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段话:“行情总是在绝望中产生,在犹豫中上涨,在疯狂中结束。”用这段话用来刻画近期的A股行情,简直是完美契合:

(1)绝望中的酝酿

9月24日之前,市场已单边下跌了4个多月之久,大盘一度失守2700点,市场成交额萎缩至5000亿左右,很多只个股的股价都创下了年内新低,广大投资者几乎都是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不少人甚至选择销户,发誓再也不来投资A股。

(2)从犹豫到高潮

9月24日,国新办就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金融三巨头”齐聚一堂,并接连释放一系列重磅超预期政策,迅速点燃市场行情,当天非银金融板块爆发涨停潮,市场成交额也由前一天的5500多亿放大到逼近1万亿,上证指数日内涨幅近100点,行情忽然的强势令人猝不及防,不过更多人仍认为是超跌反弹,随后9月25日的冲高回落,似乎也符合超跌反弹的走势。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再度释放一系列超预期的积极信号。受此影响,市场预期出现了180度大反转,重新受到关注的权益类资产被蜂拥而至的各路资金爆买,A股的地产、白酒等权重板块集体爆发,上证指数惊现久违的百点长阳,当日直接收复3000点失地。

随后国庆假期之前的最后两个交易日,市场更是接连暴涨,并一举收复了此前四个多月的累计跌幅,其中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的单日最大涨幅居然分别达到了惊人的10.67%和15.36%,市场单日成交额直接放大到2.6万亿,各路资金跑步进场,人人高呼“牛市”,市场情绪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

(3)疯狂后的落寞

10月8日,在度过了“史上最漫长的国庆假期”后,广大投资者无一不期待A股的开盘——毕竟在国庆假期期间,港股继续气势如虹,富时中国A50期货指数累计涨幅超过10%,各路自媒体都在宣传“牛市来了”,各家券商也是国庆假期不打烊,线上线下全方位地满足投资者的开户需求,就连很多之前没接触过股市的人都迫不及待地去开户,某些财经大V甚至喊出“预计节后A股开盘即收盘,可以早早下班”,举国上下对于“牛市”的追捧已近癫狂。

终于熬到了10月8日早上9点半开盘,市场果然有数千只个股都在涨停价附近,很多此前踏空的人生怕买不到,直接挂了涨停价进场,怎料当天市场高开低走,最后收出了一根形态很不友好的“墓碑线”,市场成交额来到了A股历史上最大的3.5万亿,不折不扣的“天量”。后面三个交易日,大盘继续暴力回调,仅仅4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就从3674点跌回了3200点附近,亏钱效应持续释放,成交额逐步萎缩到了1.5万亿附近,市场情绪急剧冷却。 许多前几天还在高呼“牛市”的人,此刻都沉默了。

仅仅9个交易日,市场就上演了一出史上罕见的暴涨暴跌戏码,虽然大盘累计涨幅依然可观,但广大投资者的处境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大肉变肉末甚至倒亏,有人高位站岗爆亏,有人依旧坚信牛市还在,有人怀疑牛市已经结束……相信无论是老股民还是新股民,这一次都被市场狠狠地教育了一把。

当然,这一波行情中也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我想就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其一,为什么“疯牛”行情并不容易赚到大钱?

我们知道,A股历来都是牛短熊长,尤其是经历了过去三年多的漫长下跌后,人们早已被折磨得疲惫不堪、心力交瘁,故而不少投资者为了避免长期被套,渐渐都养成了短线操作的习惯,往往稍有盈利就倾向于落袋为安而不是继续持有,结果在近期市场的连续逼空式大涨下,很多人依旧未能及时摆脱熊市思维,早早就获利了结,殊不知在卖出后股价依旧在一路狂飙,自己又因为“恐高”而不敢再次上车,无奈只得一路目送,错过后续的一大段涨幅。

不仅如此,在市场情绪爆棚之时,人们很容易被周围的气氛冲昏头脑,只看到了股价一路上涨,生怕错过发家致富的机会,却很容易放松对于市场风险的警惕,经常是不假思索地追高买入。就像国庆假期后的首个交易日,无数投资者一拥而上,结果却买在了市场最高点,他们也不幸成为了本轮牛市里第一批被套的股民——其实,很多中小投资者更容易在牛市里亏钱,就是这么来的。

正因如此,我们应该学会时刻保持对于市场的敬畏,时刻将风险控制放在首位,同时要不断地去学习总结,通过加强对市场的理解和判断来选择上涨概率大且风险相对较小的投资标的。此外,还应持续提高自己对于政策导向、行业逻辑以及公司基本面的认知和把握,继而建立起适合自己的投资体系,而不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如此方能在财富积累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其二,为什么此次牛市是“疯牛”而不是“慢牛”?

