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于固定思维和旧有模式,企业在产品打造时,存在很多形式大于内容的错误方法:要么情报收集以偏概全,要么闭门造车机械刻板,要么盲目抄袭被动跟随,要么迭代创新脱离实际……可以说,这些积习已久的问题,无时无刻不在侵蚀企业的产品成功率。所以接下来,我们将围绕产品打造,列举10项企业最容易产生的典型问题,以及由这些问题导致的致命结果,希望可以帮助本书的读者,在产品开发时提高警惕,规避风险。
1、企业以年度规划产品,产品创新变成一项工作
产品规划在企业内部属于顶层设计,可是一旦沦为常规工作,就会落于俗套,变成一项不得不完成得任务,从而锁住产品人员创新的大脑,也让产品人员陷入局部视野的泥潭。
因为产品是企业动作的发动机,它和企业的目标、战略紧密关联。也就是说,产品周期要服从企业的战略周期。比如企业战略设定明年进攻,产品动作就要做出进攻的姿态;再比如明年要防守,那么产品动作就要做出防守的姿态。所以,产品战略一定是和诸多要素相关联的。它不是一项日常任务,而是一项战略工程。
2、信息反馈主要来自分公司、分销商和导购
做产品时,企业往往需要参考渠道商、导购员和分公司的意见,这本身没什么问题。所谓广开言路,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做决策,这都是对的。但要注意这里边可能隐含的误导。我前段时间跟国内某洗衣机总经理聊天,对方提到,分公司老跟我要干衣机,说市场上干衣机增长非常快。可我们上了,卖的并不好,然后分公司又开始找各种卖不好的理由。与这个案例类似,我之前也曾经历过国内某企业的发布会,当时在新产品的产品发布期间,经销商一片喝彩,统统表示信心大增,要大干特干,可是最后因为定价偏高,产品销量一直惨淡。经销商信心起不来,产品叫好不叫座,最后不到一年草草下市。
我对这些问题经行过仔细分析,发现导致前后矛盾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首先,分公司、导购、经销商都是利益攸关方,因此他们在向总部反馈时总会不自主的掺杂个人情感:总部调研时,如果发现销量不好,一线的当事人自然各找各的理由,比如产品不好或者没有畅销机型,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其次,分公司、导购、渠道商都是偏居一隅,只能看到当地的一些情况,不能看到整体全貌,所以反馈的情况未必反应全国市场;第三,我们说产品成功不是单一要素,是系统问题,比如一样的产品,这个品牌成功,那个品牌就不一定成功。但是基层人员看不到,也没有这种高度,所以只能就产品谈产品,由此而来的信息反馈偏差自然较大。
3、每日在办公室集体“云创新”
这是企业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产品经常是领导层几个人相互碰头,然后产品定义就定出来了;或者是几个产品经理,分头走访一下用户,就定义了产品原型。我们知道,完备的产品定义关联很多要素,比如渠道,卖点说辞,价格,技术方向,行业竞争等等。稻盛和夫说“现场有神明”,但是我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却发现,很多企业的产品经理根本不走卖场,不下乡镇,甚至他们连自己的主流渠道和主流客群都不了解,经常通过个人理解和一些监测数据就盲目定义产品,这对产品开发和企业经营是非常危险的。
4、例行调研只是走近用户,而没有走进用户
经常有企业跟我反馈,说我们基本上不做消费者调查,为什么呢?因为没用。用户说的那些东西,95%我都知道。甚至他们在做用户调研之前,我都可以把结论直接写下来。
说的没错,我们平时在走访卖场做消费者调研时,也经常遇到类似问题,就是消费者提的东西基本都知道。因为用户不是专业人士,在产品方面不会进行太深度的思考。其实通过用户调研,想让用户直接告诉你有价值的点几乎不太可能。所以很多时候,用户调研变成了例行公事。这就是典型的走近了用户。
那么什么是走进用户呢?就是很多创意点都隐藏在顾客行为里,你需要通过用户行为来洞察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比如有次为一个空调项目,我去上海调研用户。我让那位消费者操作一下柜机,她就打开了空调,当温度降的差不多的时候,自己又走过去抬了下挡板,让风向上吹。我就问她,为什么要抬一下。她说怕一直直吹不好,身体怕寒。我马上问她我做成自动的好不好,她马上说,那当然好啊。我回来后,就做了一个到达设定温度然后自动抬升挡风板的程序设计。事实证明,这个产品改进很受市场欢迎。
所以,“走近用户”就是你问他需要在产品上增加什么功能?我向你保证,你问不出个所以然来。而且即使你能问出来,竞品也会得到类似的答案。而“走进用户”,就是你通过用户的动作,针对他的场景来洞察他的内心,从而说出用户知道但暂时想不起来的需求。
5、从卖点出发而非从需求出发
一般来说,产品企划无非来自几个方向:
1、来自自身技术储备:看我们有什么技术,再考虑如何把它进行产品化应用;
2、来自市场发现:有时可能是领导者灵光一闪,有时也可能是市场调研。根据消费者暂时没被满足的需求,进行有针对的迭代设计;
3、来自竞争对手:根据竞争对手的产品动作,做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这里第一种和第三种都是从卖点出发,而不是从需求出发的。我们有相应技术,但这种技术是不是能够直接对接消费者需求是存有疑问的。因为技术和需求经常存在巨大鸿沟。而根据竞争对手的产品出发也同样存疑,理由同样是没从需求出发。要知道,你的目标用户的需求可能跟别的品牌的用户需求不一致。以最近空调行业火热的新风功能举例:一线品牌把这个卖点炒火后,二线品牌统统跟进,但却普遍折戟。为什么呢?因为1新风功能的实现成本比较高,二线品牌盲目跟进,容易导致定价变高消费者不接受;2新风功能的需求场景更多在城市市场,特别是一线市场(农村天然空气好所以不需要新风功能,随便开扇窗户,新鲜空气比空调的新风来的快的多),但很多二线品牌的销售渠道主要在乡镇。这就是典型的产品功能对应的目标人群与销售渠道错配。
