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欧领航人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1994—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是我一生的事业,中欧是我最大的骄傲。

—— 汪泓

“自古巾帼多奇志,从来蛾眉意铿锵”,汪泓院长是中欧史上第一位女性掌舵人。作为一名造诣深厚的学者,曾主政一方的官员,成就卓著的教育管理者,她的加入给中欧带来了更多的激情、创新和突破。面对纷繁的世界变局、剧烈的行业变革,她以高屋建瓴的思考、大刀阔斧的革新、融贯中西的视野,推动学院稳步前进、成就斐然。在她带领下学院确立了极具引领意义的“八大战略”,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都迈上了新台阶。

汪泓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心系教育终不移

汪泓院长于1961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皆是大学教授。在家庭的熏陶下,她从小就对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年少时,她经常陪伴父母工作到深夜,“想来也是从那时开始,养成了晚上也要学习和工作的习惯”。

1979年,汪泓院长在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管理工程系企业管理专业就读,毕业后留校任教。工作期间,她先后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曾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从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工作。1992年,她还前往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并将其间的观察和思考写成了《面向新世纪高校开展合作教育的战略思考》等文,提出了高校教育要“加大创新力度,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合作教育新路子”,这一观点在今天仍颇具指导意义。

汪泓院长对工作始终充满激情,在先后担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系系主任、管理学院院长、校长助理、副校长等职务之后,她于2000年被任命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彼时,她只有39岁。尽管逐渐走上行政管理岗位,汪泓院长却从未放弃过学术研究工作。其间,她曾被抽调至上海市政府企业整顿办公室工作,并有机会与市体改办和市总工会合作研究有关社会保障问题,同时受有关政府部门委托,对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职工维权、养老保险等问题进行跟踪研究,取得了极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在社会保障领域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力。

担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期间,她与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法国巴黎国际时装学院、韩国东西大学等国际院校合作设立了10个项目,积累了丰富的中外合作办学经验;她还创办了国内首个邮轮经济专业,填补了该领域的人才空白,为日后上海邮轮经济的繁荣发展做了前瞻性的人才储备。邮轮经济亦成为她新开辟的研究领域之一。

2011年,汪泓调任上海市宝山区担任区委副书记,并在接下来的10年中,先后担任区长和区委书记。任职期间,她带领宝山区成功创建全国首个中国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和示范区,推动吴淞口国际邮轮港高速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邮轮港。邮轮经济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形成了可持续的良性互动。2019年,汪泓院长在Seatrade全球海事航运邮轮大会上荣获“邮轮发展杰出贡献奖”,成为亚太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邮轮行业领军人物。由于她对邮轮经济的突出贡献,业界人士都将她唤作“邮轮之母”。

尽管公务繁忙、琐事缠身,汪泓院长依然没有停下学术研究的脚步。工作之余,她一直带领学科团队持续推进研究工作。正因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她在社会保障领域和邮轮经济领域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多年来,汪泓院长身上的头衔越来越多,但她始终心系教育。来到中欧担任院长,对她而言,更像是一场“回归”,回归到深耕30多年的教育领域,也回归到她的教育初心。

“我曾参加过中欧高管教育课程,也曾受原院长朱晓明教授邀请到中欧讲授战略学课程。因此,当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同志与我谈来中欧工作时,我充满喜悦、激情和梦想。”汪泓院长回忆道。

2

按下中欧发展的“加速键”

汪泓院长于2020年9月正式加入中欧。刚一上任,教职员工就感受到了她的“速度与激情”。从到中欧的第一天起,她办公室的灯经常亮到深夜。周末,她也常常穿梭在课程或活动的现场。“中欧历任院长和教授团队兢兢业业、笃行不怠,带领中欧到达了今天的位置。我有幸在这个时间节点加入中欧,可谓‘站到巨人肩膀上’,深感责任重大。”她这样说。

彼时,学院面对的内外部情况日趋复杂:全球经济增长承压,全球化趋势的转折点若隐若现,新冠疫情仍在反复。汪泓院长认为,这种“百年未有之变局”正是中欧突破自我的机遇。在综合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后,她提议制订中欧“十四五”(2021-2025)发展战略规划,使学院与国家和上海的发展保持同频共振。这一建议在学院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经过紧锣密鼓的编制,中欧“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于2020年末如期推出,为学院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中欧“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是学院史上首次参照国家和上海的规划体系确立的发展框架。规划确立了极具前瞻性和系统性的八大战略,即“站稳第一阵营、打造大师阵容、构建学术高峰、拓展培养体系、致力中欧交流、服务区域战略、引领责任教育、全力赋能校友”,不仅为学院未来5年的发展确立了方向和目标,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编制规划期间,是否开设DBA课程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在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及国内外经验后,汪泓院长认为,开办DBA课程可以满足商界头部群体和校友群体继续学习的强烈需求,也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困难虽有,但只要想办法,总是可以克服的。她果断决定将开设DBA课程写入五年规划。这一决定也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DBA课程一经推出就收获了热烈反响,成为中欧课程体系中又一个新亮点。汪泓院长亲自指导招生和课程设计,并参与面试、指导学生课题,推动课程逐渐完善和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10月,汪泓院长在DBA首期班开学典礼上致辞

