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所在的一个微信群,这两天正在热火朝天地讨论:送孩子出国上学几岁最合适?

大家的观点大致分为两派,一派认为越早越好,理由是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适应和融入当地文化。另一派人认为,最好等到18岁以后,孩子心智较为成熟,也已度过情绪起伏不定的,“麻烦”的青春期。

未必每个家庭都会考虑未来让孩子出国上学,但是,每位父母都要面对“什么时候可以让孩子独自去闯世界”,这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提前做一些思考和准备,我认为,是必要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迈克尔·汤普森博士在他的著作里写到——

为人父母最大的一个悖论就是,我们努力地和孩子建立起一种稳固的依恋关系,为的却是有一天能够让他们离开。

很扎心,是不是?

但,谁也不能否认——这就是事实。

伤感之余,我们必须认真面对自己身为父母的职责,那就是:

从孩子出生起,就努力与他们建立稳固的依恋关系,经由这份关系,向孩子源源不断地输送安全感,帮他们建立足够的自信,以及探索世界的勇气。而当孩子准备好了要离开,我们要带着足够的信任及时放手。

对此,汤普森博士的建议是:当孩子想要张开羽翼独自飞翔的时候,我们都会有一种拼命想把他们留住的冲动。但是,以自信和乐观的态度,相信世界会善待我们的孩子,这种“留”与“走”之间的过渡就会容易一些。

看起来很难啊!

那么我们一起来读一个故事,来自我非常喜欢的挪威作家斯蒂芬·霍格坦的绘本作品《比海更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识别图片

这是一个关于母鲸陪伴小鲸成长的故事。这个题材不算新鲜,但斯蒂芬·霍格坦描绘的画面拥有第一眼就将读者深深吸引的魔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现实主义与梦幻元素自然融合的画面中,海洋的广阔深邃令人迷醉,而鲸妈妈与小鲸之间的情感纽带更令人动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妈将小鲸托出水面,让他呼吸第一口空气。

妈妈慈爱地指引他,直到他能自在地遨游、跳跃。

黄昏他们在温暖的浅海中玩耍嬉戏。

夜晚妈妈唱起摇篮曲,哄小鲸入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相信,在内心深处,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也能拥有这样的亲密关系。这些梦一般的画面温柔又深情,唤起了我们与孩子在一起,或者与妈妈在一起的记忆,让我们的内心,平静而满足。

故事继续。

这一天,鲸群汇集而来,召唤他们,踏上新的旅途。小鲸跃跃欲试,但是妈妈说:“还没到时候呢,小宝贝。旅途漫漫第一次我们必须一起去,你才能找到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母子一同进入茫茫的未知世界。

跟随故事的进展,我们再一次领略作者霍格坦杰出的创作能力。在他笔下,宁静海洋是深邃的深蓝色,汹涌的波涛是铺天盖地的灰绿色;潜入深海,置身一片缤纷绚烂,浮出海面,就能仰望漫无边际的灿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动的色彩变化不仅让人领略到自然界的美丽和复杂性,更将母子共同的成长旅程描绘得精彩又温情。光影变幻,时光流淌,母子间的情感纽带愈加深厚和坚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霍格坦的作品总是能恰到好处地将大自然的独特风光与人类丰沛的情感相结合,难怪评论界一致评价他的绘本“美丽又有深度”,“不仅适合儿童,也能引起成年读者的共鸣。”

小鲸一路成长,妈妈始终伴随左右。那些共同闯过的风浪,那些一起看过的美景都在小鲸的心底留下深深的烙印,形成他对自我和对世界的基础认知——一如我们每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鲸飞快地长大,越来越壮实,越来越强大。

渐渐地,他成为旅行的引领者。

渐渐地,儿时温暖的水域对他来说,已经太浅了。

妈妈知道,是时候让小鲸独自去往广大的世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年前,在一次家长讲座上,我与在座的爸爸妈妈分享我很喜欢的一段书摘:父母应该是孩子的港湾,一个孩子可以从这里出发,并在探索的间隙能够安心回归的地方。

有个妈妈举手提问: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做港湾的工作?

我想了想说:恐怕,这是每个父母一生也不能卸任的工作。

就像这个故事的结尾:

面对小鲸渐行渐远的背影,妈妈唱起歌来。这歌声充满海洋,无论是谁都能听到。

我相信,这歌声会陪伴小鲸,一直回荡在他心里最温柔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鲸妈妈唱着——

这个孩子活在爱中,这个孩子与众不同。

世界一定会善待这个孩子。

我们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找到我们—

欢迎投稿:qifatougao@7jia8.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