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群体毫无疑问是第一波被冲击到的,特别是以前可以开到原研药,现在大多只是仿制药了,这二者之间的效果差异,怎么说呢,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做过一次调查,在同时使用过原研药和仿制药的群体中,49%的人表示原研药的感受会更好,47%的人表示二者之间没有差别,而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原研药正在消失,各个渠道都买不到了。
自从我关注自己的尿酸指标并努力控制以来,我就比较多地关注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了,首先这是一个敏感问题,其次这还是一个敏感问题。但最后,当我看到了有个比较大的媒体平台开始写这个选题的时候,我觉得我也可以来聊聊。
原研药相当于创新药,药企开发出来;仿制药相当于对着画瓢,专利期过了之后,就可以直接复制原研药的分子结构生产药品。我在医院的朋友大概告诉了我,在仿制药上市之前需要通过一道程序,叫做一致性评价,看仿制药和原研药在体内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差异性怎么样,我们国家是从2016年开始做得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不过就算分子结构一样,生产工序、辅料什么的也会影响药物作用。
而大家之所以愿意用仿制药的原因,很简单,就俩字,便宜,而且现在是集采,更便宜,有些降价幅度能达到9成,总结起来就是非常猛,换个说法,非常卷,现在哪个行业都卷。
根据2024年上半年医保部门发布的数据,9批集中采购中国产仿制药占了96%。这个比例过去几年是一直在提升的,与之相反,原研药的比例则逐步下降,很多甚至已经消失了。
至于原因,南方周末之前做过一期报道,一句话,集采中标药品的消耗量与下一年度的医保资金拨付挂钩,如果消耗量没有达到,就会影响医院拿到的资金,医院只能多采购中标的药品,至于原研药如果钱不够就不买,所以你会看到很多医院开不出原研药,很多渠道都买不到。
而且现在医保支付也改革了,DIP付费通俗来说就是按病种报销,这个病治疗是多少钱就报销这么多,如果医院治疗时花多了,就医院自己承担,这个额度毫无疑问是跟采购的药品挂钩的,所以你看,医院只给患者开仿制药也是可以理解的。
利益错综复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给医保降低负担,在我的了解中,未来诸多操作都会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只会加快不会减慢,毕竟你要考虑到将会有大量的群体迈入到老龄群体,将会需要更大的医疗支出,现在就已经是紧平衡状态了,随着老年化社会加剧,你我都是在洪流中的一员。
药企也是,内卷之下大家都是牺牲品,很多人可能很好奇,仿制药不是能够通过一致性评价吗?为什么有一些药品效果还会这么拉胯,因为价格太低了,为了控成本,在通过评价之后就降低用料,这是真实存在的。
这就好比做广告公司的,派出精干团队先去甲方比稿,通过了之后到执行层面,派一租实习生去打仗,这么类比比较容易理解,避免被杠瞎说我截个图放这里。你以为这是技术的问题,天真了,这是商业的问题,再加上药效这种东西本来就比较主观也很难有定论。这就是为什么说内卷到极致大家手拉手一起成为受害者。
当然这些问题最终都会被解决的,机制也会不断完善的,我相信国内药企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肯定也能跟得上,但这需要时间,可能就是一代人两代人老去的时间,而恰巧我们这一代人身处其中。
这个话题就聊到这里了,然后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阿提亚写的《超越百岁》,他在里面提出了一个「医学3.0」的概念,意思是以往大家看病都是有什么毛病看什么毛病,现在他建议大家要有「医学3.0」的意识,从源头对指标异常进行控制,并且年度体检。
因为很多病特别是慢性病说白来就是拖出来的,一些指标异常的时候不管,直接就干到慢性病了,其中糖尿病是典型中的典型,比如我们国家就是首屈一指的糖尿病大国,糖前期的人数规模也很大,关键是知晓率很低,2018年只有30%多,7成人的不知道自己的血糖超了这就很恐怖。
继续写下去有点渲染焦虑的意思,但本意并非如此,「医学3.0」的概念就是让大家在一些指标异常时就积极控制,而不要演变成了「疾病」再去治疗。然后考虑到医保可能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你就会发现此时此刻有这个意识的重要性。
不是只有上班、打工,才是挣钱,朋友们,打球、爬山、吃好一点、减肥、控制体重、都是挣钱,悲催的人生真就是健康时花着最低的价格吃垃圾外卖生病了再花着最低的价格吃垃圾药品(叠甲:不是骂仿制药的意思,而是可能个别会有这样的情况) ,反正早有控制的意识会更好。
-END-2024年11月5日-
扫码加我,朋友圈唠嗑
*本文封面图来自《北平无战事》
*全平台账号:挪威TALK(B站,小红书)
*欢迎左侧一键转发至朋友圈,同时右侧在看与点赞
欢迎点击下方关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