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消息面只有一个: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发布时间是昨晚18:00左右。

增量信息有二:

第一,化债方式是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相当于是给地方政府信用卡提额度,还是自己按照老办法还,并不是中央直接给地方钱。

第二,本次化债针对的对象是“存量隐性债务”,跟正常的拖欠企业的应付款,没有直接关系。炒相关概念的小伙伴,记得见好就收。

单从公布内容上看并没有任何对资本市场有用的消息,但A股现在管你三七二十一,先涨得头晕目眩再说。

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没有公开确切数据,财政部给的口径是当前存量隐性债务规模比18年降低了50%左右,目前各方统计口径都差不多,隐性债务规模在7~10万亿之间,未来三五年都需要财政给开绿灯。

把17年之后的宏观大势串起来看,会挺有意思:

16~17年靠着棚改和供给侧改革,经济走出通缩后,18年开始调低GDP目标,着手化解地产和影子银行等风险,但赶上了贸易战。

19年开始确立制造强国的思路,但是经济数据不温不火,年初股市靠着美联储降息周期和熊市大反弹来了一拨。

20年疫情之后全社会恢复到半开放状态,这时候房地产经过18年开始的打压,已经尽显疲态。但好在欧美史无前例的财政货币双宽松,给了一年多的时间。21年看债务周期和宏观经济数据,除了出口其他的都是稀松平常。

22年到23年全球都进入到高通胀时代,货币政策受到极大掣肘,同时国内疫情也没完全解决,消费等宏观分项不给力,地产作为最脆弱的行业,已经岌岌可危,房企暴雷是房价大跌的前兆。

终于在23年疫情放开后经济复苏被证伪,尽管这个证伪绝大部分原因还是大家低估了房地产对居民财富预期的影响,房价开始下行带来螺旋效应。23年实际上已经有较大的逆周期调节力度。

24年二季度欧美的通胀终于开始了回落到正常区间,进入降息周期的国家越来越多,随着美联储正式开启降息后,国内终于开始了一定幅度的财政刺激。财政刺激的基础是货币宽松。

这期间,财政和货币始终是影响金融市场的决定性因素,而国家宏观决策,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承受的。

有些宏观变量是有经济规律可循,比如老龄化、城镇化、产业升级等,有些宏观变量是高层们的集体意志,比如硬钢贸易战、动态清零、对俄乌态度等。

在未来的几年,我们似乎还是站在2018年的路口:外部地缘压力紧张,内部支柱产业下行带来的通缩,依旧在坚持制造强国并且有了一些进展,部委层面有了一些组织战略上的调整……

但未来的路,绝对不会跟过去雷同。

对我们的知识星球感兴趣的,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入,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留言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