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前证监会主席吴清最新表态将逐步实现IPO常态化,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审议节奏明显加快了不少!
在上会环节,不仅海博思创、弘景光电近期相继过会,甚至北交所二次上会的科隆新材也顺利过会,而在下周也就是11月1日共有四家企业上会,分别是——创业板中船双瑞、上交所主板永杰新材、北交所两家分别是天工股份和林泰新材。
除此之外,注册环节拿批文速度也是明显加快,英思特、惠通科技、汕头超声、博苑股份等四家创业板企业,科创板企业兴福电子,万源通、科拜尔、聚星科技等三家北交所企业都在10月份顺利拿到了批文。
提交注册环节也不遑多让,深交所主板IPO企业亚联机械、国货航,创业板IPO企业钧崴电子,上交所主板IPO企业中国瑞林,北交所IPO企业胜业电气等也均在10月份获准了提交注册。
虽然较沪深A股,北交所上市审核速度明显要快很多,但近期在上市审核强监管政策下,尤其是早前连续两家上会企业天工股份、科隆新材相继被按下暂停键令外界对北交所审核常态化企稳的判断产生了犹疑。
而在上述北交所两家企业连续被暂缓的大背景下,胜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胜业电气)却在2024年10月10日顺利通过了上市委的审核,不仅如此,在过会15天后的2024年10月25日,胜业电气还闪电般获准了提交注册,速度如此之快,在近期提交注册的企业中极为少见,那么胜业电气究竟有何特殊之处获得了北交所的青睐呢?
慧炬财经注意到,胜业电气是在2023年12月26日向北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的。
在整整两个月前的2024年8月26日,胜业电气顺利完成了北交所的二轮审核问询的回复,9月27日就迎来了上会公告。
2024年10月10日,在当日召开的北交所上市委员会2024年第17次审议会议上,胜业电气成功获得了上市委员们出具的"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的结果。
15天后的2024年10月25日,通过北交所审核后的胜业电气快马加鞭向证监会递交了其上市注册材料。
回溯来看在2023年7月6日,胜业电气与申万宏源证券签署了北交所上市辅导协议,当年12月22日通过了广东监管局的辅导验收,四天后的12月26日正式递表北交所并获得了受理。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薄膜电容器、电能质量治理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胜业电气主营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新能源、电能质量治理等领域。
据胜业电气向北交所提交的IPO招股书(注册稿)显示,其欲通过此次上市发行不超过1,800万股以募集1.77亿资金投向"新能源薄膜电容器生产线扩建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三大项目,其中4000万元被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在招股中,魏国锋、何日成被认定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公司92.48%股份的表决权,不过超过九成股份归实控人控制,很容易形成"一股独大"的局面,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备性和有效性一直是一股独大型企业的通病。
值得关注的是,胜业电气有限公司2011年1月设立时至2018年3月期间为中外合资企业,境外股东冠粤公司股权实际为魏国锋、何日成委托境外主体代为持有。
慧炬财经翻阅招股书发现,胜业电气此前在内控管理上并不完善,其在报告期内存在转贷、票据找零、第三方回款、现金交易等财务不规范情形,不过内控管理缺失的风险并不必然成为上市阻碍,监管层重点关注的是整改的有效性和彻底性。
在首轮问询回复中,胜业电气誓言完成了有效性整改后,向北交所进一步发起了冲击。
虽然成功获准提交注册,但不得不说的是,在一众拟北交所上市的企业中,胜业电气营收和盈利能力并不出众,但胜在扣非净利润增速2023年出现了猛增的局面。
不过纵然如此,与首次上会被暂缓审议的天工股份、科隆新材相比,胜业电气在盈利能力上很难与其相较。
如在2023年时,天工股份扣非净利润就实现了破亿达到1.69亿元暴增了164.78%,科隆新材在2023年中扣非净利润也是达到了7663.25万元同比增幅为61.61%。
反观胜业电气,其2023年营收5.73亿元,对应扣非净利润刚刚实现4000万出头的4486.05万元,不过增幅却高达63.44%。
虽然作为幸运儿胜业电气成功获准了提交注册,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胜业电气IPO必然会一帆风顺,业绩增速能否保持可持续性无疑更为惹人关注。
于是,我们看到了在此前的首轮和二轮审核问询中,北交所对其收入大幅增长的合理性及可持续进行了追问,不仅要求说明拓展新客户的空间是否存在明显瓶颈和障碍,还要求说明是否存在期后业绩下滑风险。
及至到了上会现场,上市委还在追问2023年收入及业绩增长速度的可持续性。
