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品牌研究院
致力于中国乡村品牌化研究和建设
来源/兴农人计划
中国·江村
1、合作模式:村、镇集体所有
2、开发方式:成立文旅公司
3、主营业态:研学、文化交流、学术展示、费孝通江村纪念馆、江村club、教授工作室、江村市集
4、发展理念:打造“中国·江村、世界·水乡”为形象定位,借助“江村经济”的世界影响力,以三产融合发展为主线,致力于打造“世界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引领区”。
1
乡村运营状况
江村是太湖东南延岸的一个普通村落,实名是开弦弓村,一水弯似弓,一水直如箭,开弦弓村因之得名。交通区位条件优越,是联系浙江、江苏和上海的重要节点。
1936年7月,就读于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的费孝通先生来到开弦弓村调研,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自此,“江村”就成了开弦弓的代名词,它是中国乡村发展变迁的经典样本,也是世界观察中国乡村的最好窗口,有“华夏社科第一村”之称。《江村经济》这本著作也由此成为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一个里程碑。
以打造“中国·江村、世界·水乡”为形象定位,借助“江村经济”的世界影响力,以江村文化为统领,依托湖荡、鱼塘、稻田等自然本底,以三产融合发展为主线,致力于打造“世界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引领区”。
江村文化、水乡文化底蕴深厚,研学文化已逐渐成为区域重要品牌。
江村Club除了举办各类展览活动,平日里也正在逐渐成为当地居民休憩交流的场所。自然资源部公布2021年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优秀案例,《苏州市吴江区开弦弓等长漾北片区村庄规划》入选第一批推荐案例。2022年,吴江区江村景区,成功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费孝通文化纪念馆
▲江村书架计划
2
乡村开发模式
1、合作模式:村、镇集体所有
中国·江村在开发过程中,采用了村、镇集体所有、多元化的合作模式。这一模式确保了当地村民和集体在开发过程中的权益,也促进了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一方面,政府、社会资本与村民资产形成联动,共同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例如,江村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江村Club、定胜高糕团店等12家市场化运营主体带动了超百名本村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另一方面,江村与高校及研究机构合作,提升文化软实力。开弦弓村积极对接中国社科院,深化与复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国内外院校的合作,做强社会学实践基地品牌。
2、开发方式:规划先行、以点带面,成立文旅公司
中国·江村的开发方式注重规划先行、以点带面,并通过成立文旅公司的方式进行开发。文旅公司负责整体规划、运营和管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
这种方式使得开发过程更加专业化和市场化,有助于提升项目的品质和效益。江村吴江区出台了系列文件,从顶层设计入手,规划了“环长漾特色田园乡村”“农业产业”“旅游发展”等发展方向。
通过“一带一区”“一镇一园”的推进,即长漾特色田园乡村带、沿同周路农文旅融合发展区、桃源水乡森林小镇和浦江源太湖蟹生态养殖示范园,全力打造“中国·江村”乡村振兴示范区。
3、主营业态:研学、文化交流、学术展示、费孝通江村纪念馆、江村club、教授工作室、江村市集
中国·江村的主营业态包括研学、文化交流、学术展示、现代农业、文旅产业等。这些业态不仅丰富了当地的产业结构,也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 研学:依托江村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开展研学活动,吸引学生和学者前来参观学习。
◉ 文化交流:通过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如展览、讲座等,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 学术展示:利用费孝通江村纪念馆等平台,展示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成果。
◉ 现代农业:江村推广生态循环综合种养模式,建成高标准农田,并打造出了“吴江大米”“吴江香青菜”“吴江太湖大闸蟹”等一批农产品品牌。
◉ 文旅产业:江村结合“志在富民”理念,深化“一心、一廊、三村、四园”规划布局,持续打造以“江村”文化为核心、系统运营为支撑的“中国·江村”客厅,并加快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
4、发展理念
中国·江村的发展理念是打造“中国·江村、世界·水乡”为形象定位,借助“江村经济”的世界影响力,以江村文化为统领,依托湖荡、鱼塘、稻田等自然本底,以三产融合发展为主线,致力于打造“世界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引领区”。
◉ 文化传承:注重保护和传承江村文化和水乡文化,通过文化展示和交流活动,提升当地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农业、绿色旅游等方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 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为目标,通过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5、运营特色:依托自然本底,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中国·江村依托湖荡、鱼塘、稻田等自然本底,以三产融合发展为主线,致力于打造世界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引领区。
江村通过打造“吴江大米”等农产品品牌,以及“江村丰物”等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积极推动农业、文化、旅游三大产业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蓝图;而且借助“国家科技小院”“亚夫工作站”等科技力量,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具体来说:
第一产业:继续发展传统的农业产业,如水稻种植、渔业等。
第二产业:引入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手工业,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包括乡村旅游、民宿、餐饮等,为村庄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6、运营方式
