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帝王除了拥有姓名这一基本标识外,还常被赋予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等独特的称谓。这些称谓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历史与文化意义呢?

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一、庙号帝王身后的荣耀象征

庙号,这一独特的称谓制度,起源于西汉,终结于清朝。它代表了封建皇帝去世后,在太庙中被供奉时所采用的名号。通常情况下,开国之君会被尊称为“祖”,而后续的帝王则被称为“宗”。例如,宋朝的赵匡胤被称为太祖,其继任者赵光义则被称为太宗。当然,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如明朝的朱元璋被尊为太祖,其子朱棣也被尊为成祖,清朝的努尔哈赤和福临(顺治帝)、玄烨(康熙帝)也分别被尊为太祖、世祖和圣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隋朝以前,并非每位皇帝都能拥有庙号,因为按照当时的典制,只有那些文治武功卓越、德行高尚的皇帝才有资格入庙供奉。直到唐朝以后,庙号制度才逐渐普及,每位皇帝在去世后都能获得一个庙号。

二、谥号:生前事迹的盖棺定论

谥号,则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的行为和事迹所评定的一种称号,它带有鲜明的褒贬色彩。谥号的选择,旨在反映死者一生的主要特点和成就。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士人,都有可能获得谥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商议后上报朝廷决定,而臣属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此外,还有一些私谥,它们是由门徒弟子、乡里亲朋等为逝去的师友所上的谥号。谥号的用字有着严格的规定,如“文”代表慈惠爱民,“武”代表克定祸乱,“元”则代表主义行德等,这些都是美谥;而“厉”代表杀戮无辜,“炀”代表去礼远众,“灵”则代表好祭鬼怪等,这些都是恶谥。此外,还有一些表示同情的谥号,如“哀”、“愍”、“怀”等。一般来说,普通人的谥号多为两字,如岳飞被谥为“武穆”,海瑞被谥为“忠介”。

三、尊号:帝王尊崇的象征

尊号,是专为皇帝设计的、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它可以在皇帝生前赐予,也可以在皇帝去世后追加(追加的尊号有时也被视为谥号的一种)。尊号制度一般认为起源于唐代,但实际上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为“秦皇”。不过,此时的尊号与唐代以后的尊号在含义上有所不同。尊号在初创时,字数相对较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尊号的字数逐渐增多,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时期,其全部称号竟长达二十余字之多。

四、年号:帝王纪年的独特标志

年号,则是中国古代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它起源于西汉武帝时期,汉武帝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自那以后,每当一个新的朝代建立或一个新的皇帝即位时,都会改变年号以表示新的开始。在明朝以前,每当遇到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时,皇帝也会选择改元以祈求国泰民安。然而到了明朝和清朝时期,这一制度发生了改变。从明朝的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到清朝结束,每位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都只用一个年号作为纪年标志。如明太祖朱元璋只用“洪武”年号而清高宗乾隆帝则只用“乾隆”年号。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对于前代帝王的称呼往往不直接使用其姓名或尊号而是采用庙号、谥号或年号等独特的称谓方式以彰显其尊贵地位和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