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系列为2024瓶行宇宙 现场分享

在中国,「性教育」一直是以“野蛮生长”的形式存在的。

从对「月经」、「遗精」、「阴道」、「睾丸」等词的羞于启齿,到「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的习惯性回避,一直以来,儿童时期的我们很难通过熟悉的教育途径习得与性有关的知识。但于此同时,「霸总文学」、「厕所小卡片」,在无形中塑造了我们对性的理解。

随着自媒体传播的兴盛,陆续开始有博主边防着被平台删除,边一点点努力科普性知识。遗憾的是,受限于平台的审核,对于一些科学词汇,常需通过打码或隐晦描述才能让内容得以发出。

性不是只有性行为,还有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性别平等的意识;有怎样去保护自己、怎样拒绝不喜欢的身体接触,还有怎样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缺少系统化、常规化的性教育开展环境和场景,完整的性教育也就难以发生。

过去,或许很多人会认为阻碍中国性教育发展的核心因素是不重视。事实上,我们已经迈过了“意识到性教育重要”这一阶段。在很多中西部的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家长都会认为性教育是必要的、是要教的。

那在今天,性教育在中国面临的阻碍究竟是什么?我们还有着怎样的解法呢?

「你我伙伴」是一个专门为 6-18 岁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优质性教育服务的公益项目。该项目伙伴长期在一线和学校、家长打交道,在真实的课堂中和同学们交流对性的认知,并由此积攒了一套创新的系统化、常规化性教育课程开展方式。

在 2024 年瓶行宇宙社会创新节上,项目发起人张耀华分享了他和项目伙伴们对中国性教育现状的最新观察,以及分享了 Ta 们的项目如何回应当下中国性教育面临的困境。

下文是耀华的分享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注视频号,收获更多分享

互动游戏:月经和遗精

各位伙伴大家好,我是耀华,来自「你我伙伴」。

首先我想先花三四分钟时间跟大家做个小游戏。

接下来我会把大家当成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在小学三年级的性教育课上会做的活动。需要大家两人一组面对面就坐,伸出双手交错放置,以确保伸出的双手能够拍到对方的手。

在这个环节当中一个小朋友来扮演「月经」,另一个小朋友则扮演「遗精」。等一会儿老师会讲的故事里面包含「月经」和「遗经」这两个关键词。当老师说到「月经」的时候,扮演月经的人就要去拍对方的手,另一个人就要躲开;同样当提到「遗经」的时候,扮演遗精的人就要去拍,另一个人就要躲,就是一个考验大家反应力的游戏。

好,小朋友们都准备好了,老师要开始讲这个故事啦。

 9 岁小孩笔下的霸总狂欢之夜,和说不出口的月经遗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9 岁小孩笔下的霸总狂欢之夜,和说不出口的月经遗精

现场游戏过程

有一个女同学,她叫陈英俊,上初中一年级,一天清晨她到了学校,她发现自己来...得太早了!(观众笑)

就在这个时候她发现,自己来了...「月经」。

由于她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上过一节性教育课,知道来...「月经」应该怎么办,所以她非常镇定地从书包里面拿出卫生巾换上,顺利地度过了她的第一次...「月经」。

可是她有一个男同学,叫张楠楠,他就没有这么顺利了。早上起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内裤上有一些白色的...液体,还以为是前一天晚上喝的牛奶尿了出来。好在这个时候,他的爸爸发现了,跟他说,你这是...「遗精」了,所以应该换掉自己的内裤,并且换上干净的床单。就这样,陈英俊和张楠楠都度过了 Ta 们青春期最重要的两个现象:「月经」,和「遗精」

好,结束了。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是青春期这一节课的知识。

回到我们今天的分享:我们是一家专门给 6 - 18 岁的孩子做性教育的公益组织,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让性教育和说话一样简单,和吃饭一样重要。这也是我们机构希望达到的目标。

性教育何时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想先请大家分享一下,你会在什么时候觉得应该给孩子开展性教育?

