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虽然一共生有十七位皇子,但是他一直想要嫡子继承皇位;当然乾隆也算是勉强实现了心愿,在乾隆六十年册封颙琰为皇太子时,将其生母魏佳氏追封为孝仪皇后。而乾隆之所以会选颙琰为嗣皇帝,其实也是因为“自己太长寿”,而皇子们大多没有活到乾隆病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在登基后曾将孝贤皇后所生嫡长子永琏秘定为皇储,并且将密旨放在了“正大光明”牌匾之后。

然而永琏9岁夭折,孝贤皇后在乾隆十一年所生嫡次子永琮也夭折。

后来乾隆看中愉妃所生的五阿哥永琪,并将自己的“救命恩人”册封为和硕荣亲王,只可惜永琪年仅28岁病逝。

至于继后那拉氏所生的嫡子永璂,受生母的牵连,无缘皇位。

到了乾隆三十八年时,乾隆在世的皇子仅有7人(包括永璂)。

而且在乾隆将永琰秘定为皇储之前,乾隆已经将四阿哥永珹、六阿哥永瑢出嗣旁支,不可能再选为储君。

另外的四位皇子:

皇八子永璇

皇十一子永瑆

皇十五子永琰

皇十七子永璘

永璇沉迷于酒色,而且有足疾,在朝中也没有威望,乾隆从未考虑让其为储君;至于永璘是乾隆最年幼的皇子,虽然深得乾隆的宠爱,但是文武皆不就,自然不是储君人选。所以真正同永琰“争夺皇位”的只有是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所生的十一哥永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瑆的生母与永琰生母,出身都差不多,都是内务府包衣出身;都是乾隆的宠妃,最终的位份都是皇贵妃 ,而且皆附葬帝陵。且值得一提的是,永瑆被封为和硕成亲王分府的时候,乾隆不仅让其搬到了原来康熙朝宠臣纳兰明珠的府邸,而且还时常前往永瑆的府邸享受天伦之乐。

所以永瑆也是很有希望被乾隆选为储君的,但最终乾隆还是选择了魏佳氏所生的十五阿哥永琰。

永瑆与皇位失之交臂,乾隆六十年永琰被封为皇太子,次年继承皇位。

巧的是,同治十三年同治帝无子病逝后,永瑆的五世孙溥伦曾有望继承皇位。然而跟他的高祖一样,都与皇位失之交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01曾祖父过继为康熙第八子永璇,父被过继给道光帝长子奕纬

永瑆是乾隆所有皇子中子嗣后代最繁盛的一位皇子,正因为如此,永瑆的子孙后代包揽了两亲王三郡王1贝勒系爵位:

永瑆的和硕成亲王系

康熙第十二子胤祹的和硕履亲王系,胤祹无子病逝后,原本是乾隆第四子永珹及其子孙后代承袭,永珹唯一的儿子绵惠去世时无子承袭爵位,乾隆便将永瑆的孙儿奕纶过继给绵惠为嗣子,成为履亲王第四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罗慎郡王(质亲王)系,始于康熙第二十一子胤禧,胤禧无子病逝,乾隆将皇六子永瑢过继胤禧为嗣孙,而且永瑢慢慢地被晋封为和硕质亲王,永瑢的孙儿奕绮无子病逝,道光帝便将永瑆的曾孙载华过继过去降袭固山贝子爵位,成为慎郡王系第五代。

乾隆第三子永璋的多罗循郡王系,永璋无子病逝,乾隆便将永瑆的次子绵懿过继给了永璋为嗣子

乾隆第十二子永璂这一脉,永璂无子病逝,乾隆将永瑆第四子绵偲过继给永璂为嗣子,嘉庆帝亲政后将永璂追封为贝勒;

除了以上两亲王两郡王一贝勒爵位外,到了咸丰朝时,永瑆的子孙后代又增加了一个郡王系爵位承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奕纬是道光帝还是皇子时所生的儿子,是侍女辉发那拉氏所生,作为自己第一个出身的儿子,按理说道光帝应当十分喜欢才是。但因为奕纬是侍女所生,道光帝自然喜欢不起来;但是嘉庆帝得知嫡长子绵宁生了长子很是高兴,便下旨将辉发那拉氏直接晋封为侧福晋,在嘉庆帝的万寿节时将长孙奕纬直接封为贝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在道光帝登基的时候,已经39岁,膝下尚且只有奕纬这一位皇子,但道光帝仍旧不喜欢奕纬。在继位后道光帝便迫不及待充实后宫绵延子嗣,道光五年入宫的博尔济吉特氏(孝静成皇后)先后为道光帝生下两位皇子,原本道光帝立嗣有望,但皇次子与皇三子在道光九年均夭折。

