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被软禁了半个多世纪后重获自由的张学良,选择侨居在美国的夏威夷。有一次,他的朋友、美籍华人学者唐德刚来看望他,两人在聊天时,聊到了张学良生命中的那些女人们。张学良感慨地向唐德刚表示:“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

一、

诚如张学良所言,他的一生中出现过很多女人,其中有六个女人对他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用张学良的话来说,那就是赵春桂是给了他生命的母亲,宋美龄是他在蒙难岁月的庇护人,于风至是他的结发妻子,谷瑞玉是他在战火中舍生忘死的随军夫人,赵一荻是陪伴他五十余年软禁生活的爱人,而蒋士云则是张学良一生念念不忘了一生的粕拉图式的红粉知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六位女人,张学良认为:于风至是最好的夫人,赵一荻是最患难的妻子,蒋士云才是自己的最爱。正因为如此,当张学良第一次离开台湾到美国时,即专程赴纽约探望他的最爱——蒋士云女士,两人在一起度过了愉快的30天,并作了一首打油诗:“自古英雄皆好色,若不好色非英雄。我非不是英雄汉,却也好色似英雄。”

读到张学良的这首诗后,深爱少帅的赵四小姐不由得感叹:“幸好他被蒋关起来了,否则我同他也维持不下去。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还得要感谢蒋介石啊!”

赵四小姐的话,并不是空穴来风。翻阅张学良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年轻时期的张学良的确很风流,身边的女人可以说是不计其数,甚至与墨索尼里的小女儿有过一段露水情 缘,更与宋美龄也传出过绯闻。

相比这些女人,赵四小姐无论是家庭背景还是相貌都不占优。她与张学良在1927年相遇于天津的一个舞会,当时赵四小姐才16岁,与大11岁的张学良瞬间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其父赵庆华知道张学良的风流,在劝阻无果后,愤而与赵四小姐断绝了父女关系。从此赵四小姐便开始了与张学良有名无份的爱情传奇,其中的艰辛,受了多少惊,受了多少怕,受了多少折磨,或许只有赵四小姐本人才清楚。

赵四小姐曾公开承认过,如果没有“西安事变”,她可能只是是张学良红颜知己中的一个,绝对不会成为陪伴张学良一生的女人,因为张学良的一生,真正爱过的女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蒋士云。

二、

蒋士云出生于无锡一个商宦世家,从小天生丽质,聪颖好学。由于在蒋氏家族女孩子中排行第四,故人称她为“蒋四小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 岁那年,蒋士云随父母赴京,就读于英国人开办的一所党校学习英语,后随担任驻外使节的父亲蒋履福一起远赴法国留学,因此精通英、法两国语言。

1927年夏天,蒋士云随父亲从法国归国。经顾维钧引荐,蒋履福携蒋士云拜访了正驻防保定的时任东北军第三军团总司令张学良。

第一次见到蒋士云,张学良便被这个江南姑娘的秀丽所吸引。只不过这第一次见面,两人并没有机会聊上太久,蒋履福便与蒋士云告辞而归。当时的蒋士云并不知道,少帅已经把她深深地记在了心底。

1930 年冬,张学良出席了上海市长张群举行的一次宴会,没想到在宴会上再次与蒋士云邂逅。

令张学良惊奇的是,几年不见,蒋士云已出落成沪上的名媛,更是与宋美龄、刘丽梅(沈天梦夫人)、张乐怡(宋子文夫人)一起,被苏州《大光明》报评为民国“四大美女”。

因为之前便认为,蒋士云也在这次宴会上成了张学良的舞伴,两人的关系也迅速升温。之后,张学良频频邀请蒋士云陪自己出席上海头面人物举行的舞会,一来二去,蒋士云从心底爱上了这个来自东北的少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蒋士云,只知道张学良有位夫人名叫于凤至,自己很难取代于凤至成为张学良的正妻。经过认真思考,她决定不计较名分,也要实现她和张学良在一起的夙愿。

面对蒋士云的痴情,张学良也很感动,于是将一首古人的诗赠与蒋士云:“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闲笔费评章。梅需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作为有名的才女,蒋士云自然读得懂诗中的意思:张学良是在借诗告诉自己,于凤至虽然是自己的结发妻子,拥有法理上的优势,但张学良的心全在自己这里,这一点是于凤至比不了的!

收到这首诗后,蒋士云于1931年春离开上海,带着对美好爱情的憧憬,远赴北京见自己的“白马王子”。

三、

来到北京后,蒋士云这才发现张学良身边不仅有结发妻子于凤至,而且在一年前又新添了一位名叫赵一荻(赵四小姐)的女秘书,两人还有了爱的结晶!

这个意外发现,让蒋士云心如死灰。如果说张学良娶于凤至是父母之命,是早已存在的事实,那你张学良口口声声说爱我蒋士云,却又和这个赵一荻走到了一起,证明你根本不爱我,以前的种种誓言都是骗人的!