观众1:怀孕的时候。

观众2:孩子会说话的时候。

观众3:孩子发现男生女生有区别的时候。孩子会问为什么他有「小鸡鸡」,而我(作为妈妈)没有。或者他为什么是蹲着尿尿,我是站着尿尿。

观众4:孩子 3 岁的时候就应该给 Ta 开展性教育。

观众5:孩子会有「性别」这个问题的时候。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会像刚才大家的回答一样,觉得应该在 3 岁的时候、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会说话的时候、会有性别意识的时候,就要开展性教育。

在性教育这方面有很多遗憾的故事,例如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女孩的家长曾经跟我们讲过这样一个事情:

有次学校开家长会,她的孩子考得很差,家长会结束后她带着孩子回家,一路上都忍着怒气没发火,但是等回到家开始吃饭的时候,她终于忍不住了,把饭碗放在桌上,指着孩子的鼻子骂道:”你怎么这么笨,像头猪一样”。

她三年级的女儿也不甘示弱,迅速地把饭碗往桌上一扔,指着她妈妈的鼻子说:“你既然这么讨厌我,你为什么不用安全套?你还要把我生下来!”

女儿的话震惊了所有人,整个家庭的注意力瞬间从她的孩子考得很差,转移到了三年级的孩子是怎么知道安全套的。

很多家长都在骗自己,说我们的孩子还很小, Ta 们什么都不懂, Ta 们怎么会知道这些呢?但是在真实的课堂当中,孩子所了解的比我们想象要多得多。

这是一个来自成都的 9 岁的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儿在语文课上创作的小说作品,名字叫《霸总狂欢之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可以看到这篇小说其实描写得非常的细致,但其中有非常多错误。无论是对于性别的,还是性行为的错误的理解,这其实已经可以算一篇色情作品了。

我们发现孩子对性的了解程度跟家长和老师以为的有很大差异。事实上 Ta 们不止知道,而且 Ta 们有非常多的途径去知道。很多孩子对于网络设备、对于使用手机的掌握比成年人要多得多得多,而且 Ta 们有大量的可以获取这些途径的渠道、有很多的途径去了解很多关于性的知识,但是很可能 Ta 们了解到的信息当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正确的。

再来看一张图片,这是甘肃一个村级中学的初一班级的孩子们,在 Ta 们的老师进行第一堂课性教育课的时候问看到性会想到什么的时候,所给出的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孩子们的回答可以看到, Ta 们对于性的了解是非常多的。但是不知道大家观察到没有,这里面绝大多数的词都是关于性行为的。

但是性不是只有性行为,还有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性别平等的意识,有怎样去保护自己、怎样拒绝不喜欢的身体接触,还有怎样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好让自己的身体不至于陷入到一次又一次的意外怀孕,或者是无休止的生育当中去。

除了普通的孩子,残障孩子的生活一样会因为性教育的缺失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一个心智障碍的女孩儿,由于没有接受过性教育,她不知道如何在每一次来月经的时候换卫生巾。如果大家了解过心智障碍,可能就会明白换卫生巾对于她们来说是多么复杂的步骤。

在我们的教学当中,一个心智障碍的女孩要通过 6 节课、要上 5 个周才能掌握换卫生巾的 12 个步骤,连洗手都是其中需要单独拎出来的一个步骤。对于她来说这么重要的课如果没有学习过,就只能在每一次来月经的时候都待在家里面,不能去上学,因为她在学校没有办法换卫生巾,会弄脏裤子,这个时候又要涉及到换裤子,而且她有可能把卫生巾拿在手里面转,弄得教室里面到处都是血。

性教育缺失带给孩子们的挑战

所以接受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性教育缺失可能会给孩子们带来方方面面的挑战。除了非常显性的、我们在新闻当中看到过很多的故事,性教育缺失还可能会带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非意愿妊娠(就是常说的意外怀孕)和高发的重复流产。中国每年有超过 50% 的流产手术都是给 24 岁以下的未婚女性。而且很多都是不安全的流产,因为她们找的可能不是正规的机构。