这一年道光帝已经49岁,膝下仍旧只有奕纬一位皇子。

无奈道光帝只好开始重视奕纬,准备将奕纬培养成一位合格的储君。

但多年无人重视的奕纬已经养成了顽劣调皮的性格,文武皆不就,而且在道光十一年时病逝了。

奕纬去世后,道光帝又有6位皇子出生,其中皇四子奕詝作为嫡长子继承皇位。

而奕詝,便是咸丰帝。

咸丰帝登基后,将长兄奕纬追封为多罗郡王;咸丰十年时又想到长兄并没有儿子承袭爵位,所以便将二等镇国将军奕纪第五子载治过继给了奕纬为嗣子,授予多罗贝勒爵位。

奕纪的父亲便是被乾隆皇帝过继给多罗循郡王永璋为嗣子的绵懿,因多罗循郡王爵位并未世袭罔替的爵位,所以绵懿承袭的是多罗贝勒爵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载治虽然是从多罗循郡王系过继给奕纬为嗣子,但实际上载治是永瑆的后代。

而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溥伦便是奕纬嗣子、多罗贝勒载治第四子,严格来说溥伦其实是乾隆第十一子成哲亲王永瑆的玄孙,同治十三年出生。

其实在同治帝病重时,也就是溥伦一岁左右时,溥伦曾被议储。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溥伦又为何与皇位失之交臂呢?

02与皇位失之交臂

同治帝载淳是“载”字辈,同治帝无子病逝后,若是要从宗室子弟中挑选合适的皇位继承人;按照“父死子继”的制度,应当从“溥”字辈中挑选一位合适的,过继给同治帝为嗣子,继承皇位。

同治帝是咸丰帝唯一长大成人的皇子,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所生。

既然同治帝没有亲兄弟,自然便没有亲侄儿来做同治帝嗣子。

如此便只能从近支宗室中挑选,也就是说从道光帝的曾孙辈中挑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光帝第五子和硕惇亲王奕誴,向来不被道光帝所喜欢,被过继给了惇恪亲王绵恺(孝和睿皇后所生)为嗣子。既然已经出嗣旁支,那么奕誴的孙儿们与道光帝其他曾孙相比,自然便属于远支

道光帝第六子和硕恭亲王奕䜣,是道光帝最喜欢的一位皇子,也是同咸丰帝“争储”的皇子。在咸丰朝咸丰帝一开始还让六弟任领班军机大臣,但是自奕訢“挟”咸丰将其生母进封为康慈皇太后后,咸丰帝便不再重用奕訢;甚至连咸丰帝病重时为儿子载淳挑选的八位顾命大臣也不包括奕訢。

而载淳的生母叶赫那拉氏虽然位居圣母皇太后之位,但是她十分有野心,所以便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之变,将咸丰帝留下的八位顾命大臣除掉,如此慈禧便可以同慈安一起垂帘听政;而奕訢作为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大功臣,备受重用,在朝中的地位极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朝中如此有威望地位的一个人,慈禧又怎么会让他的孙儿做新帝呢?

道光帝第七子奕詥,并没有子嗣;

道光第八子奕譓,虽然在1870年与1872年生下两子,但是在同治十三年(1875年)时,一个5岁,一个3岁,都不是合适的人选。

而道光帝长子奕伟,孙儿虽然是过继的,但从宗法上说算是道光帝的曾孙,而且还是道光帝长子的孙儿,自然也在诸位大臣的考虑范围之内。

就在有大臣提出溥伦的时候,和硕惇亲王奕誴提出了反对,反对的理由便是“溥伦疏属”;很显然奕誴并未从宗法上论,而是将溥伦视为乾隆皇帝的五世孙,成哲亲王永瑆的四世孙,同同治帝的亲疏关系还是比较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慈禧也并不想溥伦为新帝,因为慈禧早就选好了新帝人选——亲妹妹婉贞所生的儿子载湉,慈禧早在咸丰朝时,便为了巴结道光帝第七子奕譞,而向咸丰帝提议将妹妹婉贞嫁给奕譞为醇郡王福晋。同治朝时,妹妹婉贞生下了载湉,奕譞也进封为醇亲王。也就是说载湉不仅仅是同治帝的堂弟,还是慈禧的亲外甥,对于慈禧而言,载湉的继位更加有利于慈禧继掌握大清实权。

