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管是公司还是体制内,根据职能定岗定编都是正常操作。放在公司叫职能定岗定编,放在体制内就有一个熟悉的词,叫三定,也就是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说起来,基本上很相似,在具体操作上也比较像。

但是为什么还会存在人手不足呢?客观原因,是因为无论是三定还是职能定编定岗,工作总是在不断的变化。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体制内的三定。相关规定有所要求,对三定进行修改,需要符合这几种情形:

a.该领域体制机制作出新的明确部署或机构有较大调整 b 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已具备解决条件,方向比较明确 c 现行规定与实际职责履行、内设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配备等情况相比差别较大,且修订符合部署要求 d 其他有必要修订的情形。

由此可见,这些定岗定编定职能,不是说想修改就能修改的,既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又要通过诸多程序上的检验。

而在实际工作中呢,首先是常见的工作会随着技术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增加一些额外的新工作。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未知的情形,比如紧急情形等等,都增加了实际工作的种类。

那这样一来,人手不足就成为有时需要面临的事情。举个例子,比如逢涝期、台风来时的应急工作,就是这样的情况。但是,这只是临时情形。通过临时情形的临时人员调配就可以解决。

如果是常态化要面临这个问题呢?那就要考虑进行修订职能,增减职能,进而调整编制、岗位了。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大家都会觉得增加职能比较常见。实际上在现行的情况下,虽然要求越来越高了,但职能不见得增加太多。因为一些冗杂的职能被整合了,一些落后的职能被消灭了。所以这个过程,显然是有增有减的。同时又遇到控制编制的大背景,人手短期内出现不足,也是可能的。

当然,也有主观性的原因。就像很多人说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人手不足才可以招人,如果不喊,那很有可能就拿不到名额。我现在觉得一个单位年轻化还是很有必要的,或者说分层培养,在每个年龄段都有一定的人手,能够缓冲掉很多风险。

当然,理想的状态是,每个人的能力、效率都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而提高,这样即便在固定的编制情况下,只要维持人员的更新换代、新陈代谢,就能够实现同等效率。但现实情况来说,还是有着很多影响因素,这种情况只能说更偏向于理想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