赵四小姐的出现,让蒋士云心中对爱情的梦想瞬间被击得粉碎。这位出生于江南大家族的女子,说什么也不可能再步赵一荻的后尘,甚至还要屈居赵四小姐之下。于是蒋士云决定离开中国,彻底忘记这个男人,赴欧洲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学良得知蒋士云远赴欧洲后,寄了一封信给蒋士云,邀请她回国面谈。 百感交集的蒋士云在收到信后并没有回信,决心让时间将这感情自生自灭, 发誓不再打扰张学良平静的生活。

来欧洲后不久,蒋士云在泰晤士河畔偶然邂逅发丧偶不久的中央银行总裁贝祖贻, 沉寂的心灵再次荡起了感情的波浪。但不知怎的,张学良的影子一直在她的心里挥之不去。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蒋士云还是忍不住给张学良写去了一封信,希望张学良“尽其所能,与敌抵抗, 否则将留下千古骂名”。可惜的是,在蒋介石“不抵抗”的政策之下,张学良一枪不发,便将东北拱手让给了日本人。

丢掉东北后,张学良招来了全国上下的唾骂,心情十分压抑。1933 年, 张学良带着于凤至和一女二子来到伦敦散心,没想到却在这里再次偶遇到了蒋士云。

和张学良再次重逢,让蒋士云平静的心里再次激起了波浪。她告诫张学良: “汉卿, 我盼望你有一天为国土完整,也为你不背可恨的恶名, 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这才是我心中的少帅! ”

蒋士云的激励,记张学良牢记在心。1936 年 12 月 12日, 张学良在西安发动了著名的“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走上了与共产党合作,共同抗日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士云从报上获知 “西安事变”的消息后,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激动,连忙从欧洲飞回了国内。没想到却迎来了张学良被送上南京军事法庭审判的消息。

出于对张学良的关心,蒋士云通过贝祖贻的关系, 弄到了一张法庭的旁听券。张学良在法庭上也看到了蒋士云,在庭审中好几次转头朝她所在的地方看了好几次。

不久后, 张学良被转押至蒋介石的故里奉化。得知这一消息后, 蒋士云通过戴笠的关系,去关押张学良的奉化雪窦山探望了一次。事后,两人都拒绝透露探望时两人说了什么。

四、

从雪窦山回南京后,蒋士云与贝祖贻一起离开中国,飞往美国定居。

虽然人在美国,但蒋士云一直没有忘记张学良。1975 年蒋介石在台病逝后,蒋士云通过在台北的张学良五弟张学森的帮助下,经蒋经国允许,从美国悄然飞回台湾, 再次见到了这个记自己惦记了一辈子的男人。

1990 年,张学良在幽居 50 年之后,终于获得真正的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1 年 3 月,张学良来到梦想多年的美国旧金山。一下飞机,他就对接机的亲友说:“我想一个人到纽约去会会朋友,而且还是个女朋友!”当时接机的亲友都被这 91 岁高龄老人的惊人之语弄得呆住了,只有赵一荻知道,张学良说的这个“女朋友”,就是蒋士云。

张学良是个说到做到的人,来到美国后,他果真来到纽约蒋士云家中,住了3个月零1天。据他自己说,这是他自1937年1月交由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被幽禁以来, 最感自由的90多天, 他终于尝到了无忧无虑的自由的滋味。

在这 三个月中,张学良每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所有活动都由蒋士云代为安排,包括他与当年他的部下、后为解放军将军的吕正操等重要客人的会面,与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部工作人员的接触,与哥大留学生们的座谈等。

在这三个月中,蒋士云在张学良的影响下,也信起了基督教。张学良去世后,蒋士云曾回忆说:“我原本不信基督教,但汉卿告诉我,他现在的生活很奇怪,很多人要去看他,他都不能见,到夏威夷见他,只能到教堂。 因为他和赵夫人信基督,教堂他是要去的,所以这方面没人管。如果以后我想见他,最好是信基督教。我想了想,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就信上了。 ”

在纽约期间,蒋士云也和张学良聊到了回不回大陆的事。蒋士云的意见是,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大陆也来了很多人请张学良回去,甚至答应给张学良准备包机,应该回去看看,不该有什么顾虑。

听了蒋士云的劝说,张学良沉吟了一下回答说:“这件事,我要跟李登辉商量商量。”蒋士云叹了口气说:“你要是商量的话就回不去了。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那以后,蒋士云再也没有提过这个话题。因为她理解张学良,知道他是个讲情 面 的人,李登辉给他假来探亲,让他出来玩儿一趟,他觉得不辞而别的话不应该。以后有机会,他还是想回大陆的,没想到错过这次机会后,他再也没有等到第二个机会的到来。

1991 年 6 月下旬,赵一荻来到纽约,从蒋士云的家中把张学良接走。据说回到夏威夷后,张学良心情很郁闷,从此再也没有提出去别处游玩的想法。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夏威夷家中逝世,享年101岁。此时距蒋士云与张学良的纽约分手刚好十年,两人可能都没想到,十年前的那次分别,竟成了两人的诀别。

张学良去世后,蒋士云仍每周都会前往华人教堂, 虔诚地倾听《圣经》。在蒋士云看来, 这也许就是她对张学良最好的怀念与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