(1)尊重村民诉求,注重调研与规划
◉充分调研:中国·江村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调研村民诉求,利用节假日等村民空闲时间错时入驻开展调研,确保规划符合村民的实际需求和期望。
◉科学规划:基于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村庄规划,包括村庄定位、主导产业、空间格局、振兴路径等,为村庄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2)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跨区镇连片综合统筹:中国·江村突破行政界限,跨区镇连片综合统筹,更好地整合区域乡村资源,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形成发展格局:通过形成“3+X”片区发展格局(环长漾、环鼋荡、环澄湖三个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最佳的片区,以及周边不同的小片区),示范带动全区各片区协同发展。
(3)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品牌价值
◉挖掘生态、产业、人文价值:系统分析片区资源要素,充分挖掘生态、产业、人文等各方面价值内涵,为村庄发展注入文化内涵。
◉打造品牌:将“中国·江村”作为全区推进乡村振兴的名片和品牌,通过品牌塑造和宣传推广,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4)党建引领,推动规划师下乡服务
◉党建引领:结合党建引领,推动规划师下乡服务,为村庄规划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建立机制:通过建立“两协议一聘书”工作机制等,确保规划师能够深入基层,为村庄发展贡献力量。
(5)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特色产业
◉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依托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推动农业、文化、旅游三大产业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
◉打造特色产业:如环长漾片区依托桑基鱼塘、塘浦圩田等农业文化遗产,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环澄湖片区则依托数字乡村建设,打造智慧农村示范村等。
(6)注重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保护: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确保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旅游:依托湿地生态资源,开发休闲、观鸟、露营等多种生态旅游体验产品,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基地。
(7)强化社会治理,提升村民幸福感
◉完善治理体系:通过“一站式”分级解纷工作法、实现三级矛调中心全覆盖等措施,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提升公共服务:实现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及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区镇全覆盖,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7、运营效果
◉ 经济效益提升:通过文旅公司的专业化运营和管理,当地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旅游收入稳步增长,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例如,2019年吴江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9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879元;而开弦弓村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达到了相同水平。近三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实现翻番。
◉ 知名度提高:中国·江村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之一。其独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江村的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游客数量持续增长。例如,2023年开弦弓村共接待各类访客超过14万人次;而2024年江村1936·南园结合节日举办的活动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 村民收入增加:江村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化运营主体,带动了本地居民的就业。例如,12家市场化运营主体带动了超百名本村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村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通过参与旅游服务、农产品销售等方式,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和增收致富。
◉ 品牌影响力增强:通过品牌塑造和宣传推广,中国·江村的成功开发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如今,“中国·江村”已经成为吴江乡村振兴的“集结号”和一张亮丽的名片。
8、具体数据:
◉ 2023年,开弦弓村共接待各类访客超过14万人次。
◉ 江村1936·南园在2024年结合节日举办“鹿岛节”“江村光影节”等活动,共接待游客近12万人次,实现销售额超600万元。
◉ 开弦弓村近年来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江村”建设,江村Club、定胜高糕团店等12家市场化运营主体,带动超百名本村居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 近三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实现翻番。
◉ 2023年,“江村大米”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2024年,“稻田认领计划”助力江村大米“未产先销”,开耕当天销售额即超42万元。
— End—
来源/兴农人计划
乡村品牌研究院乡村运营研习社
图/来自网络,侵删
编辑/中农数创联合设计分队
校审/乡村品牌研究院
乡村全面振兴,品牌创意先行
文章若有用,点个“在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