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虽然现在不行,但是将来肯定大有前途!依我看,3年后你就会考中进士,再过3年就会大富大贵,位极人臣!”43岁的张璁第7次科考失利后,心情极度失落,御史萧鸣凤却这样对他说道。
张璁是浙江温州永嘉人,他从小就很喜欢学习,熟悉经典,博学多才,20岁考中秀才,4年后成为举人。
按照张璁这个进度,只要再通过进士考试就可以成功步入仕途,实现当时读书人的终极目标。
可是,顺利通过前两关的张璁在第三关却屡受挫折:他接连7次参加科考都名落孙山,第7次失利时,张璁已经43岁了。
接连遭受失败的张璁心灰意冷,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却遇到了御史萧鸣凤,萧鸣凤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这让张璁失落的心里又升起了一线希望。
接下来发生的事果然正像萧鸣凤所预料的:1521年,张璁成功考中进士,经过殿试后进入礼部观政,成为一名47岁的大龄实习生。
张璁在礼部实习时,发生了一件事,正是这件事推动他成为令人瞩目的朝堂新星。
和张璁步入仕途几乎同步,明世宗朱厚熜也是在这一时期即位,这一年朱厚熜刚刚14岁。
明世宗即位不久,马上就因为一件事和大臣们产生了极大的争议:按照大臣们的建议,明世宗以藩王的身份即位,应该奉明孝宗,也就是他伯父朱祐樘为皇考;至于他的生父,也就是兴献王朱祐杬,应该改称为皇叔。
对于大臣们的这个建议,明世宗坚决不同意,他始终坚定地表态,一定要奉生父为皇考!
刚开始,这位十几岁的少年天子还想通过柔和的态度赢得大臣们的支持:每当召见首辅大臣杨廷和,他总是十分和悦地赐茶慰问;对于态度坚决的礼部尚书毛澄则厚赐黄金,希望他们能改变主意。
可是,杨廷和、毛澄都不为所动,君臣之间因为这件事僵持了很长时间。
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张璁毫不畏惧地递上一道奏疏表明自己的态度,他认为明世宗继承的是皇统,并不是皇嗣,所以用不着去给别人做儿子;杨廷和等人的做法明显没有考虑亲情,不应该受到支持。
张璁一向熟悉《周礼》、《礼记》等经典,他的奏疏自然写得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
看到张璁这封奏疏,一直孤身奋战的明世宗不由龙颜大悦,他高兴地说道:“有这种理论,我们父子的关系就可以保全了!”
《明史》中的原文是:“此论出,吾父子获全矣!”
张璁的这番理论,很快也得到一些大臣的认可和支持,已经致仕在家的大学士杨一清称赞这种说法如同圣人,远在南京的王守仁也对其理论表示赞赏。
明世宗很快就表现出对张璁的倚重和提拔:他先封张璁为翰林学士,专门负责礼仪之事;后来又进为詹事兼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左侍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等,加官少保兼太子太保、少傅兼太子少傅。
1529年,回到朝廷后与张璁争斗日久的首辅杨一清再次致仕,张璁成为首辅。他果然做到了位极人臣,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从举人到礼部实习生,张璁用了20多年时间,可是从礼部实习生到当朝首辅,他却只用了8年。这到底是他的才能在科举中被埋没了,还是人的才能总是需要一个表现的大好时机呢?
当我们处于人生低谷时,张璁的故事或许具有激励作用。只是历史终究不忍细读,一将功成万骨枯,即使是不用上战场的文臣名相背后,当然也有不少因为他们而倒下的志士能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