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国最难挖开的一座皇帝陵墓,一千二百多年来,这座陵墓曾遭到过无数次盗挖,有记载的盗墓活动多达17次,其中大规模的盗掘共计3次,最多的一次竟出动了40万人,但最后却没有一人真正成功。
这座不可思议的陵墓,就是唐代的乾陵。千百年来,所有和它有关的故事,似乎都带着一股神秘色彩,失落的《兰亭序》、不存在的墓道、武则天无字碑,这每一个字眼的背后,都暗藏着惊天谜团。
不过在乾陵中,真正难以解释的还是武则天墓前的那61尊无头石人,他们是谁?头又去哪了?
挖不开的乾陵
公元683年,武则天派吏部尚书在陕西乾县的梁山上修建乾陵。
次年,唐高宗李治安葬于乾陵,随后陵墓又继续修建,武则天死后,其子唐中宗将武则天葬入乾陵中。一夫一妻、两朝皇帝,合葬于一墓,这在中国史上都仅此一例。
乾陵建于盛唐时期,历经22年完工,此时唐朝的国力充盈,所以乾陵的规模自然是极其宏大的。
它承袭了唐太宗“因山建陵”的礼制,仿照长安城的格局修建,有皇城、宫城等部分,其四周还有两道城墙保护,陵墓的主体地宫则藏在梁山之中。据史料记载,乾陵的总面积达240万平方米。
乾陵中究竟藏了多少奇珍异宝,没有谁说的清道的明,据说天下第一书《兰亭序》就藏于此。在往后的一千二百多年间,乾陵的宝藏曾勾起了一批又一批盗墓贼和军阀的野心,盗掘活动几乎从未停歇。
其中,以唐末黄巢的盗掘规模最大。公元880年,黄巢率农民军进入长安,在长安城称帝,国号大齐。大齐政权建立后,黄巢又带着40万大军前往梁山,欲盗挖乾陵。
在当时,他们把半个梁山都给铲平了,却仍然没有找到墓道入口,反倒是给梁山留下了一道40米深的“黄巢沟”。
五代时期,后梁的崇州节度使温韬调遣军队,对管辖境内的所有唐皇陵进行发掘。
据说,温韬挖了三次乾陵,然而每次动土都是雷雨交加,这让温韬有所忌惮,加上乾陵建筑牢不可破,最后只能放弃挖掘。
民国初年,国民党的孙连仲以保护陵园为由,率领部队盗挖乾陵,最后也没有找到墓道口。
除了这三次大规模的盗掘活动外,历史上还有无数个盗掘乾陵的计划,但他们均未取得成功。为此很多人都猜测,乾陵或许不存在墓道口。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几个农民的误打误撞,竟然揭开了乾陵的巨大秘密。
乾陵的秘密
1958年,乾县当地农民在梁山附近炸石,结果却把乾陵的墓道入口给炸了出来。墓道入口被发现后,陕西省立马在1960年成立了“发掘委员会”,并于4月份开始对乾陵地宫进行发掘。
经过初步挖掘,专家们发现,乾陵墓道的格局和《旧唐书》中的描述基本吻合。
地宫墓道全都由石条堆砌,每块石条之间还有铁栓板加固,并用铅锡水浇灌缝隙。石条一共有39层,层层堆叠一路从墓道口延伸到墓门。
从勘察的结果表明,陵墓四周均未发现盗洞,所以考古工作组推测,乾陵是唐帝陵中唯一一座未被盗掘的陵墓。
据悉,乾陵的地下宫殿是以主陵和17座陪葬墓为主,其中主陵尚未发掘,陪葬墓现已发掘2座太子墓、1座公主墓、1座王墓和1座大臣墓。此外,地宫内还设有献殿、回廊、阙楼等建筑群。
在1960年-1971年间,乾陵出土的文物已达到4300余件,不可不谓富丽堂皇。
而在乾陵的发掘过程中,陵墓的一些细节同样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墓前的61尊无头石像。
这些石像坐落在朱雀门外的神道两侧,每一尊石像的大小都和真人相仿,但装束各有不同,有紧袖翻领的,有袍服束腰的,还有将左襟放在里面的(
左衽,汉人为右衽
),可见他们是少数民族的藩臣。
因为每一尊石像都是双足并立,拱手做辑,整齐恭谦地位列在陵墓前,所以称作“六十一藩臣像”。
但奇怪的是,这61尊石像均没有头部,只有身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这些石像的脖子处都有明显的砸痕,也就是说,藩臣像并不是一开始就没有头的,而是因为某种缘故失去了头部。那么,它们的头颅是怎么断裂的?现在又身在何处?
