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欧阳修,大多数人马上会想到《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就是一篇快乐宣言,以一个“乐”字贯穿始终。
因此,欧阳修也给人一种风流潇洒、没心没肺的感觉。
然而事实上,欧阳修是个倒霉蛋,一生3次被贬,2次被诬告“通奸乱伦”。
01
欧阳修,江西吉安永丰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1007年,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阳。
彼时,他的父亲欧阳观,时任绵阳推官。
欧阳观是个好官,常常半夜三更还在熬夜审阅案卷。
一天晚上,他心事重重,唉声叹气。
妻子便问:
“为何叹气?”
欧阳观回答说:
“有一个人被判了死刑,但我不想看到他死。所以我翻遍案卷,想为这个人找一条活路,可是却找不到……”
其宽厚仁慈,可见一斑。
令人遗憾的是,欧阳修3岁那年,欧阳观就去世了,享年59岁。
此时,欧阳修的母亲才29岁,妹妹还在襁褓之中。
无奈之下,这位年轻的寡妇,带着一双儿女去湖北随州,投奔欧阳修的叔叔欧阳晔。
可惜,叔叔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勉强糊口而已。
欧阳修的母亲穷得买不起纸笔,只好用芦苇秆在沙地上,指画着教儿子读书识字。
这就是成语“画荻教子”的典故,后来用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而欧阳修生而早慧,他不仅酷爱读书,还过目成诵。
叔叔被惊到了,对嫂子说:
“您不必忧心家贫子幼,您儿子是个神童,以后一定会振兴家族,留名青史!”
02
未料,这个神童却一连两次科考落榜。
为什么呢?
因为,欧阳修推崇古文,对当时流行的“险怪奇涩”的太学体深恶痛绝。
直到22岁那年,他暂时妥协。
然后,他斩获省试第一!
再然后,他飘了……
欧阳修提前做了一身大红的状元袍子,认定这一届的状元非自己莫属!
结果,成绩出来,让人大跌眼镜——
19岁的王拱辰,被宋仁宗钦点为新科状元,成为北宋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
而欧阳修考了第14名,位列二甲。
后来,主考大人晏殊透露:
欧阳修锋芒太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故意把他的名次往后调了。
事实上,晏殊对身材矮小、高度近视的欧阳修印象并不好:
“原来是个目眊瘦弱之少年!”
不过,欧阳修毕竟考了第14名。
宋朝流行榜下捉婿,欧阳修很快就被胥偃“捉”去当了女婿。
在金榜题名时,又迎来了洞房花烛夜,欧阳修也算是苦尽甘来,扬眉吐气了。
03
24岁那年,欧阳修被任命为西京洛阳推官,正式步入仕途。
然而,职场得意,情场却失意——
欧阳修的原配妻子胥氏不幸病逝,还不到18岁。
没过多久,欧阳修续娶杨氏,谁知一年后杨氏也去世了。
两房娇妻在花季夭折,欧阳修成了年轻的鳏夫。
他开始了狎妓寻欢、花天酒地的生活。
正是年轻时候的风流生活,为欧阳修2次被诬陷“通奸乱伦”埋下了隐患。
一天,上司钱惟演请欧阳修等下属吃饭。
谁知,欧阳修却跟一个樱桃小口、笑意吟吟的官妓,双双玩消失。
等到两人再次现身的时候,官妓云鬓散乱,钱惟演便质问道:
“你们怎么才来?”
官妓连忙说:
“我睡过头了,醒来后不见了金钗,找了老半天,所以来晚了。”
欧阳修也装模作样说:
“我在湖边琢磨词呢。”
钱惟演翻了个白眼,追问道:
“那你琢磨出来啥了?”