此外,在此前的IPO审核推进中,有关胜业电气此次IPO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必要性及合理性也成为了监管层关注的焦点——胜业电气此次募集资金1.77亿中,其中4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边准备用4000万元资金补流的同时,另一边在IPO报告期内,胜业电气却分别在2020年8月和2021年4月进行了两次现金分红,分别分红1000万元和2000万元,累计现金分红3000万元。
而在最后一次分红后的次年也就是2022年,由于货币资金不充足,胜业电气实施了一次股票定向发行融资,定向增发475.00万股融资3325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时其短期借款还仅为300万元,2021年就增至5490.00万元同比增幅高达1730%,到了2022年又飙升了66.85%至9160万元。
针对2021年新增短期借款5190.00万元,胜业电气归因为为满足经营需要而扩大产能,新增厂房建设与较多设备,同时购买直接材料所需流动资金相应增加所致。
在彼时的新三板挂牌反馈意见中,监管层就要求补充披露公司资金安排的合理性,并分析是否存在偿债风险,是否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持续两年分红后导致现金流不足只能定增和借款,随之又要向资本市场募资补流,其募资补流的必要性不得不引人质疑。
慧炬财经注意到,在胜业电气刚刚向北交所提交的注册稿中,补充流动资金依然为4000万元。
事实上,在IPO募投必要性和合理性不断受质疑的当下,不少拟IPO企业为了过关,也为了防止被质疑上市圈钱纷纷修改募投计划下调了募投规模,而胜业电气并未调整IPO补流规模固然与其货币资金不充足有关,但此举最终能否获得监管层的认可有待观察。
营收增速疲软持续放缓
收入增速可持续性频遭拷问
虽然净利润增速在过去几年中的持续增长格外惹眼,这也是胜业电气此番闯关北交所的最大看点,但其期后业绩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更引人关注。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胜业电气营收分别为4.46亿元、5.10亿元、5.7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6.05%、13.29%、12.32%,营收增速呈现持续放缓的趋势;同期间,对应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088.45万元、2744.71万元、4486.05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70%、31.42%、63.44%,盈利能力持续显著提升。
这也使得其三年间营收复合增长率由2020年至2022年间的24.77%下降至2021年至2023年间的13.36%,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则由2020年至2022年间的16.74%增长至2021年至2023年三年间的46.56%。
就盈利能力大幅增加,在彼时的新三板挂牌申请第一次反馈意见中,全国股转公司就要求说明公司业绩增长的稳定性。
到了此番IPO,在首轮问询中,北交所则要求说明各类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在二轮问询中,北交所还进一步在追问公司核心竞争力及市场空间和成长性是否不够突出,如何持续增加对现有客户供应份额及拓展新客户维持收入增长。
慧炬财经注意到,在上会现场,上市委对胜业电气首当其冲的第一问就是关于收入增速可持续性,要求详细说明2023年收入及业绩增长速度的可持续性。
而随着2024年上半年业绩数据的出炉,让胜业电气安全无虞地获准了提交注册。
据胜业电气提交的2024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显示,其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了8.23%,实现扣非净利润2264.45万元,同比上涨了8.65%,业绩还在持续增长。
此外,慧炬财经梳理发现,2022年上半年、2023年上半年、2024年上半年,胜业电气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24.58%、12.02%、8.23%,同期间扣非净利润增幅分别为47.96%、74.82%、8.65%,营收净利增速双双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
招股书显示,胜业电气产品应用领域包括家电、新能源和电能质量治理三大板块,2023年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新能源中的集中式光伏领域,报告期内其新能源领域收入分别为7,187.94万元、13,214.20万元、18,957.25万元和8,833.20万元。
胜业电气还在2023、2024年陆续成功进入集中式光伏头部企业特变电工,全球最大的两家风力发电整机厂商金风科技和远景能源,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系统知名厂商菱电电控等知名客户的供应体系。
