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cdcf6f80j00slw1hm00evd000q700kfp.jpg)
提起英特尔,相信大家多少知道些它的光辉历史。
这家创建于1968年的半导体公司,曾经是半导体芯片行业的巨头,英特尔创始人在1965年提出的摩尔定律,体现着其超越时间的自信和实力。
集成电路芯片的增长速度也由英特尔实践着。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67246460j00slw1ej00ard000u000gtm.jpg)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56年过去,在2025年到来之前,越来越多关于英特尔的“势微传闻”在发酵,颇有一种旧王更替,新王将立的感觉。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88040ee9j00slw1ek00isd000tf00pam.jpg)
“加大投资力度,研发投入超过 AMD 和英伟达的总和,但市值却依然落后!”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ece27562j00slw1eg0061d000u00075m.jpg)
为了对抗台积电,计划和三星高层会谈组建“半导体复仇者联盟”!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4afe9232j00slw1eh004hd000t900c6m.jpg)
在多地开花裁员的同时,还要接受“被收购”的审视:高通表示目前不予置评。
台积电 CEO 则表示对收购英特尔晶圆厂不感兴趣!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41da5368j00slw1ei0062d000u000gpm.jpg)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在国内还被曝出“漏洞频发、故障率高”的问题。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91e7d48aj00slw1ej00hkd000u000ram.jpg)
大家以前还在吐槽“14nm++++”的梗,想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现在种种因素加起来,即使对于吃瓜群众来说,也能感到一丝在支棱整活的微凉。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70f90ceaj00slw1el00kxd000u000ggm.jpg)
而向上追溯,会发现英特尔的这些结果是在决策误判和求稳的方向下一步步形成的。
今天就来盘盘,从网上搜集的信息来看,英特尔为何开始无法承受王冠之重。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25cc4c50j00slw1eg0041d000g9009sm.jpg)
提起英特尔,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市场,CPU绕不过去的明星产品,由于英特尔是做CPU起家的,加上与微软的“Wintel”联盟,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几乎将CPU等同英特尔的概念强绑定了起来。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d33075c4j00slw1el00r6d000u000jzm.jpg)
还能想起在电视上看的那些英特尔情怀广告,在当时还会觉得用英特尔芯片才地道,其他的CPU统统分类为“其他”。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241dd8fdj00slw1el014jd000u000k7m.jpg)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8230643cj00slw1em01zcd000u0013am.jpg)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d5601af4j00slw1ek00med000u000i1m.jpg)
而在Windows系统上,是对英特尔的CPU有优化加成的!
甚至到最近的这几年,你都能看到AMD的CPU要在更新系统后,才能发挥最大性能的新闻。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64029d6cj00slw1eh007pd000to00d8m.jpg)
而在更早之前,这些合作关系与技术的累加,让英特尔在1980年到新世纪初,都有着以X86架构的舒适护城河,在熟悉的个人PC和服务器领域里敢All in,将钱大量砸向CPU的技术,而轻视了GPU相关的发展,错失了未来。
如果说公司是含有基因的话,英特尔的基因里一定有“通用计算”。
在1998年,英特尔推出i740显卡,想在显卡领域里有所尝试,但是其硬件设计过于依赖系统内存,而不是搭载独立显存,这大幅降低了数据传输效率,在3D图形处理上表现乏力,不敌当时的对手英伟达和3DFX。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cb0c91ecj00slw1ek00otd000u000hum.jpg)
尝试意味着可能失败,而失败之后是否再次尝试,是人们分裂成不同群体的一个分歧点——而英特尔在这时选择了看轻图形专用硬件,CPU是终极答案,轻巧灵活的飞机比笨重载物的货轮要好。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639a358aj00slw1eg001wd000bu00ism.jpg)
另外需要知道的是,在1995年左右,显卡还被当作是“3D加速卡”,仅仅是用于某些特定任务,相关的业界标准也是没有完善的,API和系统环境,开发者工具和游戏支持等等,处于群雄争霸的状态,对于图形处理市场来说,这也是抢占话语权的机会。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d68e1b4ej00slw1ee003cd000u000k0m.jpg)
Voodoo在1996年发布加速卡,1997年的第二代是当时最火爆的3D高端显卡,1998年英特尔发布的i740只有其一半的性能,1999年英特尔又搞了一款i752,但是性能也不是很顶级,后来就直接整合到芯片组里面去了,没有单独搞。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6d4f3837j00slw1ei00c7d000u000dim.jpg)