欧阳修才华横溢,张口就来了一首《临江仙》: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旁有堕钗横。
钱惟演叹服欧阳修的才华,便不再追究,还赏赐了一支金钗给这个官妓。
总而言之,在西京的3年,欧阳修不务正业,每天不是寻花问柳,就是写艳词。
后来,欧阳修想起这段美好的岁月,还回味不已: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04
1034年,27岁的欧阳修,被调回东京开封,晋升为翰林学士。
他进入馆阁,主笔《崇文总目》的编修工作。
与此同时,他迎娶了已故宰相薛奎的二女儿薛氏。
欧阳修不改其乐,“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其中,就有比自己大18岁的范仲淹。
当时,范仲淹提出的改革方略,触犯了宰相吕夷简为首的权贵的利益,因此被贬。
而欧阳修不畏权贵,帮范仲淹说话,最终也被吕夷简贬到千里之外的夷陵(湖北宜昌),成了一个七品芝麻官。
离开京师的时候,欧阳修挥笔写下:
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他说,
自己的离情别绪,已经无关风月。
此时此刻,欧阳修不再是那个风流才子,而是心怀苍生魂系天下之人。
到了夷陵后,欧阳修撸起袖子就干活。
很快,他就把这个偏远穷县,变成了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的模范县。
此后,欧阳修无论去到哪里当父母官,必造福一方。
这样的政绩,宋仁宗势必会看在眼里。
05
1043年,36岁的欧阳修,被宋仁宗召回京师。
此时,范仲淹在对西夏的战争中立下了大功。
而欧阳修回朝之后,便弹劾吕夷简,最终将其罢黜。
一时间,范仲淹、欧阳修等改革派,掌握了话语权。
短短几个月,欧阳修就被提拔为三品官员,他一下子参倒了70多个官员,也树立了无数敌人。
1045年,在政敌的密谋反扑下,“欧阳修与外甥女张氏有染”,被传得沸沸扬扬。
事情的经过是怎么回事呢?
欧阳修的妹妹,嫁给了张龟正做续弦,成了张氏的后妈。
因此,张氏与欧阳修,成为宗法意义上的甥舅关系。
张龟正死后,欧阳修的妹妹便带着7岁的张氏,前来投靠哥哥。
张氏在欧阳修家长大,后来嫁给了欧阳修的侄子欧阳晟。
谁知,张氏与男仆私通,被欧阳晟发现,扭送公堂。
大堂之上,张氏对红杏出墙供认不讳,同时说出一条惊天秘密:
“我曾经受到欧阳修引诱,所以风流成性。”
这份呈堂供词一出,震惊了整个大宋朝野!
欧阳修心知肚明,这是有人在搞自己呢。
事实上,的确如此——
欧阳修的政敌,一边命令狱吏威逼利诱,引导张氏说自己未嫁之前,跟欧阳修的污秽暧昧;一边授意谏官钱明逸上书弹劾欧阳修与外甥女张氏通奸。
欧阳修大喊冤枉,上书为自己辩护:
“我收留张氏的时候,她才7岁啊!我不是,我没有……”
这时,钱明逸一步跨了出来:
“别狡辩了,我们有证据!”
紧接着,他拈出欧阳修的《望江南》以为佐证: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著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天真可爱的少女,如何打动了词人的心。
钱明逸指出,“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就是证据:
“七八岁的小女孩,正是学簸钱的年龄!张氏来你家,不正是7岁吗?你那时就看上人家了,何况到如今?”
面对这样一首词,欧阳修百口莫辩。
渐渐地,人们信以为真——
年轻那会,欧阳修狎妓、写了大量艳词,这样一个有“前科”的风流才子,有如此德行也不是不可能。
没错,曾经的风流,成了政敌从私生活上攻击欧阳修、搞臭欧阳修的一个入口。
好在,宋仁宗派来自己的心腹——宦官王昭明审理此案。
王昭明认为,张氏在惊惧状态之下的口供,只是一面之词,无法证实;而且,依据一首词进行推理,实在太不严谨了。
欧阳修的政敌左思右想,只好不提乱伦,重新弄了个罪名:
“欧阳修侵占张氏财产”
对于此事,欧阳修倒没有被冤枉。
他的确挪用了张龟正留给张氏的财产,用来购置田产。
而田契上所立名字,却是他的妹妹。
最终,欧阳修被贬滁州任太守。
这就是著名的欧阳修“盗甥案”。
欧阳修离开京师的时候,给宋仁宗上表说:
“我知道自己得罪了太多权贵,这些权贵不把我贬黜出朝廷是不会停止攻击的,但是,
万万没想到,他们攻击我的借口竟然如此不堪啊!