61尊无头石人
关于61尊无头石像的谜团,各家的说法不一。
根据当地人的说法,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外国使臣曾来过乾陵,他们对石像的洋人面孔感到耻辱,于是就将石人的头给敲掉了。但实际上,八国联军当年并未到过此地,所以这种说法的可信度不高。
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朝时,当地瘟疫肆虐,导致大量村民病死。人们认为瘟疫和这些石像有关,于是就将石像的头给砸碎了。这种说法虽然有可能发生,但没有实际的证据。
第三种说法结合了上述两种,说这些石像是在明朝时,被当地百姓所毁坏的。
在明朝末年,一位外国使节曾在乾陵游玩,却发现他的祖先居然被立在此地给唐朝的女帝守陵,觉得有损本国尊严,于是想要将石像给毁掉,但他又怕引起当地人的不满,于是这位使节便想出了“借刀杀人”的计划。
在那天夜里,他先是毁坏了农田里的庄稼,然后又将泥土抹在石像脚下。第二天,这位使节便诱导当地民众,称他看见石像在夜间复活,还糟蹋了田里的粮食。结果,当地百姓真的听信了这位外国使节的话,为了保护庄稼,百姓一怒之下就把石像的头统统砍掉了。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1971年,又是两个农民的意外发现,揭开了无头石像的秘密。
1971年,乾县瓜婆岭村两个村民在挖地时,其中一人挖到了一块坚硬的东西,当两人合力将它从土里刨出来后,发现这竟是一颗石雕头像。
在当时,两位村民都认为这东西很可能是个文物,于是连忙将其送到了乾县文管会。
当地的文物管理员一看到这颗头像,就感觉它的来历非同一般,随后他们立马将这颗头像带到乾陵,和陵园中所有无头石像进行一一比对。
最终,他们发现朱雀门西侧的一尊无头石人和这颗头像基本吻合。这就意味着,这颗头正是来自于六十一藩臣像。
经过考古学家们的后续研究,发现这尊石像的头并非是人为破坏,而是天灾所致。
根据史料记载,61尊石像断首的时期是在元、明时期。宋朝时,游师雄曾对藩臣像进行了考察,并写下文字记录,可见此时的石像还是正常的。但到了明朝,李梦阳在诗中却记述了石像断首的现象,由此推断石像的损毁时间是在元、明之间。
根据这个时间范围,结合这一时期中国的天灾情况,就能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嘉靖大地震”。
公元1555年1月23日,陕西华县一带发生大地震,此次地震的震级达到了8-11级,范围广至28万平方公里,影响了陕西、山西、甘肃等多个省份,甚至连福建、广东都受到了波及,死亡人数约为83万人。
而乾陵所在的位置,距离地震中心华县仅有100多公里,同样是重灾区,所以这61尊石像的头部,极有可能是在这场大地震中断裂。除此之外,陵墓前许多石马的头,也可能毁于关中大地震。
在明朝末年,一位诗人曾游历过乾陵,并写下了“赤马剥落离倒旁”这句诗,可见当时的石像已经是七零八落了。
至于为何会出现头身分离的情况,是因为石像的材质并不好,一旦人像被某种外力推倒,那它就很容易从最细的颈部断裂。
值得一提的是,这61尊石像并不全是因关中大地震而损毁,还有一部分可能毁于明朝末年的战争。
到了这,武则天墓前的这61个无头石人的秘密,就被两个农民的无意之举,给揭开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