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散记(下篇)文/王世辉
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从宿歇的观音寺出发,去了一处叫祈福堂的地方。而后又驱车参游了几座寺院,余下的时间与行程,便悉数交给了黛螺顶。
黛螺顶堪称是整个风景区的地标,之于方圆五百里的五台山,亦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不登黛螺顶,不算朝台人”的说辞,便足为明证。又加之导游小孙极力推介,浓墨重彩地渲染鼓舞,脚步尚未挪移,我的一颗心却已生出翅膀飞了过去,跃跃欲登的激情难以按捺得住。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那一刻,我一遍一遍地怂恿自己,在心里喊道:不登黛螺顶,非英雄也。
黛螺顶在台怀镇中心寺庙集群区,位于陡峭的山脊上,由台内五峰紧紧环抱,与腹地巍然高耸的大白塔相呼应,各擎秀丽景色,甚是动人心魄。顶上寺宇的山门和牌楼被围拥在树木之中,常有云雾缭绕。山峰形如大螺,盛夏时节,草木萋萋,呈一片黛青,智慧的人们象其形色,便赋予了它好听而又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唤做黛螺顶。知悉了名字的由来后,我又查阅了它的历史:始建于唐朝,明成化年间重建,万历年间和清康熙、乾隆年间均有修缮……
登临黛螺顶,必须攀爬一千零八十个台阶。这是必经之路,也是一次不能拒绝的挑战。通过查询百度,访问当地人,我终于弄清了这条漫漫台阶路的由来——
一千零八十个台阶代表“十界各有百八”,总数一千零八十。“十界”即十法界,是佛教术语,分别是指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牲法界、阿修罗法界、人法界、天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和佛法界。各法界中共有一百零八个众生、一千零八十种烦恼。登上黛螺顶,意味着可以断除所有的烦恼,获得超脱和觉悟,增添智慧,逢凶化吉。因此,这一千零八十个台阶象征着从凡人到成佛的十个境界,每个境界都有一百零八种烦恼需要断除。
尽管信心满满,劲头十足,但我知道这应该是个漫长的过程,着急不得,悠着劲匀着力是必要的。无论我的选择和做法多么明智,都改变不了体力渐渐不支的现实——我已经开始明显地喘起粗气来……
气喘吁吁之际,不经意猛然发现,右手一侧的砖壁上写有两行楷体字:您已攀登565个台阶,前方还有515个台阶。嗬!我已攀登过半啦!欣喜与振奋瞬间漫过心头,周身也陡然生出了力量。兴奋之余,忽地想起一个问题:这是哪位有心的游客所做的善意之举呢?他或她,是在以这种细致入微的方式,提醒并激励一茬又一茬素不相识的游客们,疲累之时,仍不可懈怠,要一鼓作气攀登,抵达心中的目的地。我又想到,人们来五台山的一大旨归,不正是要激发善念、烛照善心吗?善,体现在五台山每一处微小的细节里。
终于,我登顶成功啦!为自己的坚持不懈而庆幸。为自己的百折不挠而庆幸。这样的庆幸,我也在心里慷慨送给了众多成功登顶的陌生人。
黛螺顶是五方文殊菩萨的集居地。建筑群落之中,除了寺宇,还是寺宇;众多的陌生人之中,除了虔诚的朝拜者,便是悠闲的观光客。
雄立顶上,傲视山下,那份不可言喻的精神快慰与心灵收获,使我在瞬间懂得了黛螺顶之所以闻名遐迩的内在根由。
据明代释镇澄《清凉山志》记载:“唐释法念,栖禅青峰,庵南,有大松若舍,可蔽风雨。法念尝坐其间,若昧不昧,见僧作老比丘形,说苦空法。既窹,乃闻秋声瑟瑟,不胜其悲,因呼为苦空垒。古碑犹存。”青峰,即黛螺顶;庵,即小庙。这段记载告诉我们,唐代有僧人释法念,在此修行,并有小庙和大松。关于树的记载,亦可见于黛螺顶山门背后现存明万历二十年仲秋的石碑:“传载古有神木,比丘法念,栖托于此。”在黛螺顶的后殿大雄宝殿前,我见到了一株松树和一株柏树,松树在北,柏树在南,均围粗一丈,峭拔挺立,直入蓝天。这株松树,就是乾隆皇帝诗中的“阶下千年不老松”,即唐朝僧人法念的修行处,它也见证了黛螺顶的悠久历史。
游过黛螺顶,我们的既定项目已告完毕,是时候该与五台山说再见了。坐在回程的大巴车上,我觉得内心装满了收获,不由得生出感喟——此行不虚啊。
顺便交代一下:全程陪同的导游,姓贾,是一位年仅二十多岁的小姑娘,说起话来慢声细气,一语三笑,长相也娇小清丽。我疑心她从未在中原长大,而是个江南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