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9年初春的一个清晨,北京的天空被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着,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的大门口突然出现了几位不速之客。他们自称来自“523办公室”,这神秘的代号让人心生疑窦。经过一番交涉,他们说明来意,是为了寻找一位名叫屠呦呦的研究员。
这个代号“523”背后隐藏着一个国家级机密项目——由毛主席亲自下达命令,全国上百个科研单位共同参与,旨在研制一种抗击疟疾的新药,以支持“援越抗美”的前线士兵。由于项目的重要性和保密需求,它以1967年5月23日开会日期为名,被称作“523”。
屠呦呦,这位年轻的实习研究员,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在血吸虫防治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她一直保持低调,甚至有些特立独行。当“523办公室”的人员找到她时,她并未表现出丝毫热情。这种态度让他们颇感尴尬,直到屠呦呦的上级出面介绍,才化解了僵局。
随后,屠呦呦被带到军事医学科学院见章主任。章主任告诉她,他们筛选出了一种名为常山的中药,对杀灭疟原虫效果极佳。然而,屠呦呦却直言常山碱毒副作用太大。章主任微微一笑:“所以我们需要你来解决这个难题,你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找到新的特效药。”
于是,一个由屠呦呦担任课题组长的小组迅速成立。39岁的她迎来了人生的一次重大挑战:寻找能拯救无数生命的“救命药”。面对如此重任,她列出了密密麻麻的时间表,每日都在推进工作。而她的丈夫李廷钊也给予了全力支持,即便两人商量好的计划要暂缓,他也毫无怨言。
然而,就在此时,李廷钊接到了去“五七干校”劳动学习的通知,那是疟疾高发区。他安慰妻子说:若我染上疟疾,正好可用你的新药实验啊,但屠呦呦心里仍充满忧虑。
随着时间推移,“破解常山碱毒副作用”的任务陷入瓶颈。尽管反复实验,却始终未见成效。在一次与军代表老徐谈话中,因提出淘汰常山碱建议而遭到斥责。但对屠呦呦而言,没有什么比科学真理更重要,她坚持自己的判断,并继续寻求突破。
有一天,她偶然在中医研究院的林老师点拨下,获得了新的思路,与团队努力收集民间药方,仅三个月便整理出《疟疾单秘验方》,其中包括后来闻名世界的青蒿。然而,在海南岛进行人体临床实验时,一名患严重疟疾的小女孩最终不幸离世,这让整个团队陷入沉重打击。
夜深人静时,仰望星空中的繁星闪烁,屠呦呦默默问自己是否真的无路可走。记忆中哥哥送给她的话浮现脑海:“学问是学无止境,当你局部成功时,不要满足;当你失败时,也不要灰心。”她决定重整旗鼓,再次进行下一阶段的尝试。
然而,此时上级突然将她外调至四川,从事与“523项目”无关工作。当她再次回到课题组时,整个课题组只剩同事小李一人孤身坚守。“是不是上面没信心了?”正当屠呦呦忐忑不安之际,好消息传来:523课题组重新建立,她依旧是课题组组长,并且此次还加入了两位新成员赵冬梅和李慧珠,这让她再度燃起希望。
兴奋的她回家过端午节,看着母亲包好的粽子,她脑海里突然想起过去总是分不清艾草和青蒿,如今终于弄明白区别,她将目光再次投向青蒿这一新尝试。
她这次没有使用传统水煎中药的办法,而是用新鲜青蒿绞取汁液进行实验,此举在业内看来已经完全不属于中药领域,同事提醒她小心上级找麻烦,但她坚定地说:“科学研究不该有禁区。”坚持带领组员采集青蒿叶子和根茎,然后按照自己的方法实验。晚上疲惫一天的屠呦呦回到家中,碰巧遇到丈夫在煮酒酿汤圆,听闻丈夫科普酒酿制作过程后,大受启发:高温易破坏青蒿药效,于是改用乙醚低温提取。
事实证明此举正确,小白鼠实验抑制率达到100%,这意味着成功已近在咫尺。然而,由于经费短缺,他们只能用简陋设备开展大型动物实验。然而乙醚是极为易燃的液体,一次同事的不小心,引燃了实验室,这场意外的火灾差点摧毁所有努力,但凭借顽强意志,他们迅速恢复实验室,并最终揭开青蒿素抗疟奥秘。
历经191次大小动物实验之后,在1971年10月4日,他们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向主管部门汇报情况。在全国523研究组专业会议上,屠呦呦公布这一历史性发现,那一年,她41岁。
为了加快进程,她第一个报名参加人体实验。同事们纷纷效仿,包括丈夫李廷钊也主动请缨。为了更好的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屠呦呦服用剂量加了整整一倍,让大家倍感欣慰的是青蒿提取物没有明显毒副作用。这一切被看在眼里的李廷钊疼惜不已,但他知道妻子的梦想便是他的梦想。
随着时间推移,中国逐渐增强综合国力,与国际合作开发复方药物,使其成为全球标准方案。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最初提取青蒿素的是一位中国女性——屠呦呦。即使没有专利拥有权或丰厚科研经费支持,她依然致力于推动中医药发展,并因此荣获诺贝尔奖殊荣,以“三无”身份震撼世界科学界。
站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舞台中央,她谦逊地表示这不仅仅是个人荣誉,更象征着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当晚,与丈夫一起仰望星空,他轻声说道:“相信科学的人永远不会变老。”而此刻,这颗名叫“青蒿素”的科学新星已成为中国献给世界的一份珍贵礼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