第二,艾滋病的传播逐渐低龄化,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孩子年龄越来越低。其中,性传播占到了艾滋病传染途径的近 98.6%。可是一个很搞笑的事情是,我们学校的性教育在谈到艾滋病预防的时候对性闭口不谈。仿佛艾滋病是从天而降似的,是不需要通过性行为的。

有一个职业学校的校长每年都会请我们去讲艾滋病防治,因为这是一个对学校的考核指标。我们问校长能否在讲座里面讲一些跟怀孕和避孕相关的内容,这位校长说:“不用老师,我们的孩子都很乖的,Ta 们都是从农村来的,什么都不懂,你们不讲 Ta 们还不懂,你们一讲反而什么都懂了”。

结果几个星期之后这位校长就给我打电话说:“老师不得了,快来呀,我们的孩子在操场上把孩子生下来了”。

到学校之后,我问为什么整个怀孕的过程都没有一个老师或同学发现。Ta 们说这个孩子平常就非常的能吃,然后她在那段时间的食欲非常好,Ta 们以为她只是吃胖了。我说这孩子自己也不知道吗?其实月经推迟 7 - 10 天就要考虑怀孕的可能了,可惜很多孩子是不知道这个基本的知识的。她们只知道通过恶心、呕吐的症状判断可能怀孕,但是每个人体质是不一样的,怀孕的症状也不尽相同。

第三,大家可能会发现从 2017 年开始,媒体平均每天都报道至少一起性侵案件,特别是这一两年,校园欺凌案件的曝光也越来越频繁了。例如河北的校园欺凌案件、山西大同的校园欺凌案件,在这些案件当中,性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权力关系的形式。一些孩子在想要向其他人表达他的力量、表现他的强大的时候,会使用性来表达,例如强迫其他人舔他的生殖器、甚至有生殖器的插入行为。没有接受过性教育的孩子可能会错误的使用性,或者说把性作为他彰显权力的一种不正当的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除了这些以外,在青春期还会产生大量的身心困惑。例如身体变化,由于不了解青春期会出现的身体变化,Ta 们可能会恐惧、会害怕。

第五,还有网络的发展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色情信息的泛滥。直接影响就是孩子们有可能沉迷于此,前面看到的那名小学生创作的作品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最后,第六,陌生社交带来的不安全性行为。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更便捷的社交可能,但它很有可能会转化为线下的面对面的社交,当中就有很多是不安全的、被迫的性行为。

国内性教育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性教育这么重要、这么紧迫,我们都知道缺少性教育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请大家判断一下,如果给中国的性教育打分,满分 10 分,当下的状况是几分?

现场好几位朋友打了 0 分、2 分、3分,还有 0.5 分的。好像几乎没有打超过 6 分?基本上都是 1 到 2 分。

事实上,中国性教育虽然算不上做得很好,但也不至于完全空白。而和大家的刻板认知相反的是,由于宗教的影响,美洲一些国家的性教育,是做得相当差的。与之相反,欧洲国家的性教育做得比较好。而中国的性教育做得不好也不差,但是中国的很多实践在全世界都是处于比较领先的。

但从研究数据来看,在中国,只有 40% 的 15 岁到 24 岁的青少年表示 Ta 们曾经接受过性教育。15 - 24 岁这个年龄段都只有 40%,那我们猜测在更低的年龄段接受过性教育的比例是比这还要低的。

那 Ta 们接受的内容好不好呢?也不太好。Ta 们学习的内容更多地集中在禁欲或对艾滋病的了解,也就是让孩子不要发生性行为。我走访过一个甘肃农村的学校,这个学校的老师很离谱,但是我知道绝大多数的老师上性教育课都是这样的。

他要初二一个班的所有女生,签署不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承诺书,然后贴在教室后面一个专门的板报上,大家觉得有用吗?我们都知道,没用的。但这样的禁欲性教育在性教育当中非常普遍。

性教育的门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才问大家会在什么时候觉得孩子应该接受性教育,有很多家长老师都认为性教育很重要、很紧迫,应该尽早去做。那为什么只有这么少的孩子能接受到性教育呢?

