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的传承,一以贯之。

孔子之后,有曾参,曾参传子思,子思传孟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子的言论,被弟子们集合起来,编订成了《论语》。

曾参根据孔子教诲,写出了《大学》。

他还将所学传给了孔子的孙子子思。

子思写出了《中庸》。

后来,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就写出了《孟子》。

这四本书合起来,就是“四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孟子出场,时间已经到了战国时期。

大争之世。

孟子四处奔走,劝说各国国君。

他到了齐国。

于是就有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子到了齐国,齐宣王的近臣庄暴就跑来找他。

刚见面,庄暴就对孟子说:

俺们大王跟我说他喜欢听曲,俺也不知道咋回答。

想了想,庄暴又问:你说喜欢音乐能咋滴?

在这里,庄暴其实是想问,齐王为啥会跟告诉他自己喜欢听曲?

他拿不准,齐王这是啥意思,所以来问孟子。

根据推测,齐王这是准备把庄暴当心腹。

所以告诉了他自己的某个不能公之于众的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子听到问题后,就回答说:

那不错啊,齐王喜欢音乐,说明齐国治理得很好了嘛。

在这里孟子应该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因为庄暴说的齐王“好乐”,好的一定不是“雅乐”,而是类似“十八摸”之类的通俗乐曲。

不久,孟子被齐王接见。

结果,孟子一开口,就把庄子给出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子见了齐宣王,开口就问:听老庄说,大王您告诉他您喜欢听曲?

齐王一听这话脸色就变了。

一方面,在当时一个国君喜欢听通俗歌曲上不了台面。

另一方面,齐王估计也对庄暴很生气,刚给你说句悄悄话,你咋转头就跟别人说了!

不过齐王很真诚,他直接就承认了:

我喜欢听的不是先王们喜欢的雅乐,是通俗小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子接着就夸奖:

那有啥,大王喜欢听曲,那说明齐国治理得很好了嘛。

这样说来,听啥曲都一样。

可见,孟子也是个人精,他看出了齐王的暗恼与尴尬,所以没有像别人一样指责评判,而是肯定了齐王。

所以齐王眼睛一亮:哎哟,你快说说,怎么就一样了?

估计齐王也没想到,像孟子这样的儒家大牛会认可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见大家都需要被赞美。

大道理谁都想说,但其实说出来除了过嘴瘾,没啥其他用处。

接着孟子就开始循序渐进地聊天了。

他问齐王:大王你说是自己听曲过瘾,还是和大家一起听过瘾?

齐王回答:那肯定是和大家一起听啊。

一个人对于自己非常热衷的事,如果没有人一起分享,其实是一种惩罚。

接着孟子就开始“挖坑”了——那咱们就聊聊“众乐乐”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子就举现实案例了:

大王你看,如果你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喜滋滋地听曲,结果百姓们见了,却皱起脑门大骂:

“嫩娘来,你喜欢听曲,怎么就把俺们搞得这么惨,父母兄弟不相见,妻离子散的。”

还有大王喜欢打猎,你声势浩荡地去打猎,结果百姓又是皱着脑门怒骂:

“这是咋整的,你喜欢打猎,把俺们祸害的不轻,这是咋回事!”

估计这事没少发生,齐王也为此苦恼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子就总结说:大王啊,这就是独乐乐,不与民同乐啊。

你看,要是你钟鼓齐鸣,或者浩浩荡荡去打猎,百姓们见到了,非常高兴地说:

“咱们大王身体倍儿健康,要不咋能听着小曲打着猎,这样太好了啊。”

孟子描述的这个景象估计让齐王心驰神往了。

于是孟子又总结说:这就是众乐乐,与民同乐,上下一心,你说这样你咋能不“王天下”呢!

不得不说,孟子的这次交流说得非常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没有站在“道德高地”去指责齐宣王,而且在夸赞声中分析情势。

齐宣王听了自然也很高兴。

只是,在这个故事里,就是庄暴惨了点。

估计从此之后,齐王也不会跟他说什么悄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