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编的电视剧《天道》中,格律诗公司是丁元英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即送给芮小丹一个神话)而设计的。而我们的人生,没有谁帮助我们设计,只能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 。但是我们却能从中发现两者相似的地方。

首先都是外表光鲜亮丽,有着良好的整体形象。

先说格律诗吧,乐圣公司的赵青对格律诗公司有一个评价比较中肯:“我们看到的是格律诗音箱的德国权威机构测评报告,是格律诗音箱欧洲总代理和伦敦、柏林、巴黎这些欧洲名城,是高档的音箱和精致的说明书,是宝马轿车,是丁元英这种人的背景。”不得不说,最了解自己的人不是自己的亲人,最了解自己的往往是自己的对手。赵青对格律诗的印象完美诠释了格律诗呈现给别人的形象。

再来说一下人,人是这山川原野之主,人是这天地万物之王。几乎每个人呈现给别人的都是精力充沛,活力四射;几乎每个人呈现给别人的都是一表人才;几乎每个人呈现给别人的都是光芒万丈。我们想要给别人看到的,是我们想让别人看到的,往往那是最好的自己,是自己的最好状态。

然而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呢?若非身负千钧担,谁敢拿命赌明天!

这里还是先说下赵青对格律诗的评价:“格律诗实际上是个扶贫公司,完全是贫困村的农户式生产,一句话,在不是人待的地方干不是人干的活儿,跟老电影里面的资本家一样。”看到了没?外表光鲜亮丽的格律诗,实际上是在用命赚钱,在不是人待的地方,干不是人干的事儿,在不是人待的地方干不是人干的活儿,通过这种近乎拼命的方式,格律诗公司才在与林雨峰的乐圣公司交手中获得胜利,存活下来。

其实我们自己的人生何尝不是这样?除去少数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其他的人在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是赤条条地来,然后莫名其妙地被人推着往前走。懵懵懂懂的幼儿时代,自己被送去幼儿园;然后就是一步步从小学到大学,然后又找工作,成家。往往是我们还没认识到自己处境的时候,困难就接踵而至了。于是,我们在面对世界的时候,总是让世界看到我们想让世界看到的样子。然后再回到自己的小天地,独自面对生活的苦难。

古代著名的刘邦,就是那个创建了大汉王朝的刘邦,就是那个引来了驼铃阵阵的刘邦,就是那个成为了一个民族符号的汉刘邦。几次身临险境,狼狈不堪。有几次连自己的儿子女儿都不要了,老婆都丢了。甚至自己被项羽射中胸口,已经重伤在身,也不能休养,甚至晚上还得被人架着去巡视方圆几百公里的营地;甚至自己的几十万兵马都在一夜之间被消灭;甚至他那几十万人的队伍里面,任何人都可以撂挑子不干,唯独他不行。

有人把我们的人生描写得特别形象:孤身一人流落外地,身无分文,举目无亲,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穷人在十字街头耍十把钢刀,勾不着亲人骨肉;富人在深山老林,抡刀枪棍棒,打不散无义的宾朋。大将军手中枪,翻江倒海,挡不住饥寒穷三个字。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英雄至此,未必英雄!

就像疫情之后的我们,本以为疫情结束了,一切都会好起来,可实际是房子烂尾了,毕业即失业。本以为找到工作的可以松口气,结果头天上班,第二天被裁员。赶上时代红利的那波人,现在的年纪到了三十五岁,又在天天提心吊胆怕被优化,三十五岁焦虑早已经催白了头发。

有人星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

有这样一位老人,26岁母亲去世,彼时自己投身的事业正如火如荼;34岁事业第一次失败,很多朝夕相处的同事被杀害,无数人的鲜血洒在了事业成功的路上;同年他自己开始按照自己的野路子开始干自己的事业;35岁,自己的野路子获得首次成功,之后便第一次被排挤;在自己多次被排挤之后,他亲手开创的事业遭受重大损失;41岁,不得不被迫离开自己开创事业的地方;42岁,终于有同事认识到了自己做法的正确,经过一番挫折,终于重回领导岗位;同时,自己领导的这一大帮子人已经陷入绝境,人数由出发时的八万锐减到三万;同年,他凭借自己的智慧,不眠不休、殚精竭虑,将陷入死地的队伍盘活,重获一线生机;同年,和自己兄弟单位会和,但是同时,遭到了兄弟单位的不理解,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和自己的同事取得了大转移的胜利。

