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摄图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摄图网

资本化,就是将你的钱或负债转移,但是多出来了资产。

全球化,又将这种经济交换行为置于一个更大的环境。

笔者从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的资源集中与经济危机谈起,探讨全球化纵深发展对各个国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海洋文明与陆地文明的不同发展路径,并聚焦全球化3.0时代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承担的重要角色以及策略调整。

一、资本主义社会化演进

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化的演进过程是遵循一定规律的:从生产资料私有制促进资本积累,到自由贸易激发市场活力,再到市场规则的制定以保障交易安全,进而催生政治诉求并形成党派,最终上层利益团体通过控制党派,使逐利性资本变成控制型资本。这一过程有着明显的逻辑和规律可循。

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不断扩张,为了稳固现有市场地位,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所谓“党派”(此处“党派”为广义概念,类似于行业协会)。这些“党派”基于共同的目标、价值观与愿景,制定并执行行业规定。然而,随着资本主义蓬勃发展起来,“党派”标准制定逐渐与政治诉求相结合,行业标准演变为垄断温床。垄断形成之后,不同派系之间的利益冲突加剧,进入国家体系之后均寻求有利于自身的政策,导致上层利益集团间的相互控制与博弈,最终促使资本从逐利型资本向控制型资本转变。在全球化背景下,这种控制型资本更是呈现出跨国化、多层化的特点,甚至可能出现垄断资本掠夺弱势国家与区域核心战略资源的情况。

二、周期性经济危机

经济具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同样遵循这一规律:新技术推动创新发展,新型产业利用新技术繁荣发展,投资者盲目乐观而过度投资,导致经济泡沫滋生,随后经济发展进入大萧条阶段,最终通过调整恢复正常发展。

关于经济危机,有人主张逃避,有人倡导延缓,也有人提出对抗。但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滋生的、无法完全规避的现象。资本永远是逐利的,当市场需求达到饱和时,若生产者仍盲目扩大生产以争夺市场份额,必然导致生产过剩和经济泡沫。例如,A每天生产500个馒头,他发现500个馒头卖完了以后,竟然还有B在卖500个馒头。市场需求其实刚好是1000个馒头,1000个即到达市场饱和。但是市场是逐利的,A可能不清楚,想要把B的市场抢过来,就生产了2000个馒头,这个时候就出现了生产过剩。一旦泡沫破裂,经济将陷入萧条。面对经济危机,主要有两种应对策略:一是扩大市场,通过贸易等方式将产品销售至更广阔的市场,如将产品卖向国外市场。二是减少开支,尤其是减少人力成本,但这往往会导致消费萎缩和社会化产品滞销,进而加剧经济恶性循环。直到新的市场需求被发掘,有能力的投资者重新投入生产,经济才能进入下一个周期循环。

三、全球化3.0的兴衰

首先,二战后美苏的格局在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由美国主导,美国开始构建并推行一套全球运营法则。美国跃居全球领导地位,而日本和韩国则成为亚洲战略部署中的先锋,部分欧洲国家则扮演了提供生产资料的角色,中东地区则作为全球能源的重要供应地。这一时期,整个世界步入了全球化逐步繁荣的新阶段。亚洲四小龙崛起,正是产业转移的一个明显标志。华尔街的金融资本控制了工业化生产的标准与专利,还不断将核心技术转移至第三世界和第二世界的国家。对于华尔街金融资本来说:

如果你没钱,我就来投你;

如果你没技术,我就以技术方式来入股。

简而言之,第三世界和第二世界的国家只需要提供廉价劳动力即可。亚洲四小龙的繁荣正是得益于国外资本的注入。然而,随着各国生产能力的提升,它们开始追求经济收益,部分人群逐渐步入中产阶级行列,购买能力增强,进而产生了更多自主发展的愿望。当这些国家试图通过购买专利技术并进行二次研发时,美国等发达国家便迅速将产业和技术转移至其他国家。中国加入WTO以后,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亚洲四小龙转移至我国,全球化生产高度集中于此,中国因此被誉为“世界工厂”。随后,我国开始致力于推动产业升级,力求在更多领域拥有话语权,从第三世界向第二世界乃至更高层次迈进。

当前我们所处的全球化,实质上是以金融资本为主导的全球化。中国正致力于民族复兴,目标是重返并超越历史上的辉煌,成为当今时代最为繁荣的国家之一。然而,在美国的舆论宣传中,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却被描绘成对全球资源的威胁。因为全球资源有限,当一个国家能在多个领域独领风骚,制定标准,拥有专利,便掌握了话语权。按照美国的逻辑,他们凭借4亿人口通过金融和专利技术收割全球资源。而中国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若要达到类似的影响力,则需在更多顶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总体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这必然导致国际竞争格局的此消彼长。因此,当前掌握金融渠道的国家自然不愿看到中国走上这条道路,它们一方面推行去中国化政策,另一方面则试图在关键技术上对中国形成制约。

四、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的竞争

海洋文明,以全球化1.0时代殖民时期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以及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为代表,其特点在于从海洋中获取资源,从最初的捕鱼到后来的资源掠夺,随着海洋边界的拓展和鱼类资源的缩减,掠夺行为日益加剧。而大陆文明则不同,它根植于广袤的大陆之上,通过农耕文明的发展,依靠种植、饲养等技术获取生产资料,并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与周边国家进行商品交换。因此,海洋文明的核心在于扩张与征服,而大陆文明则侧重于生产与贸易。

作者:梁湘,中国互联网协会新媒体创业导师 红旗融媒体研究院执行秘书长 四川轻化工大学讲师 ,国内知名新(融)媒体前沿研究学者,担任国内多家知名企业新媒体方面顾问。

注:文章表述论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投稿邮箱:cfsdzzs@yeah.net

编辑部热线:028-61068999

杂志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