不过现实是,光伏行业在经过了前几年的急速狂飙之后产能供需失衡步入下行调整周期,产品价格下降全产业链集体承压,光伏行业景气度仍然有待提升。
而胜业电气却坚称下游产品与光伏主产业链均不属于上下游关系,不会受硅料到组件环节产能过剩以及各环节企业降价和亏损的直接影响。
虽然2024年上半年业绩继续增长为胜业电气进入注册关提供了有效支撑,但监管层更为关注的是期后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毕竟在IPO审核实践中,拿到批文上市后业绩出现变脸的案例也是常有之。
毛利率先降后升波动起伏
成长性风险隐忧暗藏
而即便有了厚实的业绩作为保证,从最能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毛利率来看,其薄膜电容器产品毛利率进一步下滑的风险犹存。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胜业电气薄膜电容器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1.28%、20.67%、26.10%、24.04%,低于同期间可比公司毛利率的27.26%、26.50%、26.90%、24.17%。
更惹眼的是,在业绩持续增长的背后,却是胜业电气过去几年毛利率的波动起伏,呈现先下降后回升的态势。
数据显示,在2020年其主营业务毛利率还高达28.35%,到了2021年时就大幅下降至23.00%,继2022年进一步滑落至22.20%后,2023年毛利率反弹至27.02%,到了2024年上半年又下滑至25.01%。
而在2020年、2021年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别为31.47%、29.42%,胜业电气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8.52%、23.33%,显著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在早前的挂牌申请反馈意见中,胜业电气就被要求披露公司毛利率波动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较大差异及合理性,补充说明应对毛利率下滑的举措及有效性。
到了北交所首轮问询中,监管层则要求说明各产品类别间毛利率差异的原因,与可比公司同类产品的毛利率比较情况、差异及原因。
慧炬财经注意到,2023年随着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胜业电气相应降低了部分产品价格,各类别电机电容器产品价格主要呈下降趋势。
由此在二轮问询中,北交所据此要求进一步说明销售价格下降及毛利率增长的合理性。
不得不说的是,虽然自2023年以来,胜业电气毛利率在逐步回暖,但在新能源领域毛利率下降的情况下,这能否保证其最终成功上市尚不可知,虽然北交所上市门槛更低,审核更具包容性。
而毛利率是最能体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的指标之一,胜业电气毛利率波动起伏无疑加大了其成长性的风险,但如果其毛利率能够保持稳定不出现大的波动,也并不会成为此次IPO的重大障碍,但其毛利率能否保持稳定有待进一步观察。
发明专利仅7项最近五年无新增
非研发部门人员还曾从事研发工作
虽然胜业电气在过去几年中业绩保持了持续增长,但作为一家试图登录资本市场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直接反映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发明专利的数量上不及多数同行可比公司,其科技实力含量难免引人关注。
在招股书中,胜业电气自述高度重视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形成了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
不过,胜业电气若想用发明专利数量来证明自己的创新能力,可能不具备明显的说服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胜业电气及其子公司拥有国内专利共74项,国际专利共4项,其中国内专利包含7项发明专利,5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5项外观专利。
而胜业电气与其认同的可比同行公司相比,发明专利的数量却是相对较少。
在招股书中,胜业电气列举了三家其认可的可比同行业公司,分别为法拉电子、铜峰电子、江海股份。
慧炬财经注意到,截止2023年末,法拉电子发明专利7项,铜峰电子发明专利20项,江海股份发明专利59项。
对比来看,胜业电气发明专利仅有7项与法拉电子持平不及铜峰电子和江海股份,而作为一家自称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取得成效,产品竞争优势不断提高的高新技术企业,远不及同行的这种发明专利数量能否支持其所谓的竞争优势,又能否有效保证创新发展令人犹疑。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胜业电气目前拥有的这7项发明专利中,除了"一种带有安全防护装置的组合式电容器"和"电力电容器同步投切开关"两项发明专利在2010年继受取得外,其余5项原始取得的发明专利均是在2014年至2019年间取得。
