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黑便、全身乏力、下肢水肿,排除了消化道出血……到底得了什么病啊?
近日,我院血液内科在进行多学科会诊时,确诊了一例少见贫血。经过血液内科、输血科等多学科联手救治,老人顺利出院。
有苦难言,65岁老人“心很累”
65岁的刘伯因解黑便伴全身乏力于我院急诊就诊,入院时全身乏力明显,精神疲倦,面色苍白,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当时查血红蛋白45g/L,已达重度贫血范围,病情较重,积极给予输血治疗。
经询问病史和完善相关检查发现,刘伯合并有2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病,入住消化科后复查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PLT)117×109/L,查白蛋白(ALB)24.9g/L、乳酸脱氢酶(LDH)321U/L、大便潜血多次复查均为阴性,胆红素未见明显升高,消化道出血所致的贫血证据不足,需进一步深入查找贫血原因。
查因扑朔迷离,输血治疗无效
检测免疫球蛋白提示IgA、IgG、IgM明显降低;自身免疫十四项排除了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病原学检查初步排除相关感染继发;胃肠镜排除了消化道出血,在血液内科建议下进一步完善了骨髓穿刺及活检排除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288 ×109/L,coombs试验阴性。消化内科专家何顺辉主任医师介绍,该患者入院后,团队对其实施了对症治疗,并多次输注红细胞(共14.5u),但血患者红蛋白进行性下降。且患者尿色清,无黄染,多次复查LDH均降至正常,且胆红素不高,消失的血不能以消化道出血解释,考虑可能为血液系统疾病,遂请血液内科会诊。
血液内科副主任杨辉查阅了患者的病史、检验检查及治疗经过、治疗效果,结合患者输注普通红细胞临床症状无改善,且逐步加重,并出现发热等临床表现,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低至40g/L)、LDH稍升高、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升高,coombs试验虽阴性,但还是不排除coomb’s试验阴性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遂立即转至血液内科。
及时调整,跨学科联动挽回性命
输血科也注意到该患者多次申请输注红细胞,血红蛋白不升,反而降至40g/L,发现该患者是典型的红细胞输注无效,田英主任查阅病史和相关检查,结合输血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体征,不排除是不典型自身免疫性贫血。
血液内科与输血科沟通联合,共同及时改变调整治疗方案,在实施激素治疗抑制免疫的基础上,配合输血治疗。在实施3次输注洗涤红细胞(共7u)治疗后,患者的乏力症状明显好转,血红蛋白逐渐上升至112g/L,脱离输注。
转入血液内科病房的第4天,患者恢复至起病前状态,可自由下地行走,无发热,颜面部及四肢水肿逐步消退,出院时血红蛋白回升至正常。复查多项指标未见明显异常。PET/CT未见肿瘤学征象、PNH相关实验室检查均为阴性。出院后继续予甲泼尼龙60mg qd治疗,嘱其门诊随诊调整药物。
这例患者的救治,充分体现了血液内科、输血科对少见类型自免溶贫的诊治水平,多学科的密切沟通和联动助力医院提升整体救治水平,使医院高质量发展必须迈出坚实一步。
科普时间
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一种症状,主要有以下表现:
皮肤黏膜苍白,主要表现为眼睑、口唇、指甲及手掌皮肤苍白,这是贫血最突出的体征,也是就诊的主要原因。
易疲劳、犯困。
头晕眼花、注意力不集中,严重者可能出现晕厥。
心悸、胸闷、气促,活动后明显。
导致贫血的原因很多,可以分为三大类:
红细胞生成减少:常见的如缺铁性贫血、肾性贫血、白血病等。
红细胞破坏过多:各种溶血、脾功能亢进。
红细胞丢失过多:急性失血如胃肠道大出血、宫外孕、创伤所致大出血或内脏破裂出血等,慢性失血如月经过多、痔疮出血、胃癌、消化性溃疡、钩虫病等。
当自己或者亲朋好友贫血该咋办?
需尽快至医院就诊,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若没有对症下药,很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