就这样,溥伦作为道光帝宗法上长子的长孙,与皇位失之交臂。

备受重用的伦贝子

溥伦虽然无缘皇位,但是作为曾被议储的宗室子弟,在朝中的地位还是较高的,光绪七年承袭贝子爵位,被称为“伦贝子”。这一年溥伦已经18岁,也到了大婚的年纪,慈禧为了将溥伦为己所用,便将异母弟叶赫那拉.佛佑的女儿指婚给了溥伦为嫡妻,如此一来,按照在叶赫那拉家族的辈分,溥伦还要称呼慈禧为姑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溥伦的嫡妻叶赫那拉氏病逝后,慈禧又为溥伦指婚了一位同样出身十分显贵的女子为继妻——苏完瓜尔佳氏,苏完瓜尔佳氏是慈禧心腹、武英殿大学士荣禄的侄女、荣禄弟弟荫禄的女儿。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姻亲关系在,慈禧对溥伦也是高看一眼。在光绪二十年时,将溥伦进封为多罗贝勒。在而且在光绪三十年时,溥伦作为大清的专使前往美国参加世博会。

在1900年庚子事变后,清廷同西方各国之间的关系都比较僵,是美国驻华公使康格夫人主动打破这一局面,主动邀请各个王府的格格以及公主们做客。而带着各位格格与公主去做客的便是慈禧的养女固伦荣寿公主,也正是在荣寿公主等人多次进言下,慈禧终于答应见康格夫人。

康格夫人本打算邀请慈禧太后前往美国参加世博会,但是此时的慈禧已经年迈,自然不会前往,所以便拒绝了。不过慈禧答应了康格夫人会派人前往,在众位大臣的推荐下,慈禧最终选定了溥伦率团参战,晚清第一批留美者之一黄开甲是副监督,跟随溥伦一起前往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4年3月溥伦率团离开京城,历时一个多月到达旧金山;

4月19日,在华盛顿得到了罗斯福总统的接见。

溥伦在旧金山很受当地华人的欢迎,因为报纸上刊登着溥伦的照片而一抢而光。溥伦一行人在美国待了四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以盛怀宣为首的几位大臣向慈禧上了一封奏折,奏折大概得意思是挑选朝廷新贵前往美国考察新政,在盛怀宣的奏折中还提到了溥伦。

所以溥伦在美国除了参加世博会外,还前往华盛顿、纽约、芝加哥等地考察美国新政。并且在向华侨演讲时提到,等回去后一定会“披肝沥胆”,向慈禧太后进言进行立宪改革。

为此溥伦被称为清朝皇室中“最为民主的成员”;溥伦回国后的次年,也就是1905年,慈禧再次派镇国公载泽等五位大臣前往美国,考察美国新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拥戴袁世凯称帝,被封亲王

如此看的话溥伦会成为清廷实行新政的主要支持者之一,然而最终的结果确实有些让人失望。

光绪三十三年,溥伦奉慈禧之命筹备资政院,并且同咸丰九年的状元孙嘉鼐一起担任总裁。

光绪帝与慈禧先后去世后,年仅3岁的溥仪登基,大清真正掌握实权的是溥仪的父亲和硕醇亲王载沣,载沣任摄政王,溥伦仍旧得重用在宣统三年时任庆亲王内阁农工商大臣。

辛亥革命爆发后,载沣卸任摄政王之位,闭门不出;

次年溥仪退位,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5年时袁世凯自称皇帝,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人没想到的是,溥伦作为曾经考察美国新政的人,被称之为“清廷皇室成员中最为民主的成员”,却在袁世凯称帝时支持袁世凯,得到袁世凯的重用,食亲王双俸。但很快袁世凯便失败了,1927年溥伦病逝,终年5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