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更像一种氛围。

当你置身清寒透澈的天空下,红楼枯树,黑色羽绒服,宽阔的马路看不到门脸铺。

干燥冷峻的秩序感让人一眼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468路公交缓缓停靠在路边,你以为到了北京的“十里堡”。

殊不知这是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

中国的心脏在北京,而欧洲的心跳在十里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小红书用户@kido在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 果你足够幸运,年轻的时候在北京居住过,那么以后无论你去了哪里,十里堡都会一直跟着你。

每一个去过俄罗斯、匈牙利、罗马尼亚、德国等欧洲国家的游子,落地的瞬间都会感叹一句: “这国出了跟没出一样。”

放眼欧洲,你根本数不清到这里究竟有多少个十里堡。

这是”保加利亚炫特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达佩斯十里堡北里小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马其顿家里的“十里堡”一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素有「地球街溜子」的称誉,在全球各地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身影。

就算到了南极你都会发现这里的酒店都是中国人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没想到北京的建筑也在世界各地悄无声息地到处复制粘贴。

”一抬头我以为到了十里堡、酒仙桥,没想到这里是俄罗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斯科和红庙的差别,就是下面没有一个“京客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小红书用户@ 二豆子

“布达佩斯虎坊桥路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用户@ 白水

柏林,一直被视为中国留子的精神故土。

无数个身处异国的华夏赤子都靠着这里的酸菜、“德国十里堡”和“柏林酒仙桥”来抚慰乡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小红书用户@啦啦啦

当我点开朋友发来的柏林小区照片时,棱角分明的几何体和红白墙砖构建的画面让我在错乱的情绪中找到了共鸣。

“这里真的不是十里堡晨光家园小区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在北京寒冷的雾霾天里咒骂过,在三环上堵过,在深夜的工体呕吐过,如果你热爱北京,那你一定也会喜欢柏林。 ”

因为这里实在太像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柏林东坝

”身在欧洲心在汉“的时空交错感不禁让人觉得这些国家似乎都曾在一个子宫中共生过,如出一辙的外貌如孪生兄弟一样被无形的脐带联结着。

这些建筑的原生家庭就是:前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 罗马尼亚酒仙桥”

图/ 小红书用户@kido在世界

「勃列日涅夫楼」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赫鲁晓夫楼」是它的前身,因面积狭小又叫“火柴盒”。

20世纪前半叶,苏联的崛起如同一股涌动的潮流,推动着东欧国家纷纷投身社会主义的怀抱。

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以确保1980年每个家庭,都能在属于自己的住宅里,迎接共产主义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上台的勃列日涅夫将这种建筑风格优化升级。

这种住宅建筑风格深深影响了中国以及曾经加入、附属于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各国好兄弟。

从这些建筑中不仅能看到历史的痕迹,更能让人在不同的国度中找到了相似的心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北京十里堡八里庄北里小区

如果你曾经历过80~90年代末这段时光, 切身体会过那个对生活严肃,缺少生机,但对未来又不失憧憬与迷茫并存的年代。

那你很容易被这些摒弃了审美的极致实用主义建筑裹挟进一股集体主义回忆漩涡之中。

钢铁,工厂,改革,买断工龄。

夜幕覆盖下的华北平原,每个人都在历史的洪流中感叹着自己的渺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乌克兰基辅的刘家窑

图 / 用户@大头的建筑世界

建筑是时代的镜子。

一排排勃列日涅夫楼似乎让每一个在集体主义社会中生活过的人都从记忆深处唤起了联结。

这种共鸣不仅是形式上的重叠,更是那段动荡特殊年代人们共同经历的烙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钢的琴》剧照

冰冷的钢筋水泥却寄托了太多人类炙热复杂的情绪。

1997年,几个狂热的拉脱维亚民族主义者,准备用炸药炸毁首都胜利公园里的苏联胜利纪念碑。

但由于使用炸药不熟练最后把自己给炸飞了。

2022年8月25日,这座80米高的纪念碑,连同旁边的苏联红军和祖国母亲雕像一起被推倒。

围观群众兴高采烈地手舞足蹈。拉脱维亚外交部长林科维奇说:“我们国家告别了一项令人痛苦的历史,我们有美好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战结束,世界格局改变,虽然许多苏联时期的建筑依然矗立在各国城市中,但它们的意义正悄然转变。

拆除前苏联建筑,抹去苏联统治痕迹是目前东欧各国流行的现象。

正如东欧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说: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迷途漫漫,终有一归。

世界在连结与分裂中往返,人类在和好与争吵中翻腾。

未来和真理,也许只有那些依然矗立的勃列日涅夫建筑才能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黑胡椒摄影空间@胡旭东

“同志,你知道列宁格勒怎么走吗? 我在地图上找不到它了。 ”

“坐486路,在石佛营路口站下就看到了。”

作者|保安007

“中国的北京,世界的十里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