略微了解游戏杂谈和3D游戏发展史的话,回看那段时间,也正是3D图形需求在迅速的阶段,许多经典游戏的诞生,让年轻人喜欢上了FPS和皮肤酷炫的3D模型。
加上网络普及导致视频内容的增加,都需要人们有专用硬件来处理数据。
当然,英特尔也不是盲人,对于GPU市场的探索有自己的想法,在2006年拿出了Larrabee项目:以x86架构为基础,开发一种既能处理通用计算任务,又具备图形处理能力的独立GPU。
简单来说,就是在一颗CPU上,既要又要,可以类比成现在手机芯片的超级增强版,啥都能做。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365375fdj00slw1ej00end000qf00d4m.jpg)
想法很好,但是做出来就是另一回事了,性能两头无法兼顾,对开发者的支持也不友好,而同年的英伟达在推CUDA技术,英伟达的CUDA就和Intel在X86的地位一样,也构建了加速计算的护城河。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f044f1d3j00slw1eh009wd000u000c8m.jpg)
Larrabee因为进展艰难而急流勇退,在往后的AI发展里,也失去了话语权。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3bf55066j00slw1ek00fmd000u000lwm.jpg)
但在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算是蝴蝶效应的“小”事,英特尔当时的CEO认为iPhone不过是小众用户的产品——从而在iPhone发布前,拒绝了为苹果开发iPhone芯片的请求。
一系列令人挠头的操作下来,要是能完全保住CPU领域也不错,但是AMD的CPU在个人和服务器市场发力,以及苹果等阵营转向了ARM架构。
让英特尔直呼偷袭老年人。
这种后续被“架空”的事情不说,其自身的芯片设计IDM模式也是大家讨论较多的地方,年轻的时候可以打10个。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d0519002j00slw1ef002hd000d400cam.jpg)
英特尔历史积累的技术实力和资本,能让芯片完成一条龙式的制作流程,在公司内部就完成设计到制作的过程,可控程度更高,同时减少技术共享的限制,减少各种与外界技术互换的额外费用,最后的产品定价也更有优势。
直到芯片制造来到了14nm以下,这种模式就遇到了麻烦,这又涉及了EUV和DUV的光刻机技术差异,以及经常能听到的台积电代工模式的选择了。
芯片制造毕竟是人类顶端的技术,具体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10520f22j00slw1el00ked000tk00v5m.jpg)
这里终极简化一下来说,EUV对于更先进的制程表现更好一点,对于当时的英特尔来说,EUV的技术还不成熟,所以优先选择了稳妥的方式,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技术,但是再想要向下探索就很难了。
力不从心。
而台积电的代工模式,就可以在各种手机和显卡芯片里磨砺技术,来实现了技术上的弯道超车。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5ef23babj00slw1eg003cd000u0009rm.jpg)
在开始的时候,英特尔还可以说对方的技术不成熟,发出:说得有多强但是还不我们家的XXX等辩解。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7bf9abdfj00slw1ek00f1d000u000mvm.jpg)
相比起英特尔的缓慢推进,台积电的性能表现都不用自己过多宣传,渐渐就得到了更多芯片设计公司的青睐,客户都是高通苹果英伟达这样的公司,这样就显得英特尔很纠结了,拥有代工的能力却开放得不痛快。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a63559baj00slw1ek00god000sq00olm.jpg)
所以又整出了一个IDM2.0计划,重新下注更先进的工艺,开放代工,争取在2030年的节点,把失去的技术地位抢回来。是的,2030年。
到那时候估计ARM和RISC-V架构也会得到一定的发展,加上新的局势变化和想要入场芯片市场的新玩家,后续应该会很精彩。
虽然大家还在吐槽英特尔,但其出货量也领先对手很多。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7fa7c5c5p00slw1ef000od000sm0043m.png)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538eac4cj00slw1ek00idd000lo016xm.jpg)
从英特尔的事迹来看,在科技驱动型的公司抓到了行业风口需要的技术时,不能一味的形成路径依赖,即使成为巨人,也还需要不断吸收新技术并正确下注。
这也像是AI出现后各家都在入局的场景,大家都想掌握未来技术方向的话语权。
![(这些声音还是太小了)](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744861acj00slw1ei007dd000ty00mbm.jpg)
而在完成各种“模仿”“超越”之后的“创新”,是更重要的话语权体现,判断哪些东西值得下注就是公司智慧的体现了,像是在AI上,不是别人说要做什么,火了之后就跟着做,还说自己做的功能遥遥领先(国内外的产品都一样)——实则打开各家的APP基本是一样的功能,说谁最好都无所谓。
![(这才是高手)](http://dingyue.ws.126.net/2024/1025/b5cd55e8j00slw1ee001wd000q00050m.jpg)
有的小公司反而在专注图像AI生成、操作计算设备、AI视频生成、融入人形机器人等等,在细分领域去掌握话语权也是一种能力,OpenAI的成功也是在大家不怎么想尝试的堆量里质变。
太多科技公司会在风口后“英特尔化”,被后来者当做垫脚石,正是许多这样看不见的残酷迭代,才能换来大伙在生活里黯然感叹的一句:现在的时代,科技发展得真快呀!
参考内容:
极客公园-英特尔,是如何错过移动、AI 两个时代的?
数据猿DataYuan-英特尔,何以沦落至此?
差评君-开业3年亏200亿的代工业务,是怎么拖垮英特尔的?
老狼-英特尔始终徘徊14纳米制程,瓶颈在哪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