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中国航空界发生了一件让军迷们激动万分的大事——传说中的歼-35终于在公众面前露脸了。
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俞庆江曾暗示,近期会有新型战斗机亮相。当时,很多人猜测可能是改进后的歼-20或神秘的轰-20。
然而,随着"75"号歼-35的登场,似乎是捅破了一层窗户纸,人们这才意识到空军也需要这样一款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
在许多人心里,歼-35本应与海军结缘,成为海军的得力干将甚至外销市场的宠儿。但如今进入空军服役的事实,无疑打破了传统认知。这背后究竟有何玄机?
提到战斗机,价格永远都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直觉上,你可能会认为中型机价格更友好。然而,随着现代航空电子设备成本不断攀升,中型机与重型机的价格界线变得模糊不清。
例如,法国的阵风中型战斗机,其售价甚至超越了一些美俄重型机。
歼-35作为一种采用双台中等推力发动机的中型战斗机,配备了和歼-20类似的先进设备,造价未必比歼-20廉价。反倒因为歼-20已经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成本被分摊后,总价甚至可能低于歼-35。
然而,若未来歼-35广泛出口乃至同时被空海两军装备,单价降低也不是不可能。
究竟为何中国空军要配置歼-35?关键在于重型机+中型机的组合策略。
放眼国际,美国的F-22搭配F-35,俄罗斯的苏-57正在搞中型机苏-75,中国则采取了歼-20配歼-35的架构。
虽然有人认为重型机因航程远、载弹量大更适合多用途,但历史告诉我们,重型机更多时候承担制空任务,多用途则主要靠中型机来完成。
看看F-16的历史,它在对地任务上的表现一直优于F-15,类似的还有米格-29与苏-27的戏份划分。
因此,拥有一款性能卓越的多用途中型机,无疑能增强一个国家空军的作战深度。
尽管技术日新月异,战斗机的飞行性能依然是个硬性指标。
争夺制空权的战机注重高速与高升限,而多用途战机则需平衡低空操控性能。在这点上,歼-20如同一把锐利的尖刀,速度与高度是其杀手锏;而歼-35则像是一把灵活的腰刀,更适合执行多样化任务,特别是在对地攻击方面。
为了确保战机在空战中具备能量优势,高速、高升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款飞得更快、更高的战机,发射远程空对空导弹时,初始速度更快、能量更足,从而提升了导弹的有效射程。
而以较慢速度飞行的中型战机,发射的导弹则需消耗额外的燃料爬升,影响命中概率。
即便拥有如歼-20这般无敌于空中的利器,空军依然需要多用途机型来完成近地支援和战场遮断任务。就像俄罗斯空天军在乌克兰战场上,虽掌握局部制空权,但因缺少隐身多用途机型,无法有效从空中打击敌方。
因此,歼-35填补了这一空白,逐渐成为战术需求中的“顶梁柱”。
在现代作战中,机炮的作用逐渐从空战转向对地攻击。美国F-35A的设计中,25毫米机炮并非为空战而生,而是针对地面目标的精准打击。
同理,中国歼-35如果配备机炮,在执行一些中低强度的对地任务时将大显身手。相比而言,歼-20可能因设计侧重原因,并未安装这种武器。
从F-22与F-35的研发,我们看到“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的道理。洛克希德·马丁包揽了美国两大五代机项目后,缺乏竞争让他们在问题频出时态度散漫。
反观中国,成飞与沈飞在竞争中求进步,各自负责不同类型的战机,形成了高效的研发模式。
过去,沈飞因“山寨”苏-27倍受质疑,殊不知这是在军方要求下进行的本土化改造,为的是将成熟平台快速转化为战斗力。
而成飞凭借歼-10、歼-20等机型的接连成功,一度风头盖过沈飞。如今,歼-35的问世正是沈飞实力回归的信号,也为两者的良性竞争增添了新的砝码。
这不仅推动了各自的技术发展,更让中国航空工业的整体实力持续增强。对于航空领域的未来,歼-20与歼-35的双星闪耀,不仅是科技实力的体现,也是战略智慧的结晶。通过合理规划与布局,中国在不断开拓天空,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