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一期间,欧盟刚敲定了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增收关税,最高达 45%;10 天之后,中国车企就组团出现在巴黎车展上:比亚迪、小鹏、红旗、广汽、上汽大通、东风风行、问界、零跑和创维,九家中国车企亮相。

都说欧盟增收关税把中国电动车出海的苗头扼杀在了萌芽里,不过,从巴黎车展上中国车企的表现来看,出海的决心似乎并没有被吓倒。

有外媒把中国车企的表现形容为「挑衅」。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次巴黎车展上我们看到,尽管此前有人唱衰的「欧洲人不玩新能源了」,但如今看来新能源汽车依然是欧洲的大势所趋。更关键的是,欧洲的车企们,也走上了中国人最擅长的「价格战」路线。

「平价电动车」,似乎成了欧洲车企们的救命稻草?那中国电动车们呢?

欧洲电车「降价计」:打不过,就加入

「如果你无法打败中国公司制造低成本电动汽车,那么为什么不买一辆呢?」——这句话来自欧洲媒体对中国电动车的评价,也是电动车在欧洲市场受挫的主要原因之一。

Jato Dynamics 上半年曾做过研究,欧洲电动汽车的平均售价约为 6.5 万欧元,大约是燃油车的两倍,也有其他机构给出的数据平均售价是 4.5 万欧元。尽管两种不同口径的数据不一样,不过随着去年底德国、瑞典等国家的电动车补贴削弱,欧洲市场的电动车价格高、价格波动大是不争的事实。

再叠加上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等原因,上半年欧洲电动车注册量一共有 95 万;8 月份欧洲纯电市场注册量暴跌 44%,降至约 9.26 万辆;直到 9 月,新能源注册数量才刚刚抬头,增长了 4.2%。

因此,对「平价电动车」动心的不仅有当地消费者,也有欧洲各家车企;在巴黎车展上各家站台的 C 位,依然是电动车,特别是平价电动车。

比如,雷诺:R4、R5 和入门品牌达契亚 Bigster,预计价格 2~3 万欧元,低于目前电动车的平均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tellantis 旗下的雪铁龙也计划推出 C3 紧凑型电动车,低于 2 万欧元(跟零跑 T03 有一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众旗下斯柯达的插电混动 SUV Elroq 约 3.3 万欧;明年底上市的小型车 ID.2all 预计将低于 2.5 万欧元;

就连宝马,也把两款新世代概念车和纯电 MINI 放在了站台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体来看,电动车都走上了 2~3 万欧+的平价路线,以欧洲人偏爱的小型车为主。欧洲车企不仅开始造平价电动车,甚至开始向中国车企抛出橄榄枝,比如雷诺 CEO 公开喊话:「欧洲若想加速电动汽车普及,需要与中国人合作。」不过,具体要怎么合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边,欧洲车企们推出平价电动车,来提高自己的价格竞争力;那一边,欧盟用关税大棒,来削弱中国电动车的成本优势。

中国车企的「出海梯」

尽管欧洲市场对中国电动车有着「平价电动车」的刻板印象,成本优势也的确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势,不过,今年在巴黎车展上亮相的中国品牌并不是一味走低价路线,而是在摸索适合自己的方式。

有走刷脸路线,先把品牌打出去的类型。 比如,在巴黎车展上发布了预售价的小鹏 P7+。尽管 20.98 万元的预售价,面对的主题市场依然是国内;不过在欧洲车展混个脸熟,让法国总统马克龙跑展台说一句:「你们应该来法国投资,我的团队会提供帮助」,也算是提前给大规模出海铺一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类似的,还有在把 M9 改名为 AITO 9 的问界。尽管主打智能豪华的问界 M9 不论在国内还是海外,都跟「平价」不沾边;不过先把「高端豪华」的牌打出去,后续车型出海的路总会好走一些。

还有借力打力,牵手地头蛇一起出海的类型,比如零跑。 今年巴黎车展是零跑跟 Stellantis 合作后第一次在欧洲正式发布车型,一口气发了三款车,零售价 1.89 万欧的零跑 T03,零售价 3.64 万欧的 C10,以及全球首发的紧凑型 SUV B10。据说,B10 是第一款有 Stellantis 参与研发的、第一款全球化车型。看这造型,有点「Li 里 Li 气」的。参考 C10 3.64 万欧的售价来看,定位更低的 B10 售价很可能在 3 万欧左右,还是有价格优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 7 月底,第一批零跑已经做船运到了阿姆斯特丹,通过 Stellantis 的销售渠道在欧洲上市;未来,零跑是否在 Stellantis 的波兰工厂生产,帮助零跑绕开欧盟关税的壁垒,这次车展是关键。

还有走财大气粗投资建厂路线的车企 ,比如比亚迪。今年巴黎车展上,比亚迪搬来了 BYD SEALION 7(海狮 07EV)、仰望 U8 和 海豹 参数 图片 )等车型,也计划在比亚迪在匈牙利建厂;类似的,奇瑞计划在西班牙筹建整车工厂,吉利计划借用沃尔沃的比利时工厂本土化生产等,都是走本地化生产的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 还有走「悄悄进村、打枪的不要」路线的车企 ,比如,没出席巴黎车展的蔚来和长城,据媒体报道,这两家车企都已经派团队前往巴黎,与当地制造商和经销商接触,探讨合作出海的可能性。

可以说,虽然欧盟新的关税政策给中国汽车出海设置了难以逾越的困难,但是各家车企依然在寻找自己出海的过墙梯。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依然有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欧洲消费者对零跑的评价中,能看到类似的声音:「车不错,要是要是挂上 Stellantis 的标我肯定买」,这思路有点儿欧洲版「华为智选」的意思了,本质上还是品牌认知度的问题。类似的,在国内被调侃为「极氪 X 换壳」的沃尔沃 EX30,量产已突破十万,而极氪 X 今年上半年在欧洲的销量只有 200 多辆。销售渠道、品牌认知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外,海外建厂的车企们尽管财大气粗,不可避免投资建厂的风险和压力。此前,麦肯锡给出中国企业出海的挑战中,大型工程项目工期延误 6~24 个月是关键挑战之一。参考此前由中国企业在匈牙利投建工厂,项目启动一年多依然停留未进入正式施工;带入到汽车工厂的建设,要想在欧洲造「中国电动车」,恐怕还需要不短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

在海外汽车媒体对这次巴黎车展的报道中,看到一个有意思的对立观点:一家媒体在巴黎车展的报道钱,提前声明自己「可能会避开中国人」,没有报道中国品牌的电动车;网友的评论里出现了大量反对的声音:「可悲」、「我们想看到 21 世纪 的汽车,中国的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可能代表了目前欧洲市场的两种声音:排斥的和拥抱的。一边是加收关税的大棒,一边是欧洲车企,甚至法国总统抛来的合作橄榄枝。

在两种声音的博弈当中,勇闯欧洲的中国车企,有点儿腹背受敌的意思。但是,最终吹到欧洲的,肯定不只是平价电动车的风,也是中国电动车的风。

本文作者:米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