06
滁州西南有座琅邪山,琅琊山上有座亭子。
欧阳修非常喜欢到这里游玩,在亭子里饮酒休闲。
他来了兴致,为亭子取名醉翁亭,写下了传世美文《醉翁亭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这篇《醉翁亭记》就是一篇快乐的宣言,以一个乐字贯穿始终。
可见,欧阳修心态好到爆炸。
他虽然被贬,却该吃且吃,该喝且喝,照样乐呵呵地享受生活。
接下来,欧阳修四处做小官。
他带着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盘,酒一壶,辗转于扬州、颍州、应天府等各地。
无论去到哪,他都推行宽简仁政:
“宽简而不忧。”
意思是,不折腾老百姓、不给老百姓添乱添堵。
因此,在欧阳修的治理下,这些地方都井井有条,老百姓也过得轻松快乐。
1049年,在欧阳修被贬的第四个年头,又奉诏回朝,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
1054年,欧阳修又遭诬陷,被贬同州。
然而,就在他跟宋仁宗辞行的时候,宋仁宗看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脑袋磕在自己脚下,突然于心不忍,便改口说:
“别去同州了,留下来修《唐书》吧。”
于是,欧阳修的第三次被贬,就这样结束了。
从此,他一生再也没有遭受贬谪。
晚年的欧阳修,成为公认的文坛领袖。
他提拔了司马光、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等人,成为宋代最知名的伯乐。
与此同时,他还相继主政开封,官拜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拥有几至于位极人臣的功名。
不过,主宰普天之下生杀予夺之权的欧阳修,就像自己的父亲欧阳观那样,常常翻遍案卷,想为罪不至死之人,寻找一丝活下去的希望。
1063年,宋仁宗驾崩。
宋英宗继位,却英年早逝。
1067年,宋神宗登上帝位。
就在这时,欧阳修第二次被诬告“乱伦通奸”。
这次,60岁的欧阳修,被指跟儿媳妇吴氏有染。
07
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欧阳修的妻子薛氏,有个堂弟叫做薛宗孺,也算是欧阳修的小舅子。
这个小舅子犯了事,被人弹劾。
于是,他便请位高权重的姐夫欧阳修,帮自己在皇帝面前开脱开脱。
谁知,欧阳修眼里揉不得沙子,不仅不帮他说情,还大义灭亲,上书要求严肃处理!
小舅子怀恨在心,便散布谣言:
“欧阳修与大儿媳吴春燕有染!”
集贤校理刘瑾,跟欧阳修有过节。
他听闻风声,便添油加醋,逢人就说。
御史中丞彭思永得知此事,又说给了御史蒋之奇。
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御史蒋之奇信以为真,便弹劾欧阳修“帷薄不修”。
古代称帐幔为帷,竹帘为薄,以帷薄分隔内外。
由此引申,将家庭男女乱伦委婉地称为“帷薄不修”。
但是,欧阳修对变法存有异议,渐渐跟王安石水火不容。
因此,文武百官揣摩圣意,除了欧阳修的亲家吴充,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替欧阳修申辩。
最后,因为彭思永、蒋之奇一直不肯交代信源,又拿不出任何实据,宋神宗最终相信欧阳修是受了诬陷,还了欧阳修一个清白。
08
欧阳修一生中,两次被诬以乱伦案。
这种事情,无论真假,一经传播,他的名节已经遭受损害。
当第二次被诬陷的时候,欧阳修连续给宋神宗上了几道奏折,言辞悲愤,痛彻肺腑:
“我被诬告的这个罪名,它不是人干的事啊,人神共愤啊!
我不能忍受这样的大恶之名,整个家族一定死谏到底!
我不怕死,就怕背着污名苟且偷生……”
一个以名节为立身之本的士大夫,面对人神共愤的乱伦传闻,他的内心基本已经崩溃了……
1072年9月22日,欧阳修与世辞世,享年65岁。
其实,被传与儿媳有染,不只是欧阳修一个人的遭遇。
王安石、苏轼,都曾被传过与自己的儿媳有什么事情。
可见,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这些人被诬陷,并不是真的私德有缺,而是被政敌频频打压。
而打击对手最好用、也最阴险的一个手段,就是制造并传播绯闻。
“要扳倒一个人,最好是拿道德说事;
拿道德说事,最好就用绯闻;
在绯闻里头,乱伦传闻最惊悚,最难证实,也最难证伪。
哪怕子虚乌有,被指控者已声名败坏。”
揭发对方的混乱私生活,这不仅是宋朝人的斗争经验,也是现代人的一把匕首。
欧阳修曾经一下子参倒70多个官员,“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自然难逃三番两次被污蔑的命运。
从青年狎妓、中年“乱伦”,到老年“扒灰”,欧阳修一次次被污名加身……
他曾经写过:
“虽微无奈众,惟小难防毒。”
他说的是蚊子,又何尝不是人心呢?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友友们留言讨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