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说:“世间万物尽在过悠闲的日子,只有人类为着生活而工作。”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人都忙忙碌碌,早出晚归地奔波在上班的路上,日复一日地处理繁琐的事务。

随着年纪渐长,有人早就厌倦了重复性工作,抱怨生活枯燥;也有人盼望着早点退休,回家安享清闲。一直工作到90岁的心理医生中村恒子,却认为:最好的养老,不是退休,而是好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活得通透》一书中,她更是以自己的亲身经验,娓娓道来工作多年的感悟。书中提到,恒子发现许多中老年人,都在为如何度过晚年生活而烦恼。但对她来说,有忙有闲的工作,就是平淡生活中最好的滋养。

人一旦太闲,就会把鸡毛蒜皮当回事;只有真正忙起来,才不会有那么多复杂情绪。走到人生下半场,你就会发现,让自己手头忙碌,日子充实,你反而会越活越年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感到焦虑?教育学教授詹姆斯·墨塞尔说:“焦虑最能伤害你的时候,不是在你有所行动的时候,而是在你没有什么事可做的时候。当你越是无聊,你的思绪就越是混乱,生活中许多负面的情绪就会被无限放大。”

《活得通透》里,中村恒子担任心理医生期间,接诊过一位患者。对方是一位家庭主妇,婚后一直在家带孩子、做家务,过着衣食无忧的安稳生活。然而,随着孩子们先后长大,不再需要她费心照顾,她开始变得焦虑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早上只要一睁开眼睛,她就忍不住思来想去:今天该忙点什么呢?这样稀里糊涂地混日子有意义吗?她想过找同龄好友倾诉,但大家要么在打拼自己的事业,要么忙着户外运动、养花种草。唯独她除了洗衣、做饭之外,大多数时间都无所事事,头脑被乱糟糟的负面念头所占据。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悠闲安逸,她却在内心的折磨中,一天天地消沉下去。

对此,中村恒子指出:人一旦没有目标,就会被各种杂念裹挟着,掉入自我内耗的死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消除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恒子在休产假期间,也经常感到烦躁与忧虑。她不是过度担心孩子的身体,就是为家里的琐事发愁,晚上连觉都睡不好。后来,直到重回工作岗位,她的状态才有所改变。

她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的患者,下了班回到家,累得倒头就睡。她根本没时间胡思乱想,也顾不上操心任何人,生活几乎都被工作填满。可她越是忙碌,烦恼反倒就越少,整个人都变得神采奕奕。很多时候,我们思虑过度、焦头烂额,不过就是因为生活太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你手上有事做,没了想入非非的空间,自然也就不会被焦灼所困扰。正如三毛所说:“忙碌起来,它可以治愈你一切的矫情和焦虑。”不管年龄大小,财富多少,我们都需要给自己找点事做。

想起樊登说的一句话:“在你最绝望、最无助的时候,你就应该认真地去投入工作。极度认真地工作,能够扭转你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工作最大的价值,并不是那点微薄的工资,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成就与支持。有条不紊推进的任务,让你觉得自己的存在很有必要;每月按时到账的工资,也让你觉得自己并非一无所有。

尤其是当人生过半,生活的鸡毛蒜皮,人情的烦扰无奈,无一不让我们筋疲力尽。在跌宕的现实面前,工作就是帮你维稳的底盘,也是为你兜底的退路。有了事业,你就有了寄托,就算置身于漫漫长夜,你也不会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