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瑞典一般会想起啥?沃尔沃,宜家,伊布,还有那什么自由?别看瑞典现在一副岁月静好风轻云淡的样子,可是在18世纪以前,也是北欧一霸。瑞典成国于公元1100年左右,那时的芬兰还是自然状态呢,今儿摘点果子明儿打头鹿什么的,于是瑞典以天主教名义搞了个十字军远征,在1157年把芬兰占了。占是占了,这么大地方可是块烫手山芋,虽说前前后后500多年,可这里面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故事多了去了,更何况中间有100多年瑞典还曾臣服于丹麦。
17世纪是瑞典的强盛时期,领土一度包括现在的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以及立陶宛、波兰、德国、俄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的部分地区。就在17世纪快要翻篇的时候,东边的邻居俄国出现了一个狠角色,名唤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也就是彼得大帝。1689年,在经历了一系列俄式宫斗剧后,彼得大帝正式掌权,从此开始一场追赶欧洲文明的变革。从政治到军事,从科技到教育,从胡子到枪炮,传统落后的俄国焕然一新。
励精图治的彼得大帝从骨子里向往西欧,兜里有点本钱后,身高近2米的他像一个在小床上憋屈了很久的大块头,一心想的是——出海!向西!换大床!于是,与西北边占据着芬兰和波罗的海沿岸的瑞典以及西南边占据黑海出海口的土耳其干仗不可避免。
跟瑞典的这场仗史称大北方战争,从1700年打到1721年。彼得大帝起初还约上了波罗的海周围的一些同样有领土想法的国家,包括丹麦、波兰立陶宛、萨克森(现属德国)等等,企图群殴瑞典。不过瑞典的老大查理十二世也不是善茬,一开始就在爱沙尼亚境内的纳尔瓦把俄军打趴,直接投降。收拾完俄国,查理十二世信心爆棚,又转过头收拾波兰立陶宛,反而给了俄国喘息的机会。彼得大帝乘机占领了芬兰湾不少领土,1703年,甚至还抽空在沿岸一片沼泽上建立了一座新城,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就是圣彼得堡。等查理十二世意识到这个彼得才是自己真正的对手时,为时已晚。
1708年,查理十二世大举进逼莫斯科,想毕其功于一役,BUT,跟他的后来者拿某人、希某人一样,由于战线太长,供给跟不上,只好退往乌克兰找粮食去了。一路上俄军敌退我追敌驻我扰,瑞军折损不少。1709年6月27日,双方在乌克兰的波尔塔瓦决斗,瑞军大败,查理十二世受伤开溜。1714年,俄军占领芬兰大部。此后几年,瑞军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彼得大帝西进出海的势头已不可阻挡。1721年8月30日,瑞俄签订《纳斯塔德条约》,芬兰归还瑞典,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立窝尼亚、因格里亚、凯克斯霍姆和卡累利阿大部给俄国。
说到领土争议,向来有桌面上和桌面下两套逻辑,桌面上是谁先来算谁的,桌面下是谁劲儿大算谁的。谁先来这事很扯,你说你500年前开过荒,我还说我2000年前打过狼呢,更不用说什么亲兄弟分了家,首付你给的月供我给的之类,又到哪儿说这先来后到的理呢。倒是谁劲儿大这事简单,虽然不一定持久,至少可以立马见分晓。攫取和拿回的判断,最终还是实力,持久的实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