43岁,他重新认识外部矛盾,面对突发事件(西安事变), 面对随时可能失控的全国局势,他各同事熬夜奋战,往返周旋,终于促成国内的两兄弟枪口一致对外;44岁,日本人对中国大打出手,全国危急,他和自己同事奋斗在对抗日本人的第一线;45岁,国际友人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开始给他出难题,向他发难,同时,日本大举进攻中国,国土沦陷大半,倾尽他自己心血的事业有失败的风险;47岁,他自己的团队取得对日斗争的巨大胜利,同时,一起抗日的伙伴开始眼红,开始给他找麻烦;48岁,抗日伙伴歼灭了他团队的一部分,近万人遇难;52岁,终于打跑了日本人,再一次尝到了胜利的喜悦;好景不长,拥有大几倍力量的抗日伙伴准备打他,阴霾再一次笼罩;53岁,抗日伙伴全面开打,他自己的团队一败再败,事业再次陷入低谷;54岁,他自己也不得不暂避锋芒,开始四处流浪;最终,他和他的团队度过了低谷,终于取得了事业的胜利,站在了天安门城楼上,这一年,他事业成功,他56岁,离去世还有27年。

上面这位老人的大半生时间都在奔走,颠沛流离,为了自己心中的事业。

就像格律诗公司一样,虽然前途迷茫,在某些时候,我们会感到来自生活的恶意,会受到朋友的背刺。但是我们依然要心向阳光,微笑着,去找寻生活的歌谣。

生活很苦。但是我们自己必须很甜。一步一步地苦熬苦掖,终于,我们会看到花团锦簇,那一夜,我们也会看到百万雄兵,更会看到姹紫嫣红。

从《遥远的救世主》中格律诗公司看人生

在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中,格律诗公司是丁元英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即送给芮小丹一个神话)而设计的。而我们的人生,没有谁帮助我们设计,只能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 。但是我们却能从中发现两者相似的地方。

首先都是外表光鲜亮丽,有着良好的整体形象。

先说格律诗吧,乐圣公司的赵青对格律诗公司有一个评价比较中肯:“我们看到的是格律诗音箱的德国权威机构测评报告,是格律诗音箱欧洲总代理和伦敦、柏林、巴黎这些欧洲名城,是高档的音箱和精致的说明书,是宝马轿车,是丁元英这种人的背景。”不得不说,最了解自己的人不是自己的亲人,最了解自己的往往是自己的对手。赵青对格律诗的印象完美诠释了格律诗呈现给别人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来说一下人,人是这山川原野之主,人是这天地万物之王。几乎每个人呈现给别人的都是精力充沛,活力四射;几乎每个人呈现给别人的都是一表人才;几乎每个人呈现给别人的都是光芒万丈。我们想要给别人看到的,是我们想让别人看到的,往往那是最好的自己,是自己的最好状态。

然而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呢?若非身负千钧担,谁敢拿命赌明天!

这里还是先说下赵青对格律诗的评价:“格律诗实际上是个扶贫公司,完全是贫困村的农户式生产,一句话,在不是人待的地方干不是人干的活儿,跟老电影里面的资本家一样。”看到了没?外表光鲜亮丽的格律诗,实际上是在用命赚钱,在不是人待的地方,干不是人干的事儿,在不是人待的地方干不是人干的活儿,通过这种近乎拼命的方式,格律诗公司才在与林雨峰的乐圣公司交手中获得胜利,存活下来。

其实我们自己的人生何尝不是这样?除去少数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其他的人在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是赤条条地来,然后莫名其妙地被人推着往前走。懵懵懂懂的幼儿时代,自己被送去幼儿园;然后就是一步步从小学到大学,然后又找工作,成家。往往是我们还没认识到自己处境的时候,困难就接踵而至了。于是,我们在面对世界的时候,总是让世界看到我们想让世界看到的样子。然后再回到自己的小天地,独自面对生活的苦难。