值得注意的是,胜业电气最近一次取得发明专利的时间为2019年,这意味着在最近的五年时间里,胜业电气未再取得新的发明专利。
此外,身为高新技术企业,并且正在朝着准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方向努力,但胜业电气创新性特征低于目前北交所上市企业的平均水平也是个客观事实。
胜业电气招股书注册稿显示,在2021年至2023年的最近三年中,研发投入分别仅为1661.66万元、2009.08万元、2534.34万元,累计6205.08万元,占其同期营业的比重分别为3.73%、3.94%、4.43%,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23.50%。
就研发人员数量来看,截至2024年1-6月,胜业电气研发人员有95人,占其员工总数的比重11.34%。
在10月14日北交所发布的创新性评价专刊中,北交所披露,截至2024年6月底,北交所上市公司24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92.37%,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48.19%;最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为3174.67万元,最近三年平均研发强度(剔除未盈利企业)为5.97%,最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16.44%;平均每家公司拥有90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17.52%;平均每家公司拥有22项发明专利。
与上述数据相比,胜业电气的创新性特征有着明显差距,比如研发人员占比仅11.34%不及平均值的17.52%,发明专利仅7项不及平均值的22项,最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2068.36万元与平均值的3174.67万元有着一定的差距,但胜在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23.50%超过了平均值的16.44%。
对照北交所给出的三大创新性量化指标来看,胜业电气只能算是合格的创新性企业,还谈不上十分优秀,在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当下,这无疑会引起监管层的审慎以待。
此外,在研发投入上,胜业电气与同行可比企业相比也明显不占据优势。
数据显示,胜业电气同行可比企业的平均研发费用率在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中分别为4.33%、4.19%、3.98%、4.70%。
而在同期,胜业电气研发投入占其当期营收比重分别为3.73%、3.94%、4.43%、3.86%,其也仅在2023年超过同行平均值,其余各年均低于同行均值。
值得注意的是,胜业电气在研发方面还存在着异常之处,包括非研发部门人员从事研发工作、2021年少数研发人员从事非研发工作的情形。
首轮问询回复函显示,报告期各期,胜业电气存在非研发部门人员根据研发项目需要辅助参与研发工作的情况,各期分别包括4名、5名、9名及3名工程师、质量工程师、销售及制造部门人员等,该部分人员在研发工作以外还从事其本职的非研发工作。胜业电气对此解释称,主要为了发挥各类人员专业优势,保证持续推出技术领先、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产品。
更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胜业电气共有17名研发部门人员在当年度内存在短期未承担具体研发项目的情况,公司归因为有侧重地梳理规划重点研发方向,制订更迎合市场变化、模式变化的研发方针,对当年研发项目的开展加强审核管理,变相促进研发工作的改善所致。
在首轮问询中,北交所就对其研发费用核算准确性的进行了关注,不仅要求说明是否存在研发人员从事非研发工作的情形,还进一步要求说明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研发费用是否真实、准确。
而在更早前的新三板挂牌问询中,全国股转公司就要求说明研发人员认定标准、数量及结构,是否存在混岗的研发项目参与人员及分配情况。
彼时,胜业电气表示,以实际参与公司研发项目、在研发环节做出实际贡献、且具有工科背景的人员认定为研发人员,坦然承认存在混岗的研发项目参与人员情况,并表示混岗人员按其实际从事研发工时计入研发费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研发人员认定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是监管层对拟IPO企业创新性属性认定的重要判断标准之一,而在近期,北交所更是公布了创新性量化指标,更加注重拟上市企业的创新性,而只有合规性和匹配性上与北交所上市定位相符,才能真正获得监管层的认可。
在三大交易所注册环节越来越快的当下,胜业电气能否一如既往迎来好运气顺利拿到批文进而成功上市,慧炬财经将持续关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