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你爷爷的裤衩有迪迦,辽宁省你奶奶的裤衩有朵花。
在起名这方面,东北人的松弛感绝对是手拿把掐。
早期我们对东北文学的认可大多来自于萧红、萧军、骆宾基。
但他们太过严肃、沉痛。
后来人们把赵本山标榜为东北文艺复兴教父。只因人类 迄今为止,只有两部文艺作品说透了人对自身局限性的焦虑与突破,一部是《浮士德》,另一部就是《马大帅》。
但他太过戏剧。
而如今我认为东北语言文学的锚点就在这里的街头巷尾。
试问哪一个语言巨匠能想出「啊啵呲嘚」如此有母语渗透力的店名?
商业讲师忽悠企业大佬时都爱强调产品命名要遵循两大要素:独特性、简洁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东北地区人人都是顶级产品经理。
他们的文案从没有繁华损枝的辞藻,彻底消灭了阅读门槛,情绪拉满,直指人心。
比如这个“卧槽东北烧烤”,看了就让人直呼“卧槽”!
东北生猛的语言系统在商业表达上自发形成一套浑然天成的极端实用主义。
业务目标明确,定位精准,有限的词汇量却暗藏着无限的活力。
像在跟你唠家常,又像在给你朗诵一首现代诗。
有谁能在一个叫「泚大泥」的精品洗车店面前还保持着严谨的理智?
这松弛又富有张力的起名方式,狗路过都想进去泚泚。
我三哥孙大夯玩乐队时有一年去哈尔滨livehouse和其他乐队演过一次拼盘。
在后台他和另一 支民谣乐队主唱聊得甚欢,约好去喝酒, 散场后另一个主唱在群里问怎么安排。
最后两边打的不可开交,打的对面鼓手躺地上直B-Box。
从此以后,大夯出去演 拼盘都会问有没有民谣乐队。
每当在互联网上看到小布尔乔亚们分享自己硬拗,紧绷出来的松弛感生活,在鞍山长大的朋友明亮说他都想笑。
在东北,松弛是与生俱来的。
因为贴近生活是这里的底色。
这里的人们不需要华丽辞藻来修饰生活的贫瘠。
他们用幽默的方式诠释了朴实与真实。
随便一句话都能拿来当做 店名, 但又从不失生活的哲理:
有人觉得这些命名都太过粗鄙,太口语化。
但一个时代不应只有空谷跫音,更应有烟火气息。
好的文学就应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更何况东北人民还具有国际视野。
“初音未来“、”哦咦吸”
就算东洋游子来到这里,也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归属感。
世界大舞台,有活儿你就到东北来。
在东北,松弛的语言艺术不止应用于商业范畴 。
让我们将镜头拉远,你会发现整个东三省的命名方式都弥漫着一股极具烟火气息的文学氛围。
它的能量波长场甚至辐射到了地区起名。
比如沈阳地铁站有一站就直接叫“东北大马路”。
还有辽宁抚顺的「大屁股沟」:
营口市鲅鱼圈地区的「老母猪礁」:
黑龙江佳木斯地区的「王傻子屯」:
热爱生活,擅于感受的东北人民最终把汉语中下里巴人的文学艺术形式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来一趟这里,亲身感受一下起名的艺术,你才恍然大悟:
原来知松弛感的落脚点就在东北。
作者|保安007
“东北人起名,太尿性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