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的报告,自2024年10月9日以来,以色列三次蓄意对黎面部维和人员开火,导致摄像机、设备和车辆受损,甚至还造成了两名维和人员受伤。这些受伤者分别是意大利和爱尔兰籍士兵,事件引发了意大利对以色列大使的召见和外交抗议。
联黎部队的历史使命与现状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UNIFIL,简称联黎部队)自1978年成立以来,承担着维护以色列和黎巴嫩边界停火的重任。最初,它的任务是监督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该地区自1978年起便长期被以色列军队占领。尽管以色列于2000年正式撤出这一地区,撤军得到了联合国的认证,但黎巴嫩方面并不认可,认为以色列仍占领了位于谢巴农场的黎巴嫩领土。
2006年,以色列与黎巴嫩的真主党爆发了为期一个月的战争,之后联黎部队规模大幅扩充,负责维持双方停火,并监督黎以边界“蓝线”沿线的敌对活动。当前,约有10,000名维和人员驻扎在黎巴嫩南部,其中包括武装维和部队和未携带武器的技术观察员。然而,自9月下旬以来,以色列加大了对黎巴嫩南部的地面入侵,导致联黎部队的维和行动陷入停滞。
以色列的战略:迫使联黎部队撤离
以色列对联黎部队的袭击,这并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意外,而是其战略的一部分。
2006年7月26日凌晨,以色列就轰炸了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位于黎南部的一处观察站,造成包括一名中国维和人员在内的4名观察员不幸遇难。事后,以色列方面只是表达了遗憾,并辩解说袭击目标不是针对联合国人员的,将彻底调查。但后来,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一次,以色列故技重施。自从在黎以边界地区集结军事以后,以色列就要求联合国从其行动区域内撤离至少5公里,但这一无理要求遭到了联黎部队拒绝。
以色列之所以要求联黎部队撤离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在以色列看来,自2006年联合国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通过以来,联黎部队并未有效阻止非国家武装团体(如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的活动,无法为以色列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
其次,以色列认为,如果联黎部队撤出,他们将更容易控制黎巴嫩南部的局势,并能在该地区停留更长时间,直到与黎巴嫩或其他相关方达成符合以色列利益的协议。
另外,由于急于在黎巴嫩南部展开地面军事行动,星罗棋布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基地,就被以色列当成了阻碍进一步军事行动的“绊脚石”。
以色列显然意识到,攻击联合国维和部队可能导致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甚至引发更大的外交危机。因此,以色列的策略似乎是在制造持续的压力,以避免直接造成维和人员的重大伤亡。这种“挤压”战术表明,以色列希望通过非致命的攻击,迫使维和部队自行撤离,而不产生导致全球谴责的严重后果。
联黎部队的撤离将产生何种后果?
如果联黎部队撤离,黎巴嫩南部的局势无疑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
首先,联合国维和人员的撤出将意味着以色列与真主党之间的直接冲突更加频繁,停火协议将失去其最重要的监督机制。其次,黎巴嫩南部的平民将失去国际社会的保护,更容易沦为冲突的牺牲品。
更为重要的是,联黎部队的撤离将削弱国际社会对以色列军事行动的制约。一旦没有维和部队在场,以色列可以在黎巴嫩南部进行更为长期和深入的军事行动,甚至可能进一步扩大对该地区的实际控制。以色列此举并非仅仅是针对黎巴嫩,而是为了在中东更广泛的地缘政治版图中,为自身谋得更多战略空间。
以色列对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的袭击,反映了其在区域冲突中的强硬姿态以及对国际法和多边机制的轻蔑。这一态度的背后,是以色列对自身军事优势的高度自信、美国的长期庇护、国际社会无力的制约,以及以色列对中东地缘政治的精确把握。国际社会若无法对以色列的这种无视国际规则的行为加以有效应对,未来中东局势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