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多年没有畅通的股市与央行之间的通道终于被打通。
在国庆长假后第三个工作日,在沪深股市经历最近两个交易日大幅震荡下跌后,今早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表态,准备拿出5000亿驰援股票市场。
央行公告中,这5000亿也不是直接委托操盘手在股票市场上选择个股买入,而是用一种见解方式。
证券、基金、保险公司这三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用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央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
也就是说,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可以在股市上买入沪深300成分股等股票资产,然后去央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再把国债、央行票据变成钱,又可以去买股票。
此前媒体已经报道,通过这种方式拿到的5000亿也只能继续买股票。
至于央行抵押出来的这5000亿,可以按股票市值几折去抵押,贷款的期限是多少,抵押利率是多少,抵押拿到的钱如果不买股票怎么办,或者说什么时候必须买股票,央行并没有明确说。
央行如何防患抵押机构把股票拉高几倍后,最终把股票甩给央行接盘,不赎回股票的风险,央行目前也没有明确。
就目前看,央行资金连通股票的通道被打通后,最有利的是沪深300成分股这类大市值股票。今早盘面上,不能去央行抵押换国债的创业板个股表现就很差。
央行现在要用国债去换股票,首先手上得有国债。
很多年来,央行手上是没有什么国债。
因为央行如果手上持有国债,直接买入国债,就等于直接印钞给政府发债筹集资金。相当于直接向全社会征收货币税。
而且有不少国家为了维护金融稳定、防止通货膨胀、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严控央行可以随意购买国债,央行不能沦为政府财政融资的工具。
比如德国,其《德意志联邦银行法》就严格限制央行对政府债券的购买行为,确保央行在决策时不受政府财政压力影响,能客观公正地根据经济形势制定货币政策。
多年来,中国央行在控制购买国债,避免直接印钞为政府债务融资这方面也做得比较好。
在央行负债表上,也没什么买入的国债。
但转变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出现。
央行开始将国债买卖纳入到货币政策工具箱。也就是央行开始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拓宽了投放基础货币的通道。
央行多了一条印钞的渠道。
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8月,人民银行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央行在8月和9月分别净买入了1000亿元和2000亿元面值的国债。
这意味着在这轮股市行情下,央行手上至少有3000亿国债可以用于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质押股票。
在国庆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负责人曾表示,“只要这个事儿做得好,第一期5000亿元,还可以再来5000亿元,甚至可以搞第三个5000亿元,我觉得都是可以的,是开放的。”
如果按这个表态,央行应该还会继续加大国债购买力度,增加印钞的力度。
毕竟央行手上如果只有3000亿国债,满足不了证劵公司等机构抵押股票换取国债的需求。
如果央行通过大量购买国债,为政府债务筹集资金,然后在间接把国债借给证劵公司变现后去买股票。如果通个这种方式能够创造出数万亿资金,甚至十万亿以上的资金,那么的确能够把沪深300成分股这类股票拉上去。
这对深300成分股就是大利好。
因为有了央行用国债等资产托底,变相印钞托底。
证劵机构买了后就可以去央行拿国债换钱,而且还没有明确是不是可以重复抵押。
但央行通过买国债来换取股票,毕竟还是增加基础货币发行,多印了钞票。虽然可以托住股市,但如何防患因为多印钞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就是央行将面临的风险。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放水后必然会带来稀释。
央行印钞进股市,必然会给一些股市投资者带来财富增长。
但还有没有进股市买股票的人。
如果多印钞造成了通货膨胀,是不是该这些人去为股市上涨买单。(文玉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