6、用机海战术弥补销售不力
传统企业崇尚“多生孩子打群架”,认为多一个SKU就能多一份销售收入。所以企业一旦销售受阻,马上想的就是多上型号刺激市场。但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让消费者选择在6种果酱中挑一种,30%的消费者会选择购买。而当口味变为24种时,只有3%的消费者选择尝试。
型号太多除了会让消费者选择错乱,也会带来其他很多问题。因为在企业内部,产品矩阵本身就是一个存在竞争关系的生命统一体。如果产品型号多且系列化繁杂,那么很容易激化内部竞争,从而摧毁自身的价格布设;同时还会给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供应链管理等造成一系列问题,可谓百害而无一利。
上市产品不成功,只能证明上市产品的自身逻辑有问题,我们要先从问题自身入手来降低失败率,而不是盲目增加产品型号幻想人多势众提高成功率。比如餐饮行业讲“菜单越薄,利润越厚”,西贝就是把200道菜的菜单缩减到33道才大获成功。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企业非要特意的把自己的“菜品”从33道增加到200道。
7、产品失败后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产品失败多少次都没有总结反思,即使知道失败也无所谓,不行接着上。这种态度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犯罪。要知道,对企业来说,不管产品成功还是失败,他们背后都有自身必然存在的原因。尤其产品开发一旦失败,对企业来讲,往往意味着巨大的机会成本和财务浪费。所以越是失败,越要深刻警醒,永远不要因为急于摆脱一个深渊,而跳入另一个深渊。
8、产品缺乏口碑,却不知道为什么
关于产品口碑,我们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好产品不一定有好口碑。也就是说,决定产品口碑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产品本身的质量,还包括品牌势能,产品定价,包装策略,推广力度,售后服务等等。这和前面提到的“产品失败后不知道问题在哪”一样,当我们发现产品缺乏口碑时,千万不能把原因武断地归结为某一个点。
9、不考虑用户,一味进行产品迭代
有些企业认为,产品只有不断迭代,才能精益求精,而且这也正好凸显自己的研发实力。这种观点在新产品的起步阶段,尤其对互联网产品而言是成立的,但是注意,这里有一个前提:产品迭代一定要时刻关注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也就是说,如果脱离了“用户”,为迭代而迭代,很可能会让自己的产品创新因为无用而陷入扭曲。比如,有的产品在迭代时无节制的增加功能,这不仅会降低产品整体的运行效率,同时还会让用户陷入复杂的界面选择。那么我们可以说,这种迭代有害而无益。
4大致命结果
总结起来,我们刚刚论述的这些传统产品打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大致会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4大致命结果:
一、产品规划时间长:产品规划以年度为单位,这导致产品一旦出现问题,就必然风险高、不可逆;
二、无反馈:产品成功和失败的原因都不知道,企业内部也没有严谨细致的复盘,这就等于企业在摸黑的情况下没头没脑的打糊涂仗;另外,做产品不考虑用户,取而代之全部以企业自身为中心,决策随意拍脑门,背后的隐患想想就胆寒;
三、不闭环:生养分离,也就是产品开发人员不考虑销售,产品销售的人不能参与产品生产,或者偶尔干涉就是为了要低价。最后只能互相扯皮,销售怪产品不给力,产品怪销售是脓包。原本的一盘棋顿时变为一盘散沙;
四、成功率低:常胜军是先胜而后求战,常败军是先战而后求胜。因为做出来的产品没有经过科学的验证、推导和计算,所以上市之后成功与否基本听天由命。这不仅意味着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还会让企业的产品开发成本变得高不可攀。
以上,就是我们在服务企业过程中,根据各种情况总结出的产品打造的传统弊端,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只是主要问题,身处贴面搏杀的市场环境,企业内部还有很多教训绝非三言五语就能说尽。
当然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这些误区的根源,都从不同方面指向同一个问题——企业在做决策时,面对“用户,竞争,自身”三个维度,总是无法系统思考。而由此带来的片面孤立,最终让产品内核的诸多要素顾此失彼。
产品开发是一项庞大的有机工程。无论用户研究,竞品分析,还是企业自身的先天禀赋、实现能力,这些单元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的牵制和依存很可能在某些环节,成为决定产品成败的关键。所以说,系统思考是产品开发的底层逻辑和起手式,而这也将是我们在后面内容,将要给给大家论述的重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