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粥左罗主创团
来源:粥左罗(ID:fangdushe520)
不关心政治,
不关心美国,
不关心特朗普的人,
好好看看这篇文章,
因为我也不太关心。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这个人胸无大志,不太关心天下大事,政治局势,美国大选更是跟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我就刚才看到我的一个微信群里,有朋友在发段子,说特朗普宣布胜选了。
因此,关于美国大选,我知道的全部信息是两个:
第一,特朗普宣布胜选。
第二,特朗普78岁了。
别的都不知道,所以我不谈别的,就谈78岁当选美国总统这一个事。
声明:这不是一个瞎蹭热点的文章,最好别当新闻看,这是一篇很重要的认知干货文章,请拿出十分钟认真阅读,我都能在这个浮躁的热点氛围中写一篇这样的认知干货,你为啥不能好好看呢?所以提前感谢你的认真阅读。
01
78岁还能当选总统
说明了什么?
说明一个惊人的真相:
一个人,即便已经老到将死,等死的年龄,也能做这个世界上最需要智力的工作。
当然,另外两个美国人早就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巴菲特和查理芒格,他们都是把最需要智力的工作做到生命的最后。
只不过这一次,特朗普又10倍加强了这个证明。
请务必重视这个结论。
为什么呢?
三个灵魂发问:
第一,想想你的家族里,你的村里,你的小区里,那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的智力水平现在怎么样?比年轻的时候大幅度下降了,还是像前面提到的这三位一样越老越妖呢?
第二,既然人做智力工作,可以一直做到生命的终点,甚至越老越是优势,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大面积的35岁职场危机呢?
第三,你现在多少岁?假如你现在25岁,你认为你40岁的时候事业会比现在更强吗?如果不是,为什么呢?难道你是拼体力的吗?
如果你现在50岁了,你有没有比30岁的时候更强呢,如果没有,为什么呢?按理来说你的智力、智慧、经验、认知都应该积累的比30岁的时候更多啊?
02
「真正成为」一个智力工作者
才能越老越妖
我本身是一个写作者,写了10年,也是一个教写作的,教了六年了。
经常会有人问我:
40岁还能写作吗?
50岁还能写作吗?
写作又不是搬砖型的工作。
搬砖型的工作,当然是年轻人会比老年人更加擅长,体力工作,越年轻体力越好做得越好。
人总是会变老的。人会从20岁变成30岁,30岁变成40岁,而人在变老的过程中,体力,精力,一定是会下降的,这是百分之百的。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的工作是偏售卖体力、时间、精力的,你一定会越老越不中用,这是必然,因为一天一天的你都在变老。
怎么办呢?你要尽早地让自己变成智力工作者,如果你的工作核心是拼智力,那你就不用担心它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下降,相反它跟体力是相反的:
你从20岁到30岁从30岁到40岁到50岁,你的智力是可以一直在增加的,也就是你不会越老越不中用,你反而可能会越老越好用,越老越牛,这就是对抗时间,对抗衰老的一个最好的办法。
体力就是越用越差。当然在一两年内你的体力是可以越练越好的,但是如果你放在10年20年的周期看,体力当然是越用越差的,就像汽车,一辆车你再好,你一定是越开越老化,一个开了20年30年的车,肯定是到处都有问题。
但是大脑是完全相反的,很少有什么东西是越用越好用的,越用越新的,大脑就是你用的越多,它反而越好,你用的越少,它反而越生锈。
所以,要努力变成核心靠智力做事赚钱的人,越老越牛,越老越赚,像老妖精一样,越老越妖。
换个角度:
如何评判你的职业是否会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赚钱?
越来越不赚钱的:
你的工作,需要的优势 = 年轻的优势。
体力、时间投入强度、精力旺盛程度、吃苦耐劳度、身体协调度、身体灵敏性、身体反应速度、注意力集中度、体型管理、体态管理、身材管理、颜值管理,等等。
这些优势,随着年龄增长,会变成劣势,你的职业发展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越来越赚钱的:
你的工作,需要的优势=需要时间的积累
知识储备,智慧增长,经验积累,技术积累,案例积累,判断能力,决策能力,战略能力,人脉管理,资金积累,影响力积累,口碑信任积累,等等。
这些优势,基本都不是年轻的优势,而是必须经由时间的积累。
扎心一问:
为什么很多人从事符合「时间积累优势」的职业,却并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越老越妖,越来越赚钱?