古代著名的刘邦,就是那个创建了大汉王朝的刘邦,就是那个引来了驼铃阵阵的刘邦,就是那个成为了一个民族符号的汉刘邦。几次身临险境,狼狈不堪。有几次连自己的儿子女儿都不要了,老婆都丢了。甚至自己被项羽射中胸口,已经重伤在身,也不能休养,甚至晚上还得被人架着去巡视方圆几百公里的营地;甚至自己的几十万兵马都在一夜之间被消灭;甚至他那几十万人的队伍里面,任何人都可以撂挑子不干,唯独他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把我们的人生描写得特别形象:孤身一人流落外地,身无分文,举目无亲,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穷人在十字街头耍十把钢刀,勾不着亲人骨肉;富人在深山老林,抡刀枪棍棒,打不散无义的宾朋。大将军手中枪,翻江倒海,挡不住饥寒穷三个字。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英雄至此,未必英雄!

就像疫情之后的我们,本以为疫情结束了,一切都会好起来,可实际是房子烂尾了,毕业即失业。本以为找到工作的可以松口气,结果头天上班,第二天被裁员。赶上时代红利的那波人,现在的年纪到了三十五岁,又在天天提心吊胆怕被优化,三十五岁焦虑早已经催白了头发。

有人星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

有这样一位老人,26岁母亲去世,彼时自己投身的事业正如火如荼;34岁事业第一次失败,很多朝夕相处的同事被杀害,无数人的鲜血洒在了事业成功的路上;同年他自己开始按照自己的野路子开始干自己的事业;35岁,自己的野路子获得首次成功,之后便第一次被排挤;在自己多次被排挤之后,他亲手开创的事业遭受重大损失;41岁,不得不被迫离开自己开创事业的地方;42岁,终于有同事认识到了自己做法的正确,经过一番挫折,终于重回领导岗位;同时,自己领导的这一大帮子人已经陷入绝境,人数由出发时的八万锐减到三万;同年,他凭借自己的智慧,不眠不休、殚精竭虑,将陷入死地的队伍盘活,重获一线生机;同年,和自己兄弟单位会和,但是同时,遭到了兄弟单位的不理解,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和自己的同事取得了大转移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3岁,他重新认识外部矛盾,面对突发事件(西安事变), 面对随时可能失控的全国局势,他各同事熬夜奋战,往返周旋,终于促成国内的两兄弟枪口一致对外;44岁,日本人对中国大打出手,全国危急,他和自己同事奋斗在对抗日本人的第一线;45岁,国际友人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开始给他出难题,向他发难,同时,日本大举进攻中国,国土沦陷大半,倾尽他自己心血的事业有失败的风险;47岁,他自己的团队取得对日斗争的巨大胜利,同时,一起抗日的伙伴开始眼红,开始给他找麻烦;48岁,抗日伙伴歼灭了他团队的一部分,近万人遇难;52岁,终于打跑了日本人,再一次尝到了胜利的喜悦;好景不长,拥有大几倍力量的抗日伙伴准备打他,阴霾再一次笼罩;53岁,抗日伙伴全面开打,他自己的团队一败再败,事业再次陷入低谷;54岁,他自己也不得不暂避锋芒,开始四处流浪;最终,他和他的团队度过了低谷,终于取得了事业的胜利,站在了天安门城楼上,这一年,他事业成功,他56岁,离去世还有27年。

上面这位老人的大半生时间都在奔走,颠沛流离,为了自己心中的事业。

就像格律诗公司一样,虽然前途迷茫,在某些时候,我们会感到来自生活的恶意,会受到朋友的背刺。但是我们依然要心向阳光,微笑着,去找寻生活的歌谣。

生活很苦。但是我们自己必须很甜。一步一步地苦熬苦掖,终于,我们会看到花团锦簇,那一夜,我们也会看到百万雄兵,更会看到姹紫嫣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