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为出生仅6天的婴儿,成功施行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创下该手术患者全国最小年龄纪录。
吴军(化名)2023年开颅手术后康复中出现脑积水挤压神经,出现半植物人状态。今年4月,家属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神经外科,求诊广东省中医院派驻专家谢才军。医生针对他的情况进行了中西医结合一体化诊疗。3个多月后,老吴对别人呼唤他的名字有了反应,眼睛、嘴唇都会动了。
家住毕节市七星关区66岁的患者康先生,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伴梗阻性黄疸。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肝胆胰外科业务主任姚伟锋带领手术团队,成功对其实施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术后2周,康先生就能正常饮食。这项被誉为普外科领域的高难度四级手术,是今年以来该院开展的第三例。
家门口就能挂上梦寐以求的“国家顶尖专家号”,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做完检查,对口医院专家就能给出“云诊断”,并实施“云治疗”“云手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让贵州的医疗水平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贵州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一流优质的医疗服务。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支持在贵州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市级医院提质扩能和县级医院提质达标,提升基层卫生健康综合保障能力。
努力让群众享受优质医疗资源。贵州紧紧抓住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这个历史机遇,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快速建成开诊,同时,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老百姓不出省就能享受到发达地区带来的优质医疗资源。
紧盯百姓需求,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引入超一流的“国家队”。聚焦创伤、儿童疾病救治能力不足,引入全国专科排名第一的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聚焦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跨省外转患者较多,引入国内顶尖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聚焦毕节人口多医疗救治能力薄弱,引入全国一流的浙江省人民医院。目前正积极争取引入全国顶尖的北京协和医院。
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起步开始,就全方位推动政策保障精准化落地。省级围绕政府投入、人才引进、医保支持、科教协同等方面,制定出台四个方面共58项支持政策;编制、教育、科技、财政、人社、卫健、医保等行业部门配套出台 14 个专项政策清单;市(州)政府围绕用地规划支持、专家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入托、配偶随迁就业等出台72 条支持政策,全面构建了“省级保障为重点、行业保障为突破、地方保障为支撑”的贵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政策保障体系。
10月9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医疗队2024年巡回医疗·贵州”活动在贵安新区举行。自10月10日起,该医疗队将在我省铜仁市德江县、沿河自治县、松桃自治县等县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巡回医疗工作,在建立长期帮扶机制的同时,助力地方医疗机构在医疗技术、人员培训、医院管理、远程医疗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
正在上传...“吴主任来到医院后,把新的理念引入到科室,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医护人员现在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关节科医生高原跟诊吴坚3月,见证了从理念转变带来的医疗改变,如今,越来越多关节患者通过口碑选择到该院治疗。
2022年,姚伟锋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担任肝胆胰外科主任。据他回忆,他来医院时,该院肝胆肿瘤手术只做了13例。去年以来,这样的手术做了50例。如今,他带的弟子已经能独立完成腹腔镜肝脏手术。
正是有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机遇,有了输出医院选派的常驻专家的倾情付出,从2023年到2024年,贵州医疗水平有了“量”与“质”的飞跃:
——在短板弱项引入先进技术上,引进新技术新项目510项,其中填补国内空白4项、西南空白17项、省内空白78项,带动新增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项目61项。
——在疑难病症提升诊疗能力方面,围绕贵州跨省外转、省内救治能力不足的重点疾病,针对性派驻专家,迅速提升医院疑难病症救治能力,实现群众大病不出省。
——长远发展建设人才梯队上,创新派驻专家直聘省内高校导师,优先招收省内硕博研究生,帮助培养本土高层次人才;探索开展临床 “双主任”制,派驻科主任发挥技术优势,本地科主任发挥管理优势,协同配合、相互补充;创新建立派驻专家“导师带教”制,每个专家带教1至2个贵州本地医生,面对面带、手把手教,提升骨干业务能力水平。
——服务基层医疗质量提升上,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多方多学科线上会诊,巡回诊疗制度,开展大型多学科义诊等不断为基层医疗注入强劲动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