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3年开始,“断供”就成了一个网络热词。
不仅房子能断供、能烂尾,养个孩子同样可以。
01 断供的“烂尾娃”
最近,有个网络热词,叫“烂尾娃”,主要在两个语境中使用。
语境一:孩子寒窗苦读十几年,花费巨大,大学毕业后却没有找到满意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人生仿佛进入烂尾状态。
语境二:许多父母热衷“鸡娃”,投入巨大时间、精力和金钱激励“鸡”孩子学习,报各种辅导班培训班,“鸡”到一半,发现孩子表现平平,“鸡”不动娃了;或因为花费太多,经济上力不从心,于是停止或减少“鸡娃”,孩子教育没按计划执行,仿佛进入烂尾状态。
据预测,2025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高达1186万人,较去年创下历史新高的1179万毕业生,又增加了7万人。
要知道20年前的200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只有280万人,是妥妥的天之骄子。
然而如今这一数字却膨胀了4倍之多。
反观2004年的中国GDP增速为10.11%,而2023年的GDP增速仅为5.2%,下降了近一半。
人才的供给量大幅暴增,但人才的需求量却在经济狂飙了三四十年后不增反降,学历贬值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企业,“老人”仍在位,但新人却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大规模“上市”。但企业目前的主旋律都是降本增效、减员缩编。
不稀缺的东西自然要降价,才有可能以价换量,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经济学原理。
而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新旧动能的转换,背后影响的则是一个个家庭切实的经济收入。
尤其是包括房地产、金融、互联网在内近十年崛起的“多金”行业回归均值,也让这一批饱尝时代红利的从业者的消费观回归理性。
就拿中产破产标配三件套之一的国际学校来说,很多中产家庭已经从趋之若鹜到弃之如履。
据数据显示,国际学校的学费普遍在每年20万至30万元之间,而额外的开销如外教课、马术、钢琴、夏令营等,更是价格不菲。
不过高价格并不意味高品质,国际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外教流动性大,课程体系虽强调国际化,但孩子的基础知识和中文素养却常常被忽视。
说白了,就是上了个半吊子,既没体制内学校学得扎实,又不能无缝衔接海外名校。
与此同时,国际学校还时不时地上演“跑路”戏码。
仅在今年开学季,就有不少国际学校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例如,深圳厚德书院拖欠租金1000多万元,800名学生无处可去。
北京房山的诺德安达也宣布倒闭,校方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学生可以转移到顺义校区,但两个校区之间距离90多公里,每天往返不仅耗时耗力,还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万万没想到,一年二三十万学费花着,可读着读着学校没了,真是大写的堵心。
国际学校不吃香之后,其录取分数线也开始大幅下降,以往属于香饽饽的公立学校国际部,如今也面临招生压力。
在收入增长放缓和未来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这届中产家长在养娃这件事上不再一掷千金,也开始考虑起了性价比。
毕竟一年20万的学费,10年下来就是200万,可能还换不来一张海外名校的入场券。
与此同时,留学的“含金量”同样在大幅贬值。
我们再来看一个数据。根据新东方发布的2024年留学白皮书《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调研数据显示,本科留学生的首份薪资总体在5000—14999元之间,硕士留学生的首份薪资主要集中在7000—14999元之间。
显然,海归早就不等于高薪了,投入产出比越来越低。
02 中年人的不服输
中国父母有一股非常有意思的拧巴劲儿。
花大把精力鸡娃,希望孩子能超越自己、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可即便孩子真的基因突变,考上名校,成为职场精英,可家长依然认为孩子不如自己,啥都不懂。
反过来,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些普通家庭,甚至家境贫寒的家庭能培养出学霸,很多家长纷纷感叹这才是别人家的报恩孩子,吐槽自家的败家孩子。
心想自己花了大把的时间、精力、银子培养孩子,为啥最后烂尾了?