不要认为,自己的职业符合「时间积累优势」,就可以坐享「40岁、50 岁以后更厉害」。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刻意练习,刻意积累」才能得到,「自然而然,按部就班」,不会发生奇迹。
更重要的是,人都是:
从成功走向成功,而不是从失败走向成功;
从增长走向增长,而不是从原地踏步走向增长;
从优秀走向优秀,而不是从无所追求走向优秀;
如果你不主动干预,刻意改变,那么,每一年过去,你只是老了一岁而已。
如果你已经四五十岁了,怎么办?不要倚老卖老,融入年轻人,结交年轻人,和年轻人打成一片,像三十岁一样去学习、成长、奋斗。
03
35岁以后
你在职场中会贬值么?
普适性职业生涯,你中枪了没?
码农:25岁软件工程师→28岁高级软件工程师→32岁架构师→35岁外卖骑手
产品:25岁产品经理→28岁高级产品经理→32岁产品总监→35岁滴滴专车
运维:25岁运维工程师→28岁高级运维工程师→32岁运维总监→35岁淘宝店主
市场:25岁市场专员→28岁市场经理→32岁市场总监→35岁开店
运营:25岁运营专员→28岁运营经理→32岁运营总监→35岁微商
HR:25岁HR专员→28岁HR经理→32岁HR总监+35岁保险大都会
人脉多的卖保险,人脉少的开滴滴,实在不行送外卖…哎,早不面对,老遭罪。
大多数人在职场里,只会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平庸,而不是越来越优秀。
这跟很多人的期待是不同的。
我接触过很多年轻职场人,刚毕业一两年,意气风发,每年能涨一两次工资,两年工资翻几倍的也不在少数,于是他们会想:
照这节奏,30岁时,我肯定月入三万至少,35岁时,肯定核心管理层的一员。
可惜,大多数已经35岁+的人当年也是这么想的,他们当年刚毕业几年时也跟你一样优秀,但35岁时并没有实现当初的设想。
为什么?
职业发展并不是一直线性增长的,所以不要把刚毕业那几年的节奏,当成是一直有的节奏。
职场上有个公开的潜规则,公司不喜欢招35岁以上的基层员工。
创业 7 年,我今年也招聘两次,对有些35岁以上的,我也很纠结。
不是年龄歧视,而是考虑现实,其实你找工作不是应聘,而是竞聘,也就是你要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可能合适,但别人也合适。
能力差不多,工资要求差不多,一个是85前一个是90后,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么选?
如果你的经验能力碾压年轻人,绝对选你。但现实不是:
大多数人只是变老了,能力并没有变牛。
04
35岁后最可怕的事
就是成为职场中的奢侈品
35岁后最可怕的事是什么?
就是成为职场中的奢侈品。
如何理解呢?
第一,奢侈品很贵。
职场上35岁以上的人,很多就像奢侈品,贵,但不是价值上真的贵,而是自以为很贵,所以「报价高」。
高中课堂我们就学了“价值决定价格”这个理论,但现实中大多数职场人似乎并不懂这个规则,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的薪资待遇应该随着工龄的增长而持续上涨。
不管自己为公司创造的价值高与低,不管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还是下降,反正我多干了一年就应该涨一年工资,这句话听上去怎么那么像“我比你年纪大,你就该让着我”?
我在招聘时也发现,很多80后,不管自己能力多强,一开口就是底薪15K、20K,那我一对比,那些要八千一万的95后的,也不比你干得差啊,那我为啥要你,年轻人可塑性还强。
第二,奢侈品不实用。
我也买过一些奢侈品包,不过我背得很少,大多数在柜子里一放就是半年,不动一动。
为什么呢?
