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i,我是胖胖。

这两天呢,胖胖刷到了一条余华老师讲的关于老百姓“疼痛感”的视频,为了大家可以看到,胖胖把余华视频做个简化。

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搜来看看原版,原版比较真实。

余华在采访中提到,普通百姓的疼痛感和有一部分人的疼痛感是有区别的。

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疼痛感是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的。

物价越来越贵,看病越来越难,医疗资源匮乏,没钱去治病,住房也变得越来越贵,这些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真实的痛点。

而另一部分人的疼痛感,他们对于一些问题,是选择性叙述,更倾向于从历史中挑选一些片段来描述疼痛,却常常避开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余华呢,在采访视频中提到,这两种疼痛感都是选择性的。

老百姓的疼痛是现实中的切身之痛,比如孩子上不了好学校、看病难、买不起房。

这些是老百姓每天都在面对的困境,他们只关心当下的苦难,因为眼前的压力让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其他方面带来的痛苦。

而一部分人的疼痛感,往往是因为他们在现实中没有感受到多少痛苦,所以转而从历史中寻找一种“疼痛”的转移。

这种“疼痛感”的区别,正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和困境让普通百姓无法顾及更多,只能集中关注眼下的难题,而另一部分人则习惯性地从历史中寻找他们的疼痛感,并且转移到老百姓身上。

那胖胖觉得有些观点非常值得分享,为了发布得出来,胖胖也是修改了一下,普通百姓的疼痛感和一部分人的疼痛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呢?

你比如像前几天的“学校臭肉事件”。

校方从自己的角度来看,感受不到学生吃臭肉的痛苦,因为他们自己和家人根本不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吃的是完全不一样的食物。

这明显就不是他们关心的痛点。

但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恰恰是非常真实的疼痛。

他们往往是等到疼痛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在此之前,他们却无动于衷。

很多人对疼痛是“选择性”的,比如有人看病难,自己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时,觉得事不关己;

可一旦问题落到自己头上,才开始觉得痛苦不堪。

可问题是,有些疼痛在来临之前,很多人并不会提前去避免,等到痛上心头时,往往也不明白究竟是谁让他们承受这些苦难,只是被动接受这一切,甚至觉得理所当然。

再看看那些自媒体,他们非常擅长利用这种“选择性疼痛”。

他们通过价值过滤,有意挑选一些符合他们立场的“疼痛点”,煽动仇恨和情绪,让人们误以为这种痛苦是必须共同承受的。

但这些自媒体却自己并不真的感到疼痛,他们只是通过这种操作,想把人们团结在一处,传播一种仇恨情绪。

那往往真正涉及到老百姓生活中最重要、最切实的痛点时,他们反而选择性地避而不谈。

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些老百姓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麻木的状态,他们一边在为某些事情叫好,一边却继续默默承受着自己的痛苦。

为什么在面对不同的痛点时,大家的反应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难道是因为那些真正需要关注的疼痛,已经被选择性地忽略了?

高层人员真的无感,因为自己又不痛

最近,胖胖看到一个关于这个学校臭肉事件的评论。

有人提议说,如果让学校的老师和校长们吃和学生一样的饭菜,那食品安全问题就能立马解决。

刚看到这话时,我还觉得挺搞笑,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他们了。

但仔细一想,也发现很有道理。

你像只有当校长和老师们的痛点和学生一样,才能真正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否则,没有人会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想象一下,如果这些学校高层人员吃的是精挑细选的优质食物,怎么可能会在意学生在角落里吃的是不是臭肉?

痛苦不在他们身上,他们自然不会关心。

这不只是学校的问题,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代入到生活中的很多场景,怎么代入,如何代入,大家有自己的代入方法。

当利益不相交时,痛苦就很容易被忽略。

要想真正解决问题,或许就需要让大家的痛点汇聚到同一个地方,才能促使那些本该负责的人正视问题,做出改变。

这个逻辑其实放之四海皆准,不是吗?

不要等到痛了才喊痛

胖胖最近还想说一个问题,就是不要等到你痛了才喊痛,而是在镰刀还没割到你身上的时候,先去预防这种痛。

很多人总是等到痛感袭来才反应过来,那时候再喊痛有什么意义呢?

虽然有些痛是不可避免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但有些痛你完全可以通过提前的预防去减轻。

明知道问题迟早会发生,为什么要选择麻木不仁呢?

如果提前做准备,当问题真的到来时,疼痛是不是就会少一些?

承担的代价是不是也会小一点?

这并不是胖胖杞人忧天啊,而是一种合理的自我保护机制。

就像学校的管理者和学生,他们的痛点永远不在同一个地方。

有部分人就会利用信息不对等,转移公众的关注,去回避本该正视的问题。

他们为什么可以这样?

因为他们不痛,他们不必面对这些现实问题。

反过来说,只有当痛在一处时,问题才能得到真正解决。

因为当管理者自己也感受到痛的时候,他们才有可能会主动去找办法不让别人痛。

所以,位置决定脑袋。

如果你不处在那个环境里,你自然不会有那种想法去改变现状。

正是因为那些处于学校高位的人不痛,他们才能无视普通学生的困境,甚至通过转移视线让大家忘掉眼前的痛,而去记住一些遥远的、无关紧要的疼痛。

写到最后

看了余华老师的视频,胖胖有些感慨。

普通人或许无法改变这些大的痛点,但我们可以预防、减轻这些小痛。

哪怕不能彻底消除,也可以减少对自己和家庭的伤害,对不对?

像余华、莫言这样的作家,为什么在互联网时代不那么受欢迎,甚至时常被扣帽子和被骂呢?

因为他们总是说大实话,站在虚伪和粉饰真实的对立面。

这样的声音,自然不会受到一部分人的欢迎。

但正因为他们坚持说出真话,才让我们普通人看到了一丝觉醒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