其实,如果家长本身水平一般,还掌控欲十足,再加上用力过猛,给自己频繁“加戏”,还真不如适度放养,让孩子自己把握大方向,家长做好后勤工作。
从底层来讲,从小家境优渥的孩子奋斗动力确实不如小镇做题家们,缺乏一股韧劲和冲劲,再加上强势的家长和规划好的路径,让他们缺乏对生活的掌控感,很容易陷入到虚无之中,尤其是到了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难搞,其实就是一场爆发在孩子和家长之间关于“人生自主权”的“政权”交替:
孩子们要开始掌控自己的人生了,家长们应该逐渐淡出,让出司机的位置,主动坐到副驾的位子上,为孩子的人生发展打好下手。
但偏偏青春期的自我意识觉醒撞上了存在感逐渐衰退的中年危机。
这两年,由于大环境的整体趋冷,很多步入中年的家长在职场中的境遇并不好过,或怀才不遇、或降薪裁员、或战战兢兢……
于是只能将一腔郁郁不得志的“报复”用在孩子身上,在家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甚至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下属。
虽然这股人到中年,依然有这股不服输的劲头很好,但确实用错了地方。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立的,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需要解。即便是亲子,孩子也不是家长的附属,伴随着孩子的长大,掌舵人不应再是家长了。
这股不服输的劲头真不如用在自己身上,毕竟身教永远大于言传。
如果作为父母的你在人到中年之后依然能坚持读书、学习新技能、持续充实自己的职场武器库;
而不是坐在孩子培训班门外刷短视频、打游戏,那么你和孩子的人生大概率都不会差。
撇弃功利主义视角,至少人生本身是有厚度、有内容的。
比如,陪孩子写作业或者辅导孩子作业,尤其是初中以后,不是让你成为监工,无时无刻的盯着孩子,也不是帮他解题做作业,而是坐在一起,各学各的、彼此陪伴。
另外,很多人都选择性遗忘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做衣服都知道要量体裁衣,偏偏到养娃这件事上就是不信邪,都觉得自家娃有潜力成为学霸。
可作为教育指挥棒的高考本身就是场排位赛,注定大部分人都是输家。
要知道即便是扩招N年后的2023年,本科录取率不过是38%,而“985”录取率则仅为1.38%。
再说,高考本身也不过是一种人才选拔机制,天生会适配一些人,不适配另一些人。
与其让孩子在不适配的游戏里备受打击,不如尽早帮他找到自己擅长的赛道,发光发热。
03 被戳破的“鸡娃泡沫”
其实,当下大陆家长的鸡娃众生相,和30多年前的台湾省很像。
上世纪50年代,台湾省经济开始腾飞,连续30年保持近10%的GDP高速增长。
这时,台湾省涌现出一批通过读书实现阶层跃迁的成功人士,他们坚信“读书改变命运”,并将这一信念传递给下一代。
与此同时,台湾省迎来婴儿潮。直到80年代,这批婴儿潮中的孩子进入生育期,再次形成一个小高峰。
由此导致了教育竞争空前激烈,家长不惜重金为孩子报名各种培训班,希望他们能够脱颖而出。
90年代的台北街头,培训机构林立,尤其是南阳街,短短400米内竟然聚集了近60家培训机构。
名师收费不仅价格不菲,还一课难求,甚至还出现了三、四百人的大班授课,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写板书、擦黑板。
家长们的投入之大,令人咋舌。当时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名校,几乎倾尽所有,甚至不惜负债累累。
而彼时,中国台湾新增了很多大学。
从1994年到2017年,台湾大学的数量从23所暴增至173所,大部分学生都能上大学,高考录取率常年在95%以上。很多学校甚至一“生”难求。
但就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了。
台湾省经济遭受重创,GDP增速连年低于2%。经济增速的放缓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收入降低,名校毕业生也不再享有高薪厚禄。
与此同时,台湾省的生育率也开始逐年下降,近年来已降至1.2以下,成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地区之一。
同龄人口减少、大学扩增以及学历贬值,让广大家长对鸡娃的热情逐渐消退。
而伴随着家长对鸡娃的需求减少,台湾教培行业的生意也一落千丈。
三、四百人的培训班早已成为古早传奇,名师们不仅生源大打折扣,还开始学着自己擦黑板了。
南阳街的培训机构从鼎盛时期的近60家减少到如今的寥寥几家,曾经的人声鼎沸变为了如今的门可罗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曾经的台湾省和当下的大陆是何其惊人的相似:
同样有大批中高产享受到了时代的红利和教育的馈赠,对读书改变命运这条路径深信不疑。
同样我们的经济增速也从两位数降至一位数,经济结构面临着转型升级和深度调整。
同样我们的总和生育率在短短几年内降至1.0%,甚至比台湾省更低。
同样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也早已不是什么天之骄子,而是人均本科的“大路货”,很多二本生在求职市场,甚至相亲市场都备受歧视。
要知道,社会思潮的急转直下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快、更猛烈。
伴随着学历的贬值以及人口的断崖式下跌,当下的鸡娃大概率是不会持久的。
因为投入产出比太低了,而且还伴随着极大的风险性,和高新科技初创企业的种子轮投资无异。
但不同的是,相较于一个沿海小岛,大陆的人口基数要庞大得多,城乡间的差距也要大得多,这条鸡娃路径依然部分奏效。
正所谓船大掉头难,虽然趋势已经足够明显,但“落地”尚需时日。
希望家长们别只顾着低头“鸡娃”,却忘记了“今夕是何年”。
毕竟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