平心而论,9月24日以来市场的连续逼空式暴涨,绝对是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仅仅6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就反弹了900点,无论大盘、板块还是个股,几乎都涨得“令人头晕目眩”,很多现象根本无法用基本面去解释。

为何会出现如此暴力的大涨?在我看来,除了刺激政策的一再超预期、市场前期严重超跌、投资者被压抑太久而人心思涨等因素之外,眼下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也扮演了关键角色。

股市中流传着一个著名的段子:“当路边卖菜大妈都开始谈论股市时,就说明牛市进入了尾声。”其内涵在于,如果连最为普通投资者都认定是牛市了,那么可能意味着市场上最后的增量资金已经开始进场,而后续没有更多的增量资金进场时,买方力量会趋于衰竭,股价往往有见顶的可能。事实上,回顾过去的几轮牛市,卖菜大妈们通常都是最后一批得知牛市到来的人,这与信息传播渠道不无关系。

例如在2007年,人们对于牛市降临的感知,都是借助公众媒体和口耳相传,毕竟当时的股民数量并不多,很多人都接触不到投资者朋友,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亦是有限,而信息传播的缓慢,某种意义上有利于“慢牛”的产生,当时那一轮牛市持续了两年时间。再如2015年的牛市期间,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更多是通过微博、朋友圈等初代社交媒体,虽然比2007年传播速度快了不止一点半点,但由于信息不完整、不生动,人们对于牛市的感知依旧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确认,当时那一轮牛市大概持续了9个月。

然而,在移动互联网爆炸式发展、短视频/直播如火如荼的当下,市场观点的传递变得异常迅速和扁平化,不同人群之间的共识达成也快到可怕。在各种财经博主的大肆渲染与科普之下,卖菜大妈与老股民之间的认知差距早已大大缩短,即便是新手小白,随便打开抖音或微信公众号看看博主们的讲解,也能了解个大概。其结果便是,很多年前可能需要两三个月才能传播到位的信息,现在只需一两天就能迅速完成,这也会间接导致行情持续时间的缩短。

就拿此次国庆假期来说,诸如“千股涨停”、“大盘涨停”等信息在各路媒体上疯狂发酵,几乎人人都在讨论牛市,这种在2015年牛市尾声才能看到的情景,仅用了几天就表现了出来。要知道,市场是具有反身性的,倘若预期过于一致,市场常常会走向一致预期的反面——国庆假期之后的市场走势,便佐证了这一点。

话说回来,牛市还在吗?这大概是所有人眼下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先说一个主观判断:前几天“人人皆股神”的时期已彻底结束,接下来市场将会进入宽幅震荡阶段,并且短时间内很难突破3674点。理由有三:

一则,此次“疯牛”行情源自于一揽子超预期政策的刺激、市场预期的急剧反转与广大投资者的狂热情绪。随着行情的演进,当市场预期和情绪被充分消化后,必然会逐步回归理性,此时基本面能否好转便会显得至关重要,它将是支撑市场长期走牛的基石。考虑到政策从公布到奏效的过程存在时间差,经济基本面与企业盈利能力的修复注定是漫长且曲折的,如果后续各方面经济数据不能出现明显的好转迹象,那么市场信心难免要再度受挫,行情自然难以持续上攻。

二则,本轮行情大盘最高点为10月8日的3674点,当日成交额为创历史纪录的3.5万亿,可谓不折不扣的“天量”。如果从量价的角度分析,天量意味着多空双方分歧很大,而且处于阶段性高位的巨量往往伴随着大资金的出货,以及当日买入资金的套牢,尤其是经历了一段时间上涨之后的放量中大阴线,更是如此。根据历史经验,这种走势多为市场阶段性顶部的标志,于是便有了“天量见天价”的说法。更进一步讲,10月8日有天量的资金被套,后面一旦行情上涨到当天的阴线附近,就难免会迎来巨大抛压,这便注定了3674点会成为未来较长时间里的强压力位。除非有更大级别的利好和更充沛的资金进场,否则3674点的套牢盘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干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则,虽然国庆假期之后市场连续回调,但并没有破坏已经形成的上涨趋势,均线的多头排列就是最佳佐证。而上涨趋势一旦形成,短期内很难被扭转,并且在上涨趋势之下,每一次的回调企稳都是较好的买点。再考虑到此次一揽子政策力度之强,的确罕见且超预期,因此后续国民经济持续好转理应是大概率事件,故而市场大方向也应该是震荡向上为主,而非单边下跌。

至于“牛市还在不在”的问题,我只想说:牛市从来都不是喊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与其一味地期待牛市到来大赚一波,倒不如放低预期、尊重当下,在认清自己的基础上,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届时一切该来的自然会到来。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专门备注外,本文研究数据由同花顺iFinD提供支持】

本文由“星图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