负责定期发布旅游信息,疏导客流等有关事宜。直到2014年9月15日公布撤销,该机构存续了整整15年。

而黄金周制度则从1999年,一直延续到了现在,至今已走过了整整25年。

还记得第一次五一长假,和妹妹一起去爬长城,刚进景区大门,就听到高音喇叭一遍遍在反复播放寻人启示。姐妹俩手攥着手,在人群中被推来搡去,刚登上几级台阶,就差点被人群挤散。惊惶失措之下赶紧撤离,直退至很远的外围,才狼狈地跟长城合了个影。

那次出行给我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也让我在心里发狠:一定要为自己拼出个出游自由,不受长假限制。

那时的我还是个不知天高地厚、不懂身体苦累的女孩,如今25年过去,我已经满心荒凉,白发杂生。

25年沧海桑田,国家也从农业社会,转型到了信息时代;当年的高歌猛进,如今已经变成了产能过剩;当年的计划生育,也放开到鼓励二胎三胎,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老龄社会......

可是我们的孩子,仍然在有限的长假里人从众,睡厕所!

黄金周看上去的确拉动了消费,但是它的负面效应也是深入骨髓的。

首先是极大降低了旅游的质量,甚至是降为负值;其二安全系数被绷到极致,极容易出现各种事故;其三,短期暴力式消费,因其没有持续性,实际上形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但遗憾的是,历经25年,年年看着游客得了发令枪似的,在各大景区冲锋陷阵,可是领导们却一直视而不见;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唯独这个长假制度,却始终没有人去优化升级

一个能人辈出的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为了救股市救楼市,为了鼓励二胎三胎,可谓是招数频出,源源不绝,怎么优化一个长假制度,就想不出办法了?

无他,只因痛的不是自己而已。领导们早已经超越了固定假期,在时间长河里来去自由,所以很难体会到普遍人的长假尴尬——出门会后悔,不出门更后悔,所以就只能把有限的记忆留在了类似的厕所里。

然后贱兮兮地安慰自己:好歹这也是一种深刻的回忆!

回到前面的那张图片,连厕所都躺满了过夜的游客,稍微舒服点的餐厅等就更不用说(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人是订不上房间,有的索性就是为了省钱。景区表示不鼓励,但会提供基本的服务。

网友们上帝视角,表示难以接受,觉得是“没苦硬吃”,但这些,也都是马后炮了。

我们最需要叩问的是:这样的长假黄金周,黄金含量到底几何?为什么就没有人出来变一变?难道人民群众,就不配拥有更高质量的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