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朝梁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
今天我们来聊聊冯道这个人,提起冯道,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就是他十朝元老跟官场不倒翁的传奇人生,千百年来不少人都在孜孜不倦地专研冯道的钢丝大法。
然而笔者认为冯道之所以能历十朝而不倒,绝不是因为他的投机技巧有多高明。恰恰相反,冯道之所以不倒是因为他在乱世一直都恪守忠诚的底线,只不过是因为五代走马灯一样的政权更迭太过眼花缭乱,以至于把这种底线给遮掩住了而已!
一、寒门自清高
冯道出生在唐末河北沧州的一个普通小农家庭,史载他们家“为农为儒,不恒其业”,一直都在读书跟种地之间左右摇摆。按这个记载来看,冯道非常贴合寒门子弟的标准,以他这种成分想要出人头地实现阶级跃升,只有科举这华山一条路了。可冯道很不幸,等他出道的时候大唐已经濒临破产,中原陷入了五代十国的割据乱世。读书人想要在这种世道发展,只能投身到军阀武人的麾下做幕僚。
也许是本着就近找工作的心思吧,冯道没有经过慎重考虑,就把人生第一份简历投给了当时割据幽州的军阀刘守光,最终获得了一个相当于办公室秘书的掾吏之职。
可以断定,这时的冯道眼光确实不咋地,因为刘守光家的桀燕政权是五代十国时期风评最差的,刘总本人更是常年霸榜五代年度暴君榜的前三甲。在这样一个公司上班能有什么前途?
冯道这个愣头青很快就在刘总这里品尝到了社会的毒打。有一次,刘守光想要进攻中山,愣头青冯道面折庭争,力谏刘守光停止军事行动。刘守光一听,大怒。你个小秘书不好好抄你的文件,竟敢干预我的军国大事?盛怒之下刘守光反手就甩给了冯道一张天牢体验卡。
所幸冯道平时人缘不错,在同事们的运作下很快就平安出狱了。但这件事给了冯道很深的感触,往后几十年他再也没有过面折庭争,最后一次犯颜直谏还是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劝阻柴荣亲征。
刘守光破产之后,冯道就跑到当时风头正盛的李存勖那里混饭吃,在晋国托孤大臣张承业的举荐下,冯道混到了太原掌书记的要职,相当于中央办公厅主任。
当时李存勖正忙着跟后梁争霸,作为秘书的冯道长年跟随领导奋战在黄河前线。史书对他这段军旅生涯的描写是这样的:“当晋与梁夹河而军,道居军中,为一茅庵,不设床席,卧一束刍而已。所得俸禄,与仆厮同器饮食,意恬如也。”
作为领导的随军秘书,冯道只要愿意,他的待遇绝不会如此差劲,由此可见,他绝不是后世某些人口中的名利之徒。
我认为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冯道在这乱世之中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处世哲学: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守住自己的初心。
比方说,当时有些军官时不时就到周边的城镇劫掠百姓,回来后赠送了冯道几个美女,冯道没有大义凛然地拒绝,也没有谴责这些军官的暴行,而是坦然地收下了礼物,然后赠送钱财派人把这些可怜的女子送回家去。
不久之后,晋国打败后梁,建国后唐。冯道作为老员工也得到了自己的一份分红:户部侍郎兼翰林学士。但屁股还没坐稳,他家里就传来了噩耗,冯道的老父亲死了。按规定,冯道要回家守孝三年。
祸兮福所倚啊!这三年让他完美地错开了李存勖统治时期的一系列乱局,得以保全自身!
在守孝期间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小事,契丹主耶律阿保机不知道从哪听说了冯道的事迹对他颇为景仰,求贤若渴的阿保机特地派了一支小分队突袭冯道的家乡准备将他劫走。虽然阴谋最后被边军挫败,但冯道也在契丹那里挂上号了。
二、左右逢源?