首先我们可以排除观念的影响。大家可能会觉得是因为这个场域里面的人都是年轻人,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答案,要是换到一个都是中老年人的场子,Ta 们可能就会觉得性教育不那么重要、不那么紧迫了。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在我们去过的很多的中西部的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家长都会认为性教育的重要性如果满分是 10 分,就打 10 分, Ta 们都觉得应该做。

问题在于门槛太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不知道该怎么讲,怕讲错、讲的尺度不对。学校没有专门的课程,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讲。根源问题在于,性教育是一个很专业的事情,涉及到很多学科的知识;再就是有些词语大家很难说出口。

很多家长至今还在用「小鸡鸡」、「小妹妹」、「娃娃」来代称孩子的生殖器,但是其实如果我们去做性教育,就会知道说出「阴茎」、「阴道」、「子宫」、「卵巢」其实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可是对于很多老师来说做性教育最难的就是讲这些科学名词。

在我们机构开发的针对中小学的 28 节性教育课里面,生殖系统这一节课至今为止依然是上课概率最低的,是最少被老师选择的主题。这在相当程度上表明,老师们在把这些名词说出口这件事上还是有障碍。还有就是尺度很难把握,老师很难知道讲到什么程度,无法把握讲到这里和讲到那里之间的微妙的关系,担心讲了学生就会去做。

我们关注到了这个问题,而且我们发现门槛太高造成的结果是,一直只有少数的专家和专业人士在做性教育。可是中国地域非常大,中国光是在学校就读的 6 - 18 岁的青少年就有一亿九千万,可是中国能够做性教育的专业机构,一只手就数的过来。当然如果把那些服务机构全都算进来,数量就相当多了,但是专业机构还是非常非常少的。

这么少的机构怎么能去面对这么庞大的人群规模呢?

你我伙伴的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我们的核心工作就是把门槛降下来,其中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把每节 40 到 45 分钟的课设置成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用 1~2 个动画视频代替原来老师需要讲的专业的、说不出口的、尺度把握不好的知识,把原本需要一两年、两三年的性教育培训变简短,快速地利用一些工具来代替。

当然老师也不是完全不讲,课程还设置了另一个部分,是 2~3 个参与式活动。老师经过培训以后,Ta 需要通过这些参与式活动带领学生去引入、讨论、分享、巩固、练习、总结。

在这两个部分的共同作用下,课程能够在保证深入性、参与性、趣味性的同时,还保持知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这样一来无论在任何地方上课都没有差异了。

这么做有很多好处:

第一个是课程的标准化使后期控制质量的难度和要求降低了。

第二个是降低了专业门槛、培训难度、心理压力和时间投入,使得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性教育老师,以前只有很专业的人才能做,但是有了这样的工具之后,每个人都能做。学校里能上性教育课的就不再只是心理老师,学校的会计、校医、体育老师、团委老师、少先队辅导员等等,都可以成为性教育老师。

第三个是门槛的降低扩大了动员的范围,大家可以快速上手参与。

课程研发完成之后,我们在推广的过程中跟清华大学合作做了国内的性教育领域的第一个随机对照实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学习了你我伙伴性教育课程的学生在知识、态度、行为各个方面都有非常显著的提升。在知识层面,初中组的学生实现了 100% 的增长,这里的 100% 不是说原来是 0,现在增长了100%,而是说所有学生的知识都有增长;高中组的学生实现了 75% 的增长,而且经过了一年后增长幅度依然保持在 50% 左右。

此外在行为上, Ta 们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对于性暴力、性的负面消极态度也有所降低。即孩子提前发生性行为,或者是在性行为中采取不安全的措施的比例。

