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季度过去了,各项经济指标有进有退。
仿佛一切都那么确定,这反而给了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当下的太确定,从原理上说就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
中国的经济遭遇到很多难题,一时难以找到最优解,比如,从年初开始一直量价齐跌的房地产,一线城市保值的神话被彻底打碎了。
这令人想起了疫情时的十万人电话会议,当时的口号非常响亮,记忆犹新:能出尽的政策,全出尽。
这绝对是全力一搏的姿态,以中国强大的动员令,经济的腾飞将是一件没有悬念的事,一切都将妥妥的,形势一片大好;当时没有任何一位专家提出过警告,说出台的政策不够给力,将不达预期。大家都畅谈五年超美、2050年将实现大明王朝的复兴,经济总量将超过全球三分一,也就是说,世界的三分之一是我们的了。结果,四季度经济形势不尽人意,外贸几乎是一个断崖,全年GDP为3%,这个数据,对习惯了两位发展速度的国民来说,太低了。
这种政策的失灵,又一次发生了。
连续三年,中国与美国的经济总量不是在缩小,而在拉开距离。中国GDP与美国比,从77%的高峰下降到了59%;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去中国化趋势,是价值冲突,也是利益冲突,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的争夺,只是一个引爆点,对中国全面加征关税的浪潮已经开始了,中国的电动汽车很强大,在国际市场的占比高达64%,但是,一旦遭遇到联合的对抗,意味着中国经济要想通过外贸突围,意义已经不是太大了。
正因为如此,对于补贴调查,中国的态度并不那么激烈。
不平静的倒是国内市场,除了GDP指标,其它核心指标表现都不理想;醒目的还是房地产,而且它醒目得令业界所有人沮丧;我们甚至可以说,楼市的局面不能扭转,今年的经济难有太高的预期,守住《报告》的核心目标就是功德。
今天和银行的朋友聊天,他们关心的是货币,存贷款。
我说房地产跌成这样,你们手中的抵押物会不会有压力,对企业做续贷时会不会减少额度?她的回答很坚定,不会,企业现在太难了,这时怎么能釜底抽薪?表面上银行是大爷,其实这个大爷也要靠企业养着,利益是相关的。把企业的贷款都停了,银行也要喝西北风。那么,既然如此困难,财政为什么不能降税。她倒是笑了:你以为就企业难呀,财政更难,现在很缺钱。缺钱不可以找你们借吗?拉倒吧,再借连利息都支付不了了。
这是够难了。
难怪满世界地查税。1-9月的非税收入增加了13.5%,地方财政是真差钱,大家没事别乱停车了。
显然,这种平平的局面不能等待太久,有道是久盘必跌。
这句股市上的警语,很可能也适用于宏观经济的判断;因为政策一直在努力,房地产的政令已经堆成了山,市场不做反应,说明现有的政策再一次失灵了。
进而也说明,中国经济目前遭遇的是系统性问题。
历史何其相似,谁曾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经济又到了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它将是打左灯向右转,还是打右灯向左转。
元芳怎么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