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chaKuchaBeijing(PKBJ)你身边的艺术设计与生活方式旁观者,依托于18年来论坛平台资源优势,推出“PKBJ艺术家”、“PKBJ设计师”等专访栏目,并联动各地产、文创园、艺博会、画廊主、藏家、政府等机构有效高质量链接,持续在“城市更新”领域贡献其力量。

PKBJ 20X20 模式

*线下演讲PK演讲者须在6分40秒展示20张图每张20秒,即为全球独特的20x20模式

*线上采访延续这个模式,提出20个问题给艺术家,反馈20个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期采访的是艺术家林植!其个展「今天应该很高兴」798ArtDepot艺术仓库正在展出,展期2024年9月21日-10月26日。展出十余件艺术家架上绘画,系统呈现艺术家创作逻辑与工作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请简单介绍下您自己?

我叫林植,LINZ,来自广东汕头市澄海区。(艺术家回答的比较简单,文末有详细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 植Lin Zhi

2、您的创作灵感通常来源于哪里?

灵感来源比较广泛,但一切让我好奇或是触动的都会成为我创作来源,前提还是有触动我的。但灵感会在绘画的行进间慢慢的带着我去画出最接近我要的那部分,这部分有点心流状态,不可否认有运气的成分,只有在最终结束绘画时明白我在回应某一种内心的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C13、布⾯丙烯Acrylicon Canvas、136×169cm、2020

3.有没有一部书籍、电影、音乐等的作品深深启发了您的创作?

应该说有很多部,但不会是很直接的启发我的创作,会是在生命的某个时间空间给我所需的,比如我不知所措时会看看教父三部曲,在独处时听雷纳德科恩的i’m your man,在不开心时看看电影【黑猫白猫】, 听听五条人也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C14、布⾯丙烯Acrylic on Canvas、134×168.5cm

4.您是如何在作品中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

我会选择直接的进行绘画,前提情感或是思想是足够让我产生某些非画不可的画面或是线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C31、布⾯丙烯Acrylic on Canvas、118×157.5cm、2020

5.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瓶颈时您通常会如何处理?

我不感觉存在这种东西,那只是某种外在带来的住相,看着它,直到它消失,创作一直往前推进,过去留下一次次的工作痕迹,缺失是必然的,只有自恋过往作品的伟大不可颠覆,才有瓶颈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C40、布⾯丙烯Acrylicon Canvas、125×171cm、2022

6.您的作品试图与观众或者藏家建立怎样的联系或对话?

氛围,体验作品氛围,氛围带来的体验是最抽象也是最直接的,都在瞬间的觉,我也尽我能力去让观众有视觉,听觉的体验,或许以后还有触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印度的两艘⼩船、布⾯丙烯Acrylicon Canvas、160×200cm

7.在您的艺术实践中,有没有一种特定的材料或技术是您特别喜欢一直在用或想要深入探索还没使用的?

我想是金属和水,但我还不没办法概括,我是这样觉得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C104、布⾯丙烯Acrylic on Canvas、117×150cm、2022

8.您的作品是否有特定的主题或系列贯穿始终?

有,我从大概2007年就开始写【一个孩子】这本小说,然后又做了这个主题的音乐,然后又是小绘本,直到现在的布上作品,一直在围绕【一个孩子】这个主题进行创作,但主题或许不太重要,还是回归到不同时期对于生命的体验和转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C187、布⾯丙烯Acrylicon Canvas、169×203cm、2023

9.您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符号或意象有哪些?它们对您个人意味着什么?

会出现一个睁一只眼和闭一只眼的孩子,对我意味着类似一个替身,影子,陪伴,很多很多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C181、布⾯丙烯Acrylic on Canvas131×169cm、2023

10.您如何定义自己的艺术风格?在形成这种风格的过程中,有哪些关键因素或转折点?

我觉得我是某种介于表现和相对抽象的东西,但这种定义他应该随着我的延伸,别人去定义我吧。先有绘画后有理论的,最早我只是觉得多数的当代卡通绘画里都是画一个大头ip,构图和用笔用色集体趋于某种同质化,那只是用符号让人们重复记住作者,我想它应该不只是那样,至少我的语境里他可以入戏,演出某个我要的语境,比如每一笔用色都可以直达我要的氛围,这算是一种不一样的勇气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C198、布⾯丙烯Acrylic on Canvas、148×169cm、2023

11.有没有某个关键时刻或决定性的事件彻底改变了您的创作方向或视角?

每一幅画都是,直到我从这幅画有了画下一幅的欲望,都是关键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C91、布⾯丙烯Acrylic on Canvas、128×168cm、2022

12.在创作一件作品时,您是如何平衡直觉与理性思考的?直觉在您的创作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我不需要考虑太多理性,因为它无所不在,直觉只是它偶尔透出的光,指导前行,至少我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如此。直觉变成是无时无刻需要被唤醒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C92、布⾯丙烯Acrylic on Canvas、140×168cm、2022

13.对于艺术市场或评论界的反馈,您持怎样的态度?

