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春寒料峭的午后,六十岁的徐凤兰坐在梧桐园小区的长椅上,干枯的梧桐叶在脚边沙沙作响。她看着身边神情憔悴的儿媳妇李雨晴,心疼地说:"孩子,有什么事慢慢说。这么多年了,我还是第一次见你这么难过。"

李雨晴颤抖着从米色手提包里拿出一叠厚厚的银行转账记录。纸张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在春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妈,"她哽咽着说,"小凯最近总是心不在焉,连孩子生病都记不住要买药。我实在担心,就查了他的银行流水。您看,从去年九月开始,他每个月都固定转给一个叫杨婷的女人五千块钱……"

01

01

徐凤兰接过那叠纸,老花镜下的眼睛微微眯起。作为一个经历过大起大落的老太太,她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纸上的日期和金额都清清楚楚,每月十五号,雷打不动地转出五千元。

"这钱数不算多,但架不住长期啊。"徐凤兰一边翻看着转账记录,一边在心里盘算,"八个月,就是四万块了。"

李雨晴擦着眼泪,声音哽咽:"妈,我和小凯结婚十年了,一直以为我们很恩爱。虽然他工作忙,但对家里的事从来不含糊。可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整个人都变了。"

"具体说说,都有什么变化?"徐凤兰放下手中的纸张,转头认真地看着儿媳。

李雨晴深吸一口气,仿佛要把这几个月的委屈都倾诉出来:"他开始经常加班到很晚,有时候电话响了就躲到阳台上接。前段时间欢欢发烧,我打电话让他回来送孩子去医院,他说在开重要会议。结果第二天我才知道,他根本没在公司。"

徐凤兰皱起眉头:"你当时没问他去哪儿了?"

"问了,他支支吾吾说是和客户应酬。妈,我原本不想查他的,但上个月他突然说要用我们的积蓄投资,要动用二十万。我这才去查了他的银行账户,发现了这些转账记录。"

春风吹过,带来一阵樱花的香气。徐凤兰望着不远处正在游乐场荡秋千的孩子们,心中五味杂陈。她还记得十年前儿子儿媳的婚礼,当时小两口恩爱的样子历历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雨晴,你查到那个叫杨婷的人是谁了吗?"徐凤兰轻声问道。

李雨晴的眼圈顿时又红了:"查到了。她是小凯大学同学王海的遗孀。"

这个名字让徐凤兰心头一震:"王海?就是去年车祸去世的那个王海?"

"对,就是他。"李雨晴的声音带着一丝苦涩,"王海哥去世的时候,小凯特别难过,整整一个月都睡不好觉。我原以为他是因为失去挚友才会这样,现在想想……妈,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徐凤兰陷入了沉思。王海这个名字她再熟悉不过了。那是个阳光开朗的年轻人,和儿子是大学同窗,感情特别好。每年春节都会来他们家拜年,一起包饺子、守岁。去年八月的那场车祸来得太突然,年纪轻轻的就离开了人世,让所有人都难以接受。

徐凤兰看着儿媳通红的眼睛,轻轻拍了拍她的手:"雨晴,这样吧,你先把欢欢和悦悦送到我这里来住几天,给你们两个独处的时间。至于这件事,让我来处理。"

"妈,我想过了,可能离婚是最好的选择。"李雨晴突然说出这句话,声音里带着决绝。

"别急着下结论。"徐凤兰的声音严厉了几分,"感情的事,最怕一时冲动。你们好不容易走到今天,两个孩子也这么大了,凡事要多想想。"

02

02

把两个外孙女接到自己家后,徐凤兰开始了她的调查计划。通过儿媳提供的地址,她找到了杨婷居住的小区。这是一个位于城市西郊的普通住宅区,楼房有些年头了,但环境还算整洁。小区门口有一家小卖部,墙上贴着"房屋出租"的广告,显得有些老旧。

徐凤兰在小区门口的长椅上坐了两天,每天观察杨婷的生活规律。她发现杨婷是个看起来很清秀的年轻女人,个子不高,留着齐肩的短发,走路总是很匆忙。每天早上七点半准时送女儿去学校,然后骑着一辆老式自行车去附近的早教中心上班。

让徐凤兰感兴趣的是,杨婷的生活非常规律。每天下午四点接女儿放学,母女俩会在小区的便利店买些菜,然后回家。晚上很少出门,偶尔会带着孩子去小区的游乐场玩一会儿。完全不像是会做出破坏别人家庭事情的人。

为了进一步了解真相,徐凤兰想出了一个计策。一个周四的下午,她特意等在杨婷家楼下。当杨婷牵着女儿经过时,她故意在台阶上摔了一跤。

"阿姨,您没事吧?"杨婷立即松开女儿的手,连忙跑过来扶她。

徐凤兰看到杨婷焦急的眼神,心里暗暗点头。

"可能是崴到了,疼得厉害。"徐凤兰装作很痛苦的样子。

"妈妈,要不要帮这位奶奶?"杨婷的女儿怯生生地问道。小姑娘长得很像王海,尤其是那双明亮的大眼睛。

"巧巧,你先把书包放进屋里,然后帮妈妈把医药箱拿出来。"杨婷温柔地对女儿说完,又转向徐凤兰,"阿姨,您先去我家休息一下吧,我帮您看看伤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杨婷家,徐凤兰暗自打量着。这是一套普通的两居室,家具不多,但收拾得很整洁。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家三口的照片,照片里的王海笑容灿烂,搂着妻子和女儿,看起来其乐融融。茶几上摆着一个相框,是巧巧穿着幼儿园毕业服的照片,旁边放着几本儿童教育的书籍。

杨婷从医药箱里拿出跌打药,一边给徐凤兰擦药,一边轻声问道:"阿姨,您是住在这附近吗?要不要我帮您联系家人?"

"我是来这边看朋友的,家住得有点远。"徐凤兰看了看窗外渐暗的天色,"这腿现在使不上力,不知道能不能请你收留我一晚?"

"您就在这住下吧!"巧巧突然插嘴说,"我可以跟妈妈睡,把我的房间让给您。"

杨婷摸了摸女儿的头:"就按巧巧说的办,您今晚就住下吧。"

03

03

就这样,徐凤兰开始了她的"卧底"生活。让她意外的是,杨婷不仅生活能力强,而且性格温婉。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起床,先做早餐,然后帮女儿梳头、准备书包。送完女儿上学后立即赶去早教中心,中午休息时间还要赶回来收拾家务。

晚上的时光总是很温馨。杨婷会辅导巧巧写作业,然后母女俩一起做手工或者读故事书。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处处都能感受到温暖。

通过几天的相处,徐凤兰发现杨婷是个特别坚强的女人。她在早教中心的工资只有四千多元,但从不抱怨生活的艰辛。提起已故的丈夫时,她眼中还带着温柔的光芒。

"王海走得太突然了。"一天晚上,杨婷端着热牛奶给徐凤兰,忽然说道,"那天早上他还在跟巧巧说,等周末带我们去游乐园。谁知道下午就出了车祸……当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要不是他的朋友们帮忙,我可能真的撑不下来。"

"他的朋友们都很照顾你们吗?"徐凤兰试探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