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来啦,我是瑾辰,谢谢你来看我~~❤️
看过微博有句特别扎心的话:
“钱总是流向不缺钱的人,爱总是流向不缺爱的人。”
拥有较多财富的人往往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去创造更多的财富,而财富较少的人则可能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限制。
这就是心理学中的“马太效应”,在关系中同样存在“爱的马太效应”。
那些拥有足够爱的人,往往能够更自信、更开放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也更容易吸引他人的关注和喜爱。
而缺爱的人,越想得到什么,就越得不到什么。
01.
委屈自己,过度付出
丁玲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写道:
“别人说我怪癖,他们哪里知道我却时常在讨人好,讨人喜欢,不过人们不太肯鼓励我去说那太违我心的话,常常给我机会,让我反省到我自己的行为,让我离人们却更远了。”
讨好他人可能会让你短暂地感到安全,但最终,它会让你失去自我。
经典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主角松子,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松子小时候生活幸福,但因家庭环境的变化,父母离异、母亲虐待、继父侵犯的影响,逐渐形成了青春、孤僻、易受伤害的性格。
为了从别人身上得到爱,松子成为教师后,因替学生顶替偷窃罪名而被学校开除,从此跌入社会底层,并与多个男人交往,包括ZS的作家八女川、不伦之恋的冈野、背叛她的生意伙伴小野寺等,但每次都遭遇背叛和伤害。
最后,松子自暴自弃成为酒家女,后因S人入狱,出狱后依然孤独无依。
松子一生都在追求爱,在各种亲密关系中索取爱,对别人的要求有求必应。
永远在委屈自己,对别人过度付出,但一生都没有得到过爱。
其实,真相是我们需要的爱从来不在别人身上,而在于我们自身。
我们要学会允许,接受自己不被爱的真相。
向内求,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学会好好爱自己。
当你的内心变得充盈,自我越来越完整的时候,你在一段关系中才会平等地和别人相处。
你才不会作出一种牺牲式的付出。
你无法取悦所有人,所以请先取悦自己。
02.
我能忍让,避免冲突
巴西的著名作家保罗·科埃略说:
“一个不会说不的人,往往会过上被别人安排的生活。”
在电视剧《新闻女王》中,徐晓薇原本的学历并不高,但文慧心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她,利用关系帮她伪造了学历,使她成为了“斯坦福高材生”。
这个假学历成为了徐晓薇的把柄,让她在文慧心面前不敢有任何反抗。文慧心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了徐晓薇的忠诚和服从;徐晓薇在情感上依赖梁景仁,即使她知道梁景仁利用她,她也不敢拒绝他的要求。
徐晓薇在公司里被视为文慧心的贴身丫鬟和铁杆跟班,她没有自我意志,只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文慧心的意志。
在公司的山头主义工作环境中,徐晓薇作为一个依附于人的人,没办法找到为自己命运而战的立场,在两派势力之间摇摆不定。
看过一个心理老师的分享说,缺爱的人都不敢拒绝别人,因为他没有底气,他知道自己身后空无一人,没有坚强的后盾。
所以,为了避免冲突,他不敢说“不”。
后来,徐晓薇遇到了一个真心对待她的男孩子,这让她感受到了和另一颗心的连接,她的自我完全复活了。
徐晓薇决定直接面对真实的人生,为自己的命运而战。她不再逃避、不再依附、不再只是为了他人而活,而是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实现了自我成长和蜕变。
三毛说:
“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根本预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给他任何一个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拒绝他人并不总是坏事,我们应该学会勇敢地说“不”,这样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基础。
03.
超高要求,完美主义
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安东尼说:
“完美主义是一种恐惧,它让你害怕犯错,害怕失败,害怕不够好。”
而缺爱的人大多都是完美主义,因为极力想在一段关系中证明自己。
曾看过一个故事,有两姐妹,但妈妈更偏袒大女儿。
大女儿不用付出太多,就可以得到足够多的爱。
最漂亮的衣服,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最好吃的食物通通都是由大女儿享用。
而二女儿永远都穿姐姐不穿的衣服,吃姐姐不喜欢的食物。
所以二女儿从小为了得到更多的关注,处处对自己要求完美,认为只有这样才配得到更多的爱。
在二女儿的眼中,她所得到的爱都是“有偿的爱”。
只有付出足够多,做得足够好,才配得到别人的关注和爱。
“在他们看来,如果我不是完美的,我是有瑕疵的,那我就不会被这世间爱着。”
所以缺爱的人,他只能绝对化地要求自己,他不敢不好。
学会放下从别人身上得到的期待,试着接纳现在的、真实的自己。
只有你全然接受自己,你的内心才会变得越来越笃定和强大。
告诉自己:我就是最好的,我配得到这世间的一切美好。
04.
畅销书作家韦恩·戴尔说:
“你不能从空的手中给予,如果你不首先充实自己。”
如果你没有得到过足够多的爱,没有关系,你先学会爱自己。
只有你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营造出一种有爱的气场, 才会吸引更多有爱的人来到你的身边。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点个【在看】, 这个世界总有一个地方会为你亮盏灯,世界和我爱着你。
-THE END-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