冯道守孝期满再次出山的时候,恰逢李存勖落幕,后唐明宗李嗣源在藩镇的拥戴下成了新任天子,李嗣源在早年就跟冯道打过交道,对他很是欣赏。短短一年之内就把他从翰林学士提拔到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此乃实权宰相。
在冯道的辅佐下,李嗣源开创了一段“言于五代,粗为小康”的治世。李嗣源死后儿子李从厚继位,冯道被罢相出知同州,不久被召回朝廷当司空(虚职)。
四个月后潞王李从珂造反,李从厚战败,丢下文武百官一个人跑去姐夫石敬瑭那里避难。当时朝廷的文官就是否开门迎接李从珂一事发生了争论,冯道一看都是一群什么人呀,啥情况还看不明白吗?你不开门李从珂难道就进不来了?
于是冯道力排众议当了投降派,带队迎接李从珂,从此开始了他的骑墙人生。
但李从珂不放心他,不久之后就把他再次扔到同州去了。
又过了两年,李从珂又被石敬瑭给消灭了,后晋建立。石敬瑭登基后立马就把坐冷板凳的冯道召回朝廷担任“首相”。
想必大家都知道石敬瑭是怎么上位的,按规矩他登基之后就应该上表给契丹称儿皇帝。可出使契丹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谁呢?
当命令传到中书省的时候,堂官们都吓得双手发抖,眼泪哗哗往下流,毕竟做这种事情可是要遗臭万年的。只有冯道泰然自若地在纸上写下两个字:道去。
冯道到了契丹之后,契丹主耶律德光礼遇甚隆,并私底下暗示冯道跳槽。结果冯道连犹豫都不带犹豫地就答应了。这可把耶律德光给整糊涂了,你好歹装一下呀,这么轻易就背叛后晋,你良心不会痛吗?
冯道给出的回答是:南北两朝现在不是父子关系了吗?我给做爹的打工跟给做儿子的打工有区别吗?为了表达诚意,他还让下人买房置碳,俨然就是一副要在契丹定居的样子。
后人看到这段记载的时候往往觉得冯道无耻,其实这是他的一种自保之术:耶律大爷,我就是这么人尽可夫的一个人,要不要,你看着办吧!最终冯道凭借影帝级别的演技,成功恶心到了老江湖耶律德光。从此以后耶律德光再也不提跳槽的事了。
为了把戏做足,冯道在离开契丹的时候是一步三回头,摆出一副背井离乡的模样。随从劝说他我们好不容易逃出这虎狼之地,为什么还不快马加鞭跑路呢?冯道说,傻孩子,耶律德光要是知道我在演戏,他的轻骑一天就能追上我们。
冯道回到后晋后又做了六年的首相,直到石敬瑭驾崩,冯道的好日子才到头了。
精明一世的石敬瑭临死前犯起了糊涂,竟要把幼子石重睿托孤给冯道,要冯道扶保他儿子登基。冯道满口答应,可等老板咽气后转过头就把曾经的海誓山盟忘的一干二净,联合朝臣改立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为帝。
很多人因为这件事批评冯道是两面派,其实这真是冤枉他了,在我看来冯道背信弃义才是对石敬瑭负责。那可是武人当道的五代呀,让一个小孩登基跟让他去死有什么区别啊?冯道一介文人能保得了石重睿吗?保不了的!至少他这样做还给石敬瑭保留了一条血脉,不是吗?
石重贵上位后又犯了跟李从珂一样的错误,他听信谗言把冯道给贬了。五年后石重贵被耶律德光所灭,契丹入驻中原改国号为大辽。冯道主动求见耶律德光当起了汉奸,耶律德光也不待见他,只任命了个太傅(虚职)就把他给打发了。
有一次耶律德光问冯道:这个世道这么乱,谁能救得了呢?冯道回答说:佛祖来了也救不了呀,只有陛下您能救。
冯道这句厚颜无耻的彩虹屁,其实是在点醒耶律德光,现在中原已经是你的产业,你可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肆意打砸抢了!耶律德光听进去了,史载:“其后衣冠不至伤夷,皆道与赵延寿阴护之所至。人皆以谓契丹不夷灭中国之人者,赖道一言之善也。”
契丹人过了两个星期的皇帝瘾后很快就被中原藩镇给赶了回去,刘知远登基建立后汉,再次聘请冯道担任太师(虚职)。但后汉是个短命王朝,四年之后就崩了。
郭威建立了五代最后一个王朝:后周。冯道被一直仰慕他的郭威任命为中书令,此乃实权高官。又过了四年郭威死了,冯道迎来了最后一任老板柴荣。郭威刚死,后汉的余脉北汉就打上了门。柴荣要效仿唐太宗御驾亲征,冯道当面怼他:你比得上唐太宗吗?柴荣说:北汉是乌合之众,我打他是泰山压顶,有什么好怕的?老冯继续回怼:你是泰山吗?
