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自青海省农牧业科技创新饲草产业平台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开展青海盐碱地改良与利用模式的探索以来,经过3—5年的种草改良,使盐碱地耕层土壤盐分下降50%,有机质含量提高20%左右,盐碱地被改造为适合粮油作物生长的土地,实现盐碱地农业产能新突破。
青海省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柴达木、共和两处盆地,中重度盐碱地占比达75%以上。其中,柴达木盆地共有盐碱地292万公顷,具备水源可开发利用的约26.6万公顷,可利用潜力巨大。但土壤盐碱化程度高,盐碱类型复杂多样,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同时因为适用种植作物品种少、出苗保苗难、生长缓慢、土壤盐碱障碍明显、水资源消耗过大等问题,无法直接利用。
面对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和复杂的问题,2019年开始,青海省农牧业科技创新饲草产业平台按照“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关键作用,因地制宜、先行先试,以耐盐燕麦、小黑麦和苜蓿品种为改良作物,集成盐碱地水肥协同、种草改土技术模式,通过深翻断盐、避盐播种、节水控盐、生物移盐等关键技术研发,形成了柴达木地区中重度盐碱地饲草“5+N”改良技术模式。该模式不仅使土壤盐分下降、有机质含量提高,同时土地固氮增加100-150公斤/公顷,化肥用量减少20~30%,节约灌溉用水30-40%,减少水土流失70%以上,经专业机构认定,改良后的盐碱地适宜小麦、油菜、马铃薯等作物种植,形成了我国内陆复合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青海经验。
2024年,在海西州德令哈市改良盐碱地内,引进种植的油菜亩产达145公斤,较当地耕地种植平均产量高出6.0%;青薯9号亩产达3500-4000公斤,较当地平均产量高40%以上;小麦最高产量达255公斤/亩,较当地平均产量高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