因为太不实用了。咱们又不是大老板、明星,出门有助理和随车,很多东西不用带身上,我们出门背个包,还是要讲究实用,功能和容量都要考虑。但对于奢侈品来说,它天然就是反实用性的,如果太实用,就无法体现主人的尊贵。
很多35岁以上的职场人也是如此,不实用——把自己包装得很华丽:曾经担任过XX总监、XX合伙人,曾经在XX500强公司待过,曾参与过XX知名项目... 一听特唬人,真实能力很不实用。
很多人虽然35岁,但不是精进了10年,而是自我重复了10年,时间流逝,你不会自动变牛。
第三,奢侈品不耐操。
我自己找师傅定做过几个包,几千块钱,相当实用,最重要的是耐操,一点不娇贵,随便仍随便放,不小心淋点雨洒点水没事,划一下也没事。
但奢侈品可不行,你总怕伤害到它,拿在手里要拿好,放在柜子里要放好。
职场上很多35岁以上的人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
硬件基础决定软件效率,过了某个节点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素质、精神状态等各方面的素质都在不断下滑。
我在27岁时,还能每天熬夜到2点,第二天7点起床没问题。那时候我的领导说,30岁是个槛,过了30,你的体力精力都会下降很多,那时候我不信,等我到30岁的时候,我发现确实是就差那几年,很管用的,而现在我已经34岁了,确实发现比七年前差不少,现在我也在锻炼身体,也是希望能让身体更健康,精力更好,但不管怎样,你不可能再跟年轻人拼体力拼精力了。
可话又说回来,即便是写作这样看上去是脑力劳动的工作,也是要拼体力和精力的,三年前,我可以坐在咖啡馆从上午10点到晚上9点一整天写作,中间在旁边吃个饭。现在绝对不可能,人到30,坐功退化。
在这种状态下你能为工作付出的精力还要再打个折。
做好一件事,最重要的是专注,这也是年轻人的优势,如果你愿意,你就可以心无旁骛的扑在工作上。
但35岁的中年人不可以,中年人的时间不是自己的,有太多分心的事情,孩子有了,爸妈老了,你要陪孩子成长,跟孩子一起做作业,你要照顾老人,你要关心房子,关心学校.... 总之,你很难再像年轻时那样专注。
不耐操了,体力不行了,精力不行了,不能长时间加班,不能出差很久。而且年纪那么大,也不能随便骂,还得考虑你职场老人的身份。
反观年轻人,物质压力没那么大,职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好用不贵又耐操。
凡事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个中年人,你可能会站在中年职场人这一边。
但如果你是个企业经营者就不一定了。
屁股决定脑袋。
这是职场竞争中既公平又不公平的地方,你的竞争对手并不是你的同龄人,而是当下的所有人,尤其是年轻人。
05
如何避免自己35岁后
成为职场奢侈品?
第一 一定要让自己有个拔尖技能
如果有一天你敢说:老板,我别的都不会,但某某某工作,交给我准没错!
你就赢了。
这需要你在年轻时先专注在一个小点上持续深耕,不要贪多。
记得2018年我去一个新媒体千人峰会演讲,那时候我毕业4年,我演讲开头有一句大概是:我这个人没什么才华,不会做PPT,不太会用办公软件,不太懂管理,不擅长跟人打交道,我啥都不会,只会追热点写10W+。
台下一片笑声。其实我就是用开玩笑的方式,说出了一个事实:
你有个特长,
你就有了铠甲。
所以要找一个技能来保护自己,不要怕技能不够高大上,只怕不够拔尖,只要有一个拔尖的,就算其它方面你很平庸,你也是安全的。
但很多人是没有的,大部分人的平庸,不是某个方面的平庸,而是平庸的很均匀,哪哪都不突出。
第二 逼着自己往管理岗走
如果一直在基层,那你就始终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在军队里一个士兵不想退役,就只能逼着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军衔,企业也是如此。
管理的本质是调用一切资源来实现整体目标,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
换句话说,到了35岁作为单兵你没法跟年轻人比,但是你可以把年轻人都变成你的兵。
很多人本有机会往管理岗发展,但年轻时爱自由,爱特立独行,爱独来独往,不愿意做管理,自己放弃了,35岁就后悔了。
职场中,一定要记住一句话:
位置比能力重要。
最好的方式就是,职场前几年,拼命给自己培养一个特长,然后顺势让自己往管理岗上走。
其实这有点让自己从“劳动力”变为“资本”的转变,如果你不能成为“资本”,你就永远是“卖命的一方”。
年轻时努力积累资源、人脉、经验,择机走上管理道路,让自己成为“资本”。
第三 要跟你所在的行业一起迭代
现在你去商场,去酒店,你会发现机器人,已经到处都是了,很多工作已经在被替代。
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快速迭代”,每个行业都是如此。前几年很多人讨论,新媒体是不是不行了,如今没人讨论了,而是讨论具体的,比如公众号还行不行,为啥呢?