关心的态度,那是我造成的反射,我要关心,关心能给我带来更多方便的部分,使用这种方便,仅此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C93、布⾯丙烯Acrylic on Canvas、127×168cm、2022

14.您如何看待创作过程中的失败或“不满意”的作品?这些经历如何影响了您的成长和后续的创作?

我经常把一副画完的作品全部涂了,剩下我想留下的小小部分,这是过程,感觉好极了,就是有时会体力消耗大点这个比较烦人,我没有不满意过,涂掉和绘画就是非常迷人的,一直是我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非常有魅力的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C60、布⾯丙烯Acrylic on Canvas、37.5×53cm、2021

15.您如何看待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您的作品是否反映了您个人或周围人的日常经验?

艺术和日常生活我觉得有时可以毫无联系,当你不想到艺术二字,可以过的很幸福,也可以,我作品确实存在我个人和周围的体验,这个一直都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C129、布⾯丙烯Acrylic on Canvas、37.5×53cm、2023

16.您如何看待艺术的“永恒性”或“时效性”?您的作品是旨在传承经典还是反映当下时代的独特印记?

永恒是需要时间的,但科技让时间现在快得一直在接近消失的,对于永恒我也不好说,信息那么大。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独特成就我生命里虚荣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C59、布⾯丙烯Acrylic on Canvas、37.5×53cm、2021

17.您是否参与过跨界合作?比如跟建筑师、服装设计师、音乐人等,这些经历是否影响了您跨界合作后的创作?

我本身就是绘画和音乐创作一起的,所以我一直和音乐人有来往,和音乐演出。对于这种跨界影响我觉得很模糊,只要不会抵触就会有帮助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C34、布⾯丙烯Acrylic on Canvas、119×139cm、2020

18.平常有什么业余爱好,假如不做艺术家会做跟爱好有关的行业么?

我致死都是艺术家,这是命。艺术创作就是我的爱好,他能满足我的欲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19.未来五年,您想在艺术创作上探索哪些新领域或方向?比如科技、时尚、设计等。

探索一切目前看不见的我都热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20.您的作品是否可以跟“城市更新”进行链接?

可以,我的荣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受访者:林植

提问人:Nicky Meng

设计:田夏雨

图片来源:林植、ArtDepot艺术仓库

展览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应该很高兴

Today Should Be A Good Day

展览时间|2024年9月21日- 10月26日

策展人|赵倩颖

展览执行|陈雨馨 & 田苕昱 & 盛君也 & 游子锐

艺术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 植

1988年出生于广东汕头,2013-2020年旅居泰国曼谷,现工作生活于广州。林植的绘画多描绘ONE CHILD的形象,承载艺术家对时间与空间的生命感知以及对事物运行规律的探寻,通过对进入画面元素与笔触的控制与摘取,表现社会的多元意志与形态并对信仰的根源进行重塑。林植的作品并不追求准确的答案与肯定的意义,更多给予观者一种生成状态的感受,带来关于纯粹绘画的宁静共鸣。

他的重要个展包括:O/G林植对话展(CASSOULET画廊,香港,2023);Pocket Flower(BACC艺术历史文化中心,曼谷,2018);The Crowd(Midnice画廊,曼谷,2018);ONECHILD(Tempo画廊,纽约,2015);You know on which side the Thailand is? It is right besides you!(Rebel画廊,曼谷,2015)等。参加重要群展包括:榴莲.榴莲 主题,泛东南亚三年展(广州美院大学城美术馆,广州,2023);THE SPACE BETWEEN US(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2021)等。林植作品也曾参加北京当代、上海西岸等大型博览会。

艺术设计论坛PechaKuchaBeijing

PechaKucha是日语词,意思是“对话的声音、闲聊”。2003年在日本东京由英国Klein Dytham建筑事务所创办。初衷是为建筑师提供交流社交平台,现拓展至艺术设计等领域。PK演讲者须在6分40秒展示20张图每张20秒,即为全球独特的20x20模式。

2006年北京作为全球第24个城市加入PechaKucha创意体系。目前全球1400+个城市、100+个国家都上演着PKN论坛。策展人、PechaKuchaBeijing联合创始人Nicky Meng表示,在过去的18年里PKBJ在北京举办了53场论坛。超过500多位艺术家、设计师等担任论坛演讲嘉宾,累计超过10万人次参与论坛。与各驻华大使馆、汽车、地产等品牌、艺术设计机构等保持良好合作。

作为艺术设计领域跨界平台PechaKuchaBeijing社群旨在打造一个以艺术、设计、生活方式为核心的综合平台,链接艺术设计与大众、受众与品牌、中国与国际。2024年论坛主题“城市更新”,通过媒体宣传、展览展示、论坛演讲等方式推广室内设计师及其原创作品。联动各地产项目、文创园区、艺博会、画廊主、藏家、政府等机构有效高质量链接,在“城市更新”领域贡献PKBJ平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