怼王附身的冯道最后直接气得柴老板破口大骂:冯道这老东西欺负我年轻。
柴荣也不想想,整整五十年了,这个“前事九君,未尝谏诤”的老滑头能跟你说这些话,仅仅只是为了欺负你吗?
然而柴荣终究还是没有听进他的劝谏,仍旧坚持御驾亲征,最终打赢了高平之战。可惜的是,捷报传来之前,冯道就已经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
冯道错了吗?没有!新君继位,主少国疑。高平之战那是险象环生呀!战争刚开始,马、步军都指挥使的樊爱能跟何徽就不服从指挥临阵脱逃,直接把柴荣置于死地。如果不是柴荣背水一战,加上老天爷赏脸刮起的大风,这场战争大概率会以后周惨败收场:“是日,危急之势顷刻莫保,赖帝英武果敢,亲临寇敌,不然则社稷几若缀旒矣。”
三国时期郭嘉曾建议曹操轻装急袭消灭塞外的割据势力乌桓,结果曹操打了胜仗回来后,却大赏那些劝阻他出征的人。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赢得太惊险了吗?正如曹操消灭乌桓不能说是郭嘉高明一样,柴荣赢得高平之战也不能说是冯道愚钝。
三、乱世之中何为忠?
介绍完冯道冗长的一生,接下来该给他做个盖棺定论了。
别看冯道号称什么十朝元老,就真的以为他风光无限。事实上冯道真正掌权的时间只有四朝。
分别是后唐明宗李嗣源时期、晋高祖石敬瑭时期、周太祖郭威时期和周世宗柴荣刚登基的那几个月。
五代十国一共历经五姓十四帝,其中真正为老百姓干了点人事的只有四个,李嗣源、石敬瑭、郭威、柴荣。
也许有朋友会反驳说,石敬瑭干的那叫人事吗?刨除燕云十六州和儿皇帝这两件事,石敬瑭在内政方面的的确确是五代排得上号的明君,只不过因为汉奸的名头太过响亮,遮掩了他的政绩而已!五代史对石敬瑭的评价是“旰食宵衣,礼贤从谏,慕黄、老之教,乐清净之风,以绝为衣,以麻为履”。如果遮住他跟契丹那档子事不看,你能说这不是明君风范吗?而史家对石敬瑭治理期间的评价是:天下粗安!这放在五代那个乱世是一份很不错的成绩单了。
再来说郭威,史家对他的评价是:“期月而弊政皆除,逾岁而群情大服”。如果不是有他打的底子,后面的柴荣也没办法那么浪呀。
冯道的四个实权任期跟五代的四个高光时刻像素级别重合。相反,那些把冯道架空的家伙毫无例外地都亡国了,这难道是巧合不成?
这其实就是冯道在乱世中的“忠诚”,你给我实权,我就兢兢业业给你干出成绩。相反,你架空我,那就别怪老臣“视其君如路人”了!这就是孟子的君臣观: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国人。
因此,冯道从来都没有所谓的左右横跳,更没有所谓的背叛,只不过碰巧那些架空他的都是亡国之君,这才让他看起来像是投机分子而已!而对于那些给予他实权的君主,即使是像石敬瑭这种用不光彩手段上位的人,冯道也可以为他入虎狼之邦,背千古骂名。即使最后一任老板柴荣不待见他,可仍旧担任实权高官中书令的冯道,那也是尽职到了最后一刻呀!
文史君说
既然耶律德光不待见变节的冯道,那为什么五代的君王和百姓对冯道推崇备至呢?这是因为他们知道并认可冯道的那种孟氏君臣观。这观念在朝代更迭频繁的五代明显比那种殉国愚忠的“死节观”更适合士大夫阶层的生存,同时君主也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毕竟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死节”观实在是太过脱离实际了,相反冯道的观念更加贴合君臣权力交易的本质。
参考文献
薛居正:《旧五代史》。
(作者:浩然文史·西北狼)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