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载,宫人贾佩兰提到九月九日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这些习俗据说可以令人长寿。这种追求长寿的习俗,可能受到了古代巫师(后来的道士)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重阳节还有大型饮宴活动,这是从先秦时期庆丰收的宴饮发展而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阳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三国时代。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提到:“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这表明,重阳节在三国时期已经存在,并且与阳数、长久的意义联系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阳节的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中的《季秋纪》记载了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这些活动是为了感谢天帝和祖先的恩德。
关于重阳节,有两个著名的传说。第一个传说发生在东汉时期,有一个叫恒景的青年,他的家乡遭受瘟魔的侵扰。恒景决心访仙学艺,最终找到了一位仙长,学得了降妖剑术。在九月初九这天,他带领乡亲们登高避疫,用茱萸和菊花酒成功击退了瘟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传说是关于一个叫费长房的仙人,他预知了桓景家将会有灾难,于是教给桓景避灾的方法。桓景按照费长房的指示,在九月九日这天带领家人登高,最终避开了灾难。
这些传说故事强调了重阳节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的重要性。登高可以避灾,茱萸和菊花酒则被认为有驱邪保健的作用。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也反映了对自然和祖先的敬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重阳节已经成为了尊老敬老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不仅会登高赏秋,还会陪伴老人,传递孝道文化。虽然时代变迁,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依然被人们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