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作品里表现的是蓄势待发凝神聚气的一种状态,每一个英雄骑士都是即将迸发的姿态。整体视觉上是静态且有力量的,有一种以静制动的感觉,这是我理解的武者最高的境界。他刚好暗合了我当时的内心状态。其实这一系列我对它有一个很大的构想,就是我要把他做成一个英雄阵仗和军团,我会慢慢的去丰富他完善他。我在作品中也有意的去抽象英雄人物,不会特定的去表现某一个英雄人物,他是我内心力量的一种外化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家陈松林受邀于2024年10月27日参加TEDx蔚秀园年度大会【万象更新 | All Things Are Renewe】并发表主题《乡间小路》演讲,分享其雕塑艺术创作之旅。以下为演讲全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好,我叫陈松林,是一名雕塑艺术家。我学艺及从事艺术创作已经是二十几个年头了,今年(2024年)我在重美术馆举办了个人展览,展览是对我之前学习和创作的一次总结,它让我回看了过往的点点滴滴,这里面有对艺术的向往、坚持、迷茫、憧憬,总有那么一些难忘的经历和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艺术的种子

在我大四的时候,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师带我们去了四川成都平乐古镇的大悲山。那段时期是我的迷茫期,因为是大学即将要毕业,面临人生的一个岔路口,对自己的艺术生涯也不太自信。我只当是一次普通的学习和旅行,但是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有一天早上,我戴着耳机出了门,沿着一条乡间小路,我就一直往前走,路的两边是一片竹海,周围非常的静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没有目的地,但是我本能的想要一直往前走,越走我的心越安静,我的杂念越少。走到最后,我的身体告诉我它要成为这个空间的一部分,哪怕只有小小的一角,哪怕只是这个早上,如果能消失在这里就最好了。

路的尽头,是大悲山,我被震撼了。没有任何准备,它就那样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像一本书,等待着被打开,我突然间想要好好的读一读这座山。我知道“读”这个动词不该和山搭配在一起,但这就是我当时的感觉,我要用我的身体去感受它,丈量它。于是,我决定用我的手掌去测量它的周长。它其实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山,没有珠穆朗玛峰那样响亮的名号,但那个早上,在那个时刻,它就是我的珠穆朗玛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手掌有20厘米,在接下来的20多天时间里,无论刮风下雨,我都会去测量它,并用竹海的竹子做丈量的标记,每量一下我就插下一根竹签,最后这个山上留下了独特的刻度,它的周长有10560手这么长。(这个数字听起来好像并没有那么长,但我在丈量他的过程当中,手掌起水泡,腰特别酸痛,大腿胀痛,这些身体上的反馈,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它的高大)。最后我在大悲山画了一个圆,这就像是我自己给自己的一次成人礼,我试图建立我自己衡量事物的标准,也是一个二十来岁小年轻对世界的一次较真。这算是第一件令我满意的独立作品,回到学校老师给我们办了展览,这件作品被评为年度优秀作品二等奖。

这次创作让我找到了自信,它让我知道独立思考、独立创作的重要性,也是这个时候它就像一颗艺术的种子在我内心种下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迷失自我

然就这样我毕业了,毕业之后,我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公司,公司主要是承接一些艺术项目,那个时候有做不完的商业项目,我们很快就把公司开到了798,商业上是越来越成功了,但这不是我想要的艺术方式,我的内心开始挣扎,要不要放弃这份可以谋生的事业,去追逐自己真正喜欢的艺术梦想。这次我遵循了内心的声音,于是,我决定退出公司,回归到艺术家的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寻找自我

开始慢慢寻找创作状态,那段时间,生活中的琐事令我心烦,我希望屏蔽掉这些噪音,所以我过上了两点一线的生活,家和工作室,现在想起来,这样的生活有点像修仙。其实生活中的感触也会影响我的作品,我开始创作我的第一个系列作品《生灵》系列,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这件《生灵-慧渡》。这是我这一系列作品的第一件,显而易见,缠在马身上的布匹不是在束缚它,而是在帮助它,也是帮助我隔绝来自外部的纷扰和噪音。将时间和空间静止在这一刻,如有所思若有所悟,静悟自我,也是我心境的一种表达。

当我真正的静下心来之后,我的心态又回归宁静,每天寄情于雕塑,与雕塑对话,我又一次想起了大悲山,想起了那片竹海,甚至想起了我小时候家乡村口的一块石头。大家可能不了解,我是湖南人,我们那边很多地方都会让小孩子认石头、桥、树做干爹,就是希望它们能庇佑我们健康的长大。其实中国一直以来都有这样的习俗,比如古代有一个典故——米芾拜石,讲的是米芾这个古代的文人,寄情于一块石头,对它深深一拜,,这个故事也描述了我们这个民族对自然的崇拜和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我开始创作这个系列的另一个作品《生灵-拜石》。我选择猪作为这个雕塑的主角,因为我觉得它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动物,当然这里也有一点点趣味性,通过这一轻松的方式表达出人与自然对话这一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灵》系列我创作了大概两年,每天过着非常规律的生活,白天在工作室做雕塑,晚上拿笔画创作方案,外界的声音越来越小,我每天只能自己跟自己对话,时而统一时而对立,时而悲观时而乐观,现在回想那是最美好的体验。是艺术创作进入佳境的一种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表达自我

经历了两年的沉淀和摸索,我的内心状态发生了变化,我大概找到了一些自信,这使得我的艺术语言也慢慢的发生了改变,我一直在寻找属于我个人的造型语言,这时候我的另一个系列作品《凝神骑士》系列就出现了。

《凝神骑士》这一系列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个人从小就有的英雄崇拜和情结。作品里的骑士是指英雄人物和坐骑的组合关系,这种组合关系是我畅想构建出来的,更多的是天马行空,像中国武侠小说虚构英雄人物一样,当然他符合我自己心目当中那个英雄骑士该有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我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孩子,身份的转变和生活的变化让我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我觉得我对身外之物看的越来越淡,每天只想带着孩子出去露营野餐,游山玩水。这也反应在我现在的作品里,我最新的系列作品叫做《云》。很多作品都是一片云彩托着一只动物,就像我托着我的孩子一样,我喜欢这种云彩自由自在,随遇而安、安静且诗意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系列大概有20几件作品,其中有一件比较独特,它叫做《云-静悟》。这只猴子头顶有一片云彩,双手又捧了一朵云彩,手上捧的云彩像是他静悟的成果,仿佛在开悟的那一瞬间,大自然也给予了它回馈。而这就像是一个艺术创作者思考和创作的状态。也是我追求的一种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个艺术家,通过十几年的创作和探索,我确实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和心得,我觉得生活和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是融为一体的,就像贡布里希说过“没有所谓的艺术、只有艺术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谢谢大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