因为行业不会消失,只会迭代。
一个人持续的成长,就要跟着你的行业一起迭代,比如我从最开始的只会做图文内容和音频课,到今天,我会做视频,会做社群,会做训练营,会直播,会做自己的圈子「顶峰会」。
很多人在职场上逐步落后,是因为他没有持续学习。
你一定始终站在行业迭代的前沿,及时学习最新需要的技能、工具、方法论。
第四 多做有积累性的事
你搬砖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搬砖还是一样的。
你写作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写作就会翻倍收获。
前者是典型的,没有积累性的事,做一次收益一次,后者是典型的有积累性的事,每次做都会在值钱的基础上进步。
当然这也得是你刻意进步刻意积累,我招作者时,有些人写作三五年,我让提交5篇像样的代表作品,竟然都凑不够。
职场上很多职业,“越老越吃香”,因为他们的成长曲线接近a>1的指数函数,初始阶段很难看到成果,反而随着时间的积累,技能越来越强。
这类职业的成长天花板极高,甚至可能没有。
去医院看病的时候,我们一定是更愿意找经验更丰富的老医生,而不是刚毕业的实习生。
找律师辩护的时候,我们也一定想找辩护场次更多的成熟律师,而不是没出过庭的助理。
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一名辩护场次无数的大律师,基本上只要他不退休,大家就更愿意找他来帮自己解决问题。
像我从15年工作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写内容一直在积累,到现在写一个五六千字的文章,我用语音写作的高效,加上我强大的积累,两个小时就够了,而且写出来的稿子绝对会比80%的人更好。
这种工作就是积累型的,你过去的每一步都在为后面更顺利做准备。你在这个领域做的越久,只要你不放弃就会越来越值钱。
像我有时候招做内容的人,我就不太愿意招大学毕业生,因为他的积累和认知都不够,遇见一个热点他也提炼不出自己的观点来,反倒是那些已经做了三四年的会越来越好。
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做这一类工作,但积累性这件事,不仅用来评判“职业岗位”,还要用来评判任何岗位中的很多事情。
不管你做什么岗位,你都可以不断的思考,我目前的工作内容中,哪些事是有积累性的,哪些没有,然后你尽量让没有积累性的事逐渐变少,多留下一些积累。
第五 学会营销,打造个人品牌
每个人在职场上都是一个可以被交易的产品,每个人都想把自己卖得更贵。
如何卖得更贵?
学会营销,左右供需关系。需要你的人越多,你就一定越贵,因为你不可复制,只有一个,10家公司需要你,就是10家公司竞争你,开价一定会比只有一两家公司需要你更高。
那些会营销自己的人,拥有随时离开一家公司的能力,因为他和业界保持联系,时刻有一些公司需要着他。
打造个人品牌可以提升自己在行业里的知名度美誉度,更让自己可以挑选,而非被挑选。品牌本身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持久性,让你更长久的值钱。
能力让你站到高位,品牌让你走得更远。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而年轻的一代终将被更年轻的取代,这个循环,很难打破。
还好,也不是没有突破口:
首先,尽量别让自己过早贬值,至少在35岁时,不要成为职场中的奢侈品。
其次,真正成为一个智力工作者,刻意的让自己随着时间积累的优势越来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没有丧失竞争力,反而越老越妖,越老越赚。
感谢在这个浮躁的充满段子的热点氛围中,认真阅读这样一篇文章。
THE END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