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公众号“新教育家 志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来源:新教育家 志道

在中国教育改革的漫漫长路上,每一次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都显得尤为珍贵。

《十三邀》第六期节目中,许知远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的对话,为大众打开了一扇观察和探讨教育的新窗口。

通过这扇窗,我们不仅看到了当前教育体系的困境,也听到了来自教育一线的思考。

“卷”态下的学生

国内教育是否真的太卷了?”

面对一位学生的直白提问,林小英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

这个简短有力的回应,背后是无数个被题海淹没的日日夜夜,道出了无数学生、家长,乃至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当谈及如何解决教育“卷”的问题时,林小英指出,“卷”意味着无效的过度竞争。在这种竞争模式下,学生们将学习单纯视为赢过他人的手段,考试也仅仅是为了获取学历。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根本无暇顾及自己是否真正有所收获,是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便是“卷”的本质所在。

如今的教育体系,过度地追求分数与排名,这种现象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教育的初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一倾向导致很多学生没有发现自身原本具备的闪光点,只是盲目地追逐分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节目《十三邀》/

节目中,学生们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也让人深思,他们问:

“学历在前途方面起决定作用吗?”

“只有优秀的人才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如果你学历不高的话,你就没有(未来),这一辈子就完了。”

这些问题反映出当前教育体系的功利化倾向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而林小英的回答则给了学生们以及我们这些观众以启示:

“人的一生不是成绩分数所能定义的,要学会去进行自我探索,去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开出一朵花来。”

在视频中还有一个有趣的镜头:有个女生起来提了个问题,但是偏偏就是忽略了做自我介绍。林老师反而提醒她,要记得先介绍自己。

为什么要记得自我介绍呢?

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当你站起来在公众中发出问题的时候,你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个体,然后才是那个问题和说出的内容。

这场访谈让我们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教育不应只是知识的灌输,更应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健全人格的过程。

我们需要打破单一的评价标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绽放光彩,不能让教育成为束缚学生发展的枷锁,而应让它成为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阶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节目《十三邀》/

一个健康的基础教育是什么样?

社会中,到底什么才是真正健康的教育呢?

林小英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她的见解:“初高中的基础教育阶段具备两个关键特性,一是基础性,二是预备性。”

所谓基础性,意味着教育的方向应当是为一个人的整个人生做准备。学生的所有时间不应该仅仅被学习填满,而应该有足够的空间去 “会玩”。

这里所说的 “会玩”,实际上是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时间,让他们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爱好,从而自然地成长。

因为 “会玩” 的人往往更具创造性。然而,我们现有的单一评判标准(分数),就个人经验来看,将学生简单地划分为两类:学习好的人和学习差的人,其他所有的个性都在这种划分下被淹没在人群之中。

除了让学生 “会玩” 之外,还需要让学生明白人生是有限的,终究会走向尽头,所以没必要将人生所有的意义都与分数挂钩。这或许是在引申一种观点,即当学生进入社会之后,面对任何事情都应该抱有这样的觉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节目《十三邀》/

而所谓预备性,则需要做两件事,一是为职业做预备,二是为升学做准备。

但实际上,我们当前教育的核心几乎仅仅是为升学做准备。只要看一眼课表就能非常清楚地知道,那些十二三岁的初中生或者十六七岁的高中生,从早上六点多到晚上九点多的生活,完全被学科学习所占据,他们被计划、被规训,渐渐失去了自身的光芒。

以北方某省会为例,在初中教育阶段,一切几乎都是在为升学做准备,成绩成为了核心要素。

虽然表面上不允许公布孩子的成绩,但每年召开的成绩研讨会却会公布学校的排名,随后学校领导会施加各种压力,老师之间也会出现各种内卷现象,这些压力一步步传导到孩子身上。

对于那些不适合传统教育系统的孩子,社会往往将他们认定为“废物”,他们被抛弃、被嫌弃,个人的特性和健康心理也受到损害。而那些学习好、擅长走职业道路的学生,也不得不遵循升学这条道路。

我们的教育需要重新平衡升学与职业预备的关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摒弃单一的评价标准,给予学生更多元化的发展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且内心幸福的个体,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包容的教育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节目《十三邀》/

别争分夺秒

多去看一看朝夕

《十三邀》中在长沙高中的孩子这样说:“每当自己10道题错7、8道的时候,就不想学习。”

这种强迫式、灌输式的学习难道没有扼杀孩子的创造性吗?难道不是去抹灭孩子自身的独特性吗?

林小英在和许知远的对话中提到:

“干嘛把自己搞成这样啊,什么学习争分夺秒,只争朝夕,朝夕那么漂亮,你看夕阳就快上来了 ,干嘛不去看看。”

这些年,“争分夺秒”“只争朝夕” 之类的话语充斥着孩子们的课堂。这种氛围营造出一种紧张感,让孩子们如同蒙眼狂奔的骏马,只知道朝着前方拼命奔跑,却无暇顾及周围的风景。

把时间还给孩子,我们要的不只是学习的机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节目《十三邀》/

让孩子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就像一根一直拉紧的弦,迟早会断裂。这或许就是为什么现在抑郁症孩子越来越多,并且呈现低龄化趋势的原因之一,也是高校中出现越来越多 “空心人” 的根源所在。

这些孩子和年轻人在长期的压力和过度竞争下,逐渐失去了内心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热情,只剩下为了满足外界期待而机械努力的躯壳。

“人一生真的不能只谋生,你还得干点别的。如果你不为谋生而做的事情越多,你的一生其实就是越幸福的。如果你一生做的所有事,都只是为了谋生,你这一生就是苦役。”林小英这一观点可谓直击现代生活的痛点。

我们的一生,似乎总是活在他人的期待之下。在这种无形的压力下,努力仿佛成为了一种被外界驱使的必然选择,若不努力就会被他人看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节目《十三邀》/

从读书时代开始,我们便陷入了一个不断追逐目标的循环。读书时,目标是考上大学,于是为了这个目标全力以赴;上了大学后,又马不停蹄地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努力;等到工作了,又开始为升职加薪而拼搏,仿佛这一切都是为了生活而不得不进行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比较无处不在。我们和同学比成绩,和同事比业绩,甚至自己的人生经历完了,还要拿孩子去和别人的孩子比较。这种过度的比较,让我们逐渐迷失了自我,忘记了自己原本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

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工作其实是为了服务生活的,如果因为过度投入工作而失去了生活的乐趣,那么这样的一生将会充满痛苦。

人生,本不应该是与他人的一场比赛。

真正的幸福源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当内心感到自由时,才是真正的幸福。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新教育家 志道”。原文排版:张庆;审核:王竹;封面来源节目《十三邀》。标题未作修改。

关注C计划

与你分享理性的的声音

C计划8年潜心打磨一门课

C计划思辨在线直播课,适合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学生培养孩子深度阅读、独立思考、高阶表达、人文素养

点击这里查看购买,越早购买,优惠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