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在9月24号潘行长那次,足以载入史册的发布会之后,仅5个交易日,沪深300就涨了23%,已经跑赢美国标普500全年的涨幅,A股总市值也从68万亿暴涨到84万亿。

将这多出的16万亿,平摊到2.5亿股民身上,每人净赚6.4万。虽然这样的算法极不准确,但过去一周,A股史诗级的赚钱效应却是有目共睹,据说各大券商国庆假都要7*24小时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类纸面财富增加对经济的巨大助推作用,中国是有切身体会的,而且还没过去多久。

在2015~19年的那波房地产牛市中,五年时间,中国的电影票房翻了1.5倍,旅游支出翻了1.6倍,电商购物额翻了1.7倍,几乎所有的消费项目支出,都在跑赢同期的经济增速(1.3倍)。

是中国人一下子变有钱了吗?显然不是,根据统计局数据,这五年,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是从2.2万增加到了3.1万,翻了1.4倍,几乎全面落后于上述的消费开支增速,换言之,在花未来的钱。

并且,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速还更慢,只有1.3倍,由于农村收入的低基数,才把整体带上来了。但是,网购、旅行和看电影这种小资行为,却主要发生在城市,一来一回,透支就更严重了。

明明没赚到多少钱,城里人为什么还敢这么大手脚花钱呢?答案显而易见,他们有房子,可能还不止一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轮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疯狂的房地产牛市中,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普遍涨了3倍,一线也有2倍左右,15年甚至更早就入场的买房者,每天一睡醒身价就增长了好几万,多花几千消费一下又怎么了。

股市也是同样的道理。巨大的浮盈让人忘乎所以,觉得巴菲特也不过如此,每年才赚20%,就跟十年前一样,会极大增强公众的信心和预期,而这两者,恰好是经济复苏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并且股民的人数也足够庞大,再加上基民、私募和信托,覆盖面至少能与有房者相提并论,如果股市能持续产生财富效应,甚至中国经济的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先从居民消费开始,市场慢慢恢复活力,有人敢花钱了,企业就能赚到更多钱,员工就能领更多薪水,到这一步,已经把股市的纸面财富,变成了实打实的全社会工资普遍增加。

然后,打工人收入变高,就更敢花钱了,于是企业就要酌情扩大生产,政府税收就会增加,此时市场主体已全面参与到经济复苏,正向反馈完成闭环,经济就会走出衰退和通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二战后,美国经济就是如此运行的,通过长牛的股市产生财富效应,以此刺激消费、拉动投资和实现技术创新,并且每次遇到大幅回调,国家都会出面,不管用货币放水还是财政刺激,迅速拉回。

有人说,美国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创新,要我看,长牛的股市才是根本。

在房地产被玩坏之后,现在中国也想走这条路,行得通吗。我个人相当悲观,三个原因。

首先,以财富效应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它的前提是长牛的股市,而不是暴涨暴跌的股市。美股作为全球最优秀的资本市场,每年也仅能提供约10%的收益,而A股5天就涨了23%。

这种涨法就像垃圾食品,看起来诱人、吃到很也舒服,但后患无穷。因为没有可以永远上涨的资产价格,因此它涨得越多,投资者反而越心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千股跌停。

实际操过盘的人都知道,这类暴涨暴跌的行情根本就没人抓得住。打个比方,假定A股以这种走法,到年末累计涨了50%,但估计最后,绝大部分投资者收益都是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中国股市没有长牛的土壤。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包括缺乏优秀的上市公司、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法治和监管的不足,所有这些跟美股,可不只有GDP体现出来的那点差距。

正如贝莱德高管的那句名言:「我想在A股价值投资,它们只想把公司卖给我」,太深刻了。不信去看看这几天暴涨后,有多少上市公司发了减持公告,买不完、根本买不完。

最后,更重要的是,我不认为财富效应能拉动经济增长,即美国模式走不通,只是还没付出代价而已。

很少还有人知道,在1929年大萧条之前,美国刚刚经历了咆哮的二十年代,道琼斯工业指数8年时间里翻了7倍,年化收益近30%,可一瞬间,就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千禧年之后的历史也类似。本来美国是有机会在09年完成出清的,可民主党在中途学会了货币超发和财政刺激,再加上疫情三年的直升机撒钱,如今美国已经积重难返,只能靠华尔街不断炒作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迟出清不等于解决危机,而且用错误的方法,相当于饮鸩止渴,只会让灾难爆发时更猛烈。就好像中国的房地产,助推经济时如虎添翼,可要是扯后腿时,就变成了过河拆桥。

连小孩都明白,这世界没有点石成金之术,可在大人的眼里就有,只不过换了个名字,叫财富效应理论。

所以你问我,股市暴涨能拉动经济复苏吗?能,但是要一直暴涨、不能暴跌,并且如果将时间拉长到一代人,长牛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