除了八大战略,汪泓院长还积极推动将“智慧校园”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此前,学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但仍存在系统分散、数据流通受阻等情况,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汪泓院长基于在政府部门任职的工作经验,并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提出中欧的数字化转型要“以智慧校园为基础,利用智慧校园赋能智慧业务,实现‘一屏识中欧,一站办实事,一网管校园’”。

经过3年多的建设,学院已基本完成上海、北京、深圳校区教学设施、运维保障设备、网络信息系统的新一轮提升改造,初步完成了学院全域系统化的业务场景定义、数据治理和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开发。“智慧校园”的建设,也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与融合进一步加深,赋予了“合”文化新的内涵。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在战略规划的指引下,各部门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学院迈出了快速发展的铿锵步伐。

3

在“最受尊敬的国际商学院”

之路上行稳致远

汪泓院长认为,中欧的成功在于拥有三大“财富”:第一是品牌和声誉,第二是世界级的教授队伍,第三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充分体现着中欧价值和文化理念的校友群体。基于这样的理念,她长期不遗余力地对学院进行宣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深化与校友的连接。

汪泓院长每年参加的公开活动有百余场,还亲自策划了“中欧教授话未来”“健康中国大讲堂”等系列论坛,引发了热烈反响,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她从不缺席教授会议,并主动邀请教授探讨学院发展。在她的带领下,学院师资队伍已扩充至120人左右。此外,她频繁出席校友活动,与校友共商共建,有效增强了校友的归属感和回馈力度。

尽管外界往往关注的是中欧的排名成绩,但汪泓院长反复强调,中欧倡导的是“比商业成功更高的追求”。她高度重视学院在ESG方面的研究和落地,将ESG理念贯彻到学院办学的全方位、全流程之中。她积极推动学院发布了首份《碳信息披露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中欧的碳中和目标,使中欧成为国内商学院中的先行者。

汪泓院长认为,学院的快速发展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理应反哺国家和区域发展,国内三地校区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责无旁贷。她大力推动三个校区从人才培养、知识创造、智库研究、论坛研讨等多方面为区域发展提供支撑。她大力支持学院为政府举办各类人才培训班,并亲自担纲课程主任。在中欧举办的各类区域性论坛中,她也经常出席并分享自己的洞察和见解。

为了中欧的长远发展,汪泓院长还致力于推动构建和完善与国际顶尖商学院相匹配的治理模式。为此,她一直与上海市政府、双方办学单位、理事会、欧方院领导保持着密切沟通。有时为了推进一项工作,她需要与各方沟通不下10余次,甚至经常因为时差在深夜办公。她的诚意、努力和睿智为各方所称赞。在汪泓院长的推动下,双方办学单位之间的互信与合作不断加深,学院治理体系日益完善和健全,为中欧的未来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国际化是学院实现愿景的根本所在,也是汪泓院长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2021-2022年,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她推动学院在上海与布鲁塞尔、巴黎双城双会场连线举行欧洲论坛,这一创举夯实了学院在推动中欧经济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此后,在她的推动下,学院还承办了第35届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会前会,高频重启海外游学与交换。每当有国际政要和特聘教授,以及海外知名院校领导者来访时,她都会亲自出席接待。即使在带病的状态下,她依然前去访问了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香港大学经管学院,为学院开拓更多合作机会。2024年3月,她应邀出席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六次会议“中欧精品合作办学成果展”,向中国和欧盟双方代表展示了中欧的办学成果。

在汪泓院长的带领下,学院稳居全球管理教育第一阵营。其中,Global EMBA课程连续4年在英国《金融时报》全球榜单中高居第2,MBA课程连续8年稳居亚洲第1。这一成就备受关注,但汪泓院长说:“相比排名,我更看重的是中欧能否在‘最受尊敬的国际商学院’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4

心怀天下,矢志不渝

作为一名学者,汪泓院长始终心怀天下。她充分利用自己的研究背景,大力推动中欧的智库建设,为促进中国和上海经济发展、中国与欧洲合作交流发出强有力的“中欧声音”。

2021年初,中欧被国家有关部门选定为信息直报点之一,这对于中欧的智库建设是一个重要机遇。汪泓院长高度重视,迅速搭建了高效的团队和内外合作机制。她本人更是亲自上阵,不仅对报送的内容审核把关,还亲自参与撰写政策建议,其中多篇获得录用和批示。在她的带动下,教授们也纷纷参与直报的撰写,围绕一系列备受关注的主题向高层建言献策。几年来,学院在全国研究机构类智库中一直排名前列,这对中欧这所年轻的学院来说实属不易。