虽然我们机构很小,但是通过这样的课程推广,从 2017 年年底到现在,我们已经在全国的 29 个省的 581 个县,支持全国各地的组织利用这套技术和培训开展了课程。目前为止,已经在 3724 所学校,培养了一万五千名讲师,服务了 458 万名学生,虽然相较于一亿九千万还很远,但是我们意识到如果课程本身有效,那通过不断的社会动员和复制,服务到所有的孩子也是有可能的。

愿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性教育,那小孩子可以从课程当中学习到,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源于精子和卵子形成的受精卵。

残障的孩子,会因为知道这一点而感受到 Ta 们其实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一样,没有必要因为身体上的障碍让别人低看一等。

等孩子们到青春期的时候,Ta 们知道怎样去更加轻松地应对身体的变化,学习如何跟人相处,包容身边的差异, Ta 们可能就不会成为校园欺凌的施暴者或旁观者,甚至可能会在被欺凌者遭受欺凌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

到他长大的时候,他可以尊重不同人的选择,知道怎样做出对自己的健康和行为负责任的决定。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通过性教育获得全面的信息、建立自己的判断能力,最终能够做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决定。

这就是我们这一个小小的公益项目,它正在不断复制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它能对未来社会的多元、平等、包容和尊重出一点点力。如果未来整个社会的包容度和互相尊重的程度提高了,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曾经为此努力过。

所以如果大家有任何可能向周围的孩子、周围的学校、周围的老师家长推广性教育的机会,都可以向 Ta 们推荐你我伙伴的课程,我们可以去到 Ta 们的身边,给 Ta 们送去针对小学和中学的 28 节专业的性教育课程,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非常感谢大家。

更多提问‍‍

提问1:在我们的基础课程之外,好奇会有学校需要个性化的课程吗?

个性化需求是肯定会有的,或者说根据每一次教学的对象不同,每次性教育课程都应该有其侧重点上的调整。课程更多的还是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好的性教育课程还会涉及价值观的讨论和澄清,除了课程以外,儿童青少年还会有各种各样的个体需求和困惑需要解决,例如关于身体意象、性倾向、关系的困惑等等。

提问2:老师有提到性教育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同的群体以及所有人长大之后的影响,那我们是否有对成年人的性教育课呢?

目前你我伙伴的服务对象是聚焦在6-18岁这个群体,这是根据性教育目前待回应的社会问题规模、优先级和成本效益等因素综合考虑的,所以我们目前还没有涉及对成年人的课程。不过,市场上有非常多针对成年人的性教育产品,包括课程、书籍、体验工作坊等等,针对成年人的性教育也会更多聚焦于亲密关系、性愉悦等话题。

提问3:如果有学校、个人想要学习我们的课程,需要如何引进或者加入,费用情况如何呢?(想了解是否会是一个门槛)

目前你我伙伴正在寻找中小学和残障两个领域的性教育课程合作伙伴,我们的课程授权本身是不收取费用的,会对合作伙伴的讲师参与培训和考试有要求,只要合作伙伴是正式登记成立的社会组织、学校等组织机构都可以申请。详细合作方案可以关注你我伙伴公众号获取。

瓶行对话分享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耀华

「你我伙伴」性教育公益项目发起人,中国性学会家庭性教育分会副秘书长,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小学性教育系列丛书副主编,广东省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专家组成员。2020年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2022年博鳌青年领袖,2023 届银杏伙伴。

延展阅读

张耀华:为性教育发光发热,是一件很酷的事

张耀华:边走边唱,从志愿者到组织负责人的10年历程

编辑&排版志愿者

真真

Let's make change!

此次系列内容由志愿者协助完成,

谢谢大家的投入

论坛召集人 | 治霖、Angel

策划 | 阿菜 麒麟

讲者对接 | Amy

活动执行 | 绵绵

设计 | ali 蓁蓁

校对 | 海琳

编辑 | 短短

关于 2024 年瓶行宇宙社会创新节:

更多瓶行对话内容:

景斯阳:在中国,一个边研究食物,边回应气候变化的大学专业

扎琼巴让:20 年,关于一位牧民如何「回家」的故事

评论尸:钱多事少离家近,中国人几十年来的一场幸福终局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