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越想保持人前光鲜,却越容易弄巧成拙;
越想证明“我是专业”,越得不到外界的认可;
越想证明“我能行”,越失去贵人相助的可能;
越想保持“完美人设”,越是只有距离感和孤独感。
在朱琼、刘夏、杨海霞3位国际专业级教练共同创作的《过有选择的人生》这本书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心理学关系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思维应变度,摆脱想做好却做不好的人际关系困境。
一,戏剧三角模型。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心理模型叫卡普曼戏剧三角。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常会扮演三个角色。受害者、拯救者与迫害者。
当身边有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周围的人为了维持三角形的稳定,会无意识地扮演对应的角色。三个角色会循环往复,从而会让人产生情绪内耗。
1.拯救者。
拯救者会认为“你不行”,主动承担其对应的事,也因为让自己很疲惫,可做了很多也不一定被别人看见和认可。时间长了,拯救者会转变自己的角色。
2.迫害者。
拯救者原本是认为“你不行”,好心去帮忙,结果你还是不行,于是心生出“我很行你太差劲了”的看法,感慨你为什么做不好自己的事,总是依靠别人。
3.受害者。
拯救者原本觉得“你不行”,做了很多,却发现还不行,于是有了“我多此一举”,“我不行你行”的无助感,更有我一做就会错、吃力不讨好的崩溃。
二,赋能三角模型。
1990年美国行为科学研究出摆脱戏剧三角的“赋能三角”心理模式,新的三个角色是:创造者,挑战者和教练。
1. 受害者➡创造者。
我们从关注自己受伤了,转移到关注自己现有资源和优势上,将希望别人拯救自己,转换为“为自己负责,自己去创造希望”的主动模式。
创造者相信“我不会永远无助,我会变强大,我可以说不,我为我负责。”
2.拯救者➡教练。
我们将注意力从“自己很能干”,转移去发现“对方需要鼓励和试错空间”上。当对方没做好,我们不是去证明自己行、自己有用,而是去引导对方“你也行、你怎样更好”。
教练相信“我不会永远伟大,我承认自己焦虑和疲惫,我愿意做个称职的副驾驶”。
3.迫害者➡挑战者。
我们不再指责和证明对方没有自己厉害,而是温柔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我们可以从指责、控制、要求他人,转换为挑战自我,邀请“创造者”一同进步。
挑战者相信“我不会永远正确,我承认自己的错误和恐惧,不把这种情绪强压给别人。”
在人际关系中,要允许别人和自己不一样,允许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理解了前半句,就能做到包容;理解了后半句,就敢活出自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