作为社会保障领域的专家,在看到中欧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影响力有待加强后,她发起成立了中欧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研究院,邀请了数十位社会保障领域的国内外顶尖专家加盟。作为学科带头人,她带领团队产出了大量的决策咨询建议、研究报告和学术专著。研究院每年都会召开一次高峰论坛,政企学界嘉宾纷至沓来,大大提升了中欧在社会保障领域的知名度和智库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9月,由汪泓院长领衔编撰的《上海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23)》在中欧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国际高峰论坛上发布

汪泓院长的到来,也让中欧在邮轮经济领域发出了更强的声音。她兼任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拥有超过20年的邮轮经济研究和推动邮轮经济发展的经验,连续10年编著《邮轮绿皮书: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

2022年8月,在第十五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上,汪泓院长当选为第三届中国邮轮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冠疫情致使中国邮轮市场停滞三年,为了推动邮轮市场复苏,她持续围绕中国邮轮复航、邮轮全产业链发展、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向政府建言献策,有效推动了中国邮轮市场的复航和邮轮经济的复苏。2024年,在她的大力推动下,学院成立了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为全球邮轮产业的创新和进步贡献了更多力量。

汪泓院长还高度重视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和案例中心的研究工作。她充分利用自己的政府工作经历,为研究院和案例中心争取到更多的政府支持。每年,她都要到研究院听取课题汇报,并指导全球资管中心评价指数的研究和发布工作。在她的推动下,研究院与各方携手发起成立了“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在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入中欧以来,汪泓院长还成功申报了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作用机制、实施效应及优化路径研究”,并带领学院承接了多个上海市政府课题,进一步夯实了中欧的决策咨询与智库研究能力。

汪泓院长还是众多主流媒体的常邀嘉宾。她持续在管理教育、养老、社会保障、邮轮经济等重点领域发表真知灼见,深受媒体朋友们的喜爱,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中欧品牌“首席代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泓院长接受媒体采访

汪泓院长上任后,中欧在智库建设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已取得的成绩是一方面,我们更应该关注,国家发展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去研究。”汪泓院长一直这样强调。

正是这样的社会责任感,驱使着她一心为国家和社会分忧。多年来,汪泓院长一直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出席上海“两会”,每年,她都会带去多份政策建议。近2年的建议涵盖了个人养老金、高端人才社会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完善上海“揭榜挂帅”长效机制等重要议题,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反馈。

“以身报国岂邀名”,对汪泓院长来说,为国家分忧,为人民解困,是她矢志不渝的追求。

5

热爱可抵岁月长

在中欧,汪泓院长有一种令所有人钦佩的特质,那就是永远充满激情、充满干劲。她坚决反对“躺平”,主张“人应该站起来,像个战士一样去战斗”。

初到中欧时,她身上还带着在宝山工作时留下的工伤,“去检查防疫工作,不小心摔了一跤”,甚至有段时间需要坐轮椅。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放慢工作节奏,每天都早出晚归。周末不是在参加活动,就是在做学术研究。在一些重要的公开场合,她会咬着牙坚持站起来发言,走下台后经常疼得满头大汗。

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常会劝她多休息,但她依然将行程排得满满当当。在她看来,很多工作如果得到院长的支持,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基于这样的想法,她几乎“有求必应”。员工们发现,这位院长每个重要的活动都会出席,而这些活动因为她的出席也提升了规格,扩大了影响力。

然而,看得见的是台上的几分钟或半小时,看不见的是更多的幕后操劳。有时,她会为一场演讲筹备几十个小时。有时,她会在医院里一边治疗,一边开会。甚至,在她接受完骨科手术的第二天,便开始处理工作。但是为了学院的发展,她认为再辛苦也都是值得的。

工作之余,汪泓院长依然保持着每天学习的习惯。她会关注最新的国家政策、经济形势和商业动态,还会研究时下最热门的科技。在ChatGPT横空出世之初,她便带领学科团队研究它对商科教育潜在的影响,以提早应对。她经常说:“脑子都是越用越活的,用得少反倒会变迟钝。”

汪泓院长也十分重视年轻人才的培养,对优秀的年轻人才给予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她还推动学院为员工就读中欧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鼓励大家终身学习。

尽管年逾六十,汪泓院长对管理教育的热爱之情依然澎湃,对中欧的深情愈发浓厚。她曾说:“教育是我一生的事业,中欧是我最大的骄傲。我愿意为之奉献我毕生的精力。”

在汪泓院长看来,中欧的美好未来仍在前方。她坦言:“时代对商学院的要求与期待,从未如此厚重。作为院长,我如履薄冰,因为责任重大,不敢有任何懈怠。”她的担当和执着,激励着广大中欧人赓续前行,朝着建成“最受尊敬的国际商学院”的愿景不懈迈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内容摘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1994-2024》第六章“中欧领航人”,本书即将发布,敬请期待!

点击咨询中欧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