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小红书上有一个很火的话题,讲的是有人聚会发现,40 岁左右的妈妈,一半以上都已经不上班了。
这个帖子立刻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猎奇:这些不上班的妈妈,她们都在干嘛呢?
她们之中不乏高知人群,还有过光鲜的工作,为什么选择放弃耕耘多年的职业生涯?是甘当家庭主妇,是为鸡娃,还是追求更自由的生活?
离开职场后,她们过得好吗?可曾后悔?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找到了几位正在经历这样人生阶段的妈妈聊了聊,发现了很多关于生活不一样的想象——
决定辞职回家那年,我正值职场中的「上升黄金期」,工作带娃两头顾,让我心力交瘁。
白天让我妈过来帮忙带孩子,晚饭后我来「接班」。
时间一久,曾经那个省心的孩子变得越来越黏人。
无数个夜晚,我一边催促娃刷牙洗漱,一边应付钉钉群的工作消息。
好不容易把娃哄上床,娃瞪着眼睛不肯睡,一会要听故事、一会要坐起来喝水,而我脑子里全是老板交代的 PPT。
数不清有多少次,我的心中升腾起一股无明业火,粗暴地将娃塞进被窝,对着他怒吼:「你爱睡不睡!」
图源网络
在孩子的爆哭声中,我又深深地痛恨起自己。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寻求关注,需要确认妈妈的爱。可是一个被工作折腾得精疲力竭的妈妈,怎么可能有耐心陪他「磨蹭」?
我意识到温柔的底色是耐心,而耐心最需要的是时间。
「钱可以再赚,但孩子的成长不能重来」,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向公司提出了离职。
回家头两年,我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照顾和教育上。
每一天都是从温暖的抱抱开始,精心给他准备早饭,手拉手送他去幼儿园,接他放学后我们在小区里看蜜蜂蝴蝶、回家读绘本、过家家……
图源网络
孩子坏脾气也越来越少,很多好的习惯也开始养成。
之前想要分房,怎么都实现不了。趁姥姥不在,我们把她房间重新布置后,3 个星期很顺利就成功了。
上小学后,孩子的成绩很不稳定,但我坚持每晚陪他学习,他的成绩一直在进步。
但这些美好的背后,也藏着很多心酸,偶尔也会觉得撑不下去。
「不用上班」的背面也意味着没有下班。
有段时间老人生病,家里医院两头跑的我忙到连哭都没有力气。
随着孩子长大,没有收入、没有成就感,焦虑像乌云笼罩着我。
之前看婚姻综艺《再见爱人》,我就对傅首尔的老公老刘深深共情了——不上班就是这样,孩子带的再好,也不会有人给你鼓掌。
我之前是程序员,加班很多,工作压力也大,自怀孕起我的身体状况就不稳定,于是就辞职回家休养了。
老公天天加班,孩子一出生,我就更难去工作了,就这样熬到孩子上幼儿园,刚冒出要上班的想法,就因为意外二胎而掐灭了。
带两个孩子,比在公司解决技术问题难多了。在公司产品出 BUG,被领导说几句就算了,起码每月的工资按时到手。在家里,一旦孩子生个病或者哪里没带好,就要遭受全家人的抱怨,还没有分文的劳动报酬。
不赚钱的日子,我的尊严也碎了一地。
记得大宝两三岁时,推车坏了,我跟老公要钱新买一辆,他直翻白眼:这么大了还要买婴儿车,当我赚钱很容易是吗?
在他眼里,孩子会走了不需要车了,根本看不见我出门抱娃的辛苦。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每次都是我气得跟他大吵、甚至赌气想要离婚,但最后都在他的道歉中妥协了。
今年大宝刚 7 岁,小宝 4 岁。一个送进了小学,一个入了园,听大家说这个阶段就轻松了。
前段时间看了很久岗位,想着要不找个离家近的班上上吧。谁知道这一波一波的支原体肺炎、流感,又让我打消了上班的想法。
大宝抵抗力一直不好,上了小学后,总是第一波被感染生病的。上个月流感刚刚好,紧接着二宝倒下了,低烧了一个星期。
照顾完大宝又照顾二宝,还得注意隔离防止俩娃交叉感染。谁知道这个月的一个晚上,大宝又突然高烧 40 度,我紧张得一夜没合眼。
当妈的,就没有一刻可以喘息下的。这种情况下,也幸亏是我全职带娃,否则老人根本顾不过来。
这些年不论是孩子打疫苗,还是孩子入园择校,都是我一手操办,老公看在眼里,逐渐理解我的付出,很多事都以我的意见为准。为了让我安心,他还把工资卡上交了。
离开职场说实话有点遗憾,我之前的工作并不比老公的差,要是一直上班,可能也是个中层管理了。
所以我奉劝那些想要重回家庭的妈妈们,手心朝上的日子不好过,说什么全职妈妈要找到自己的价值,都是虚的,最重要的是你把经济大权攥在手里。
这两年各大企业一波又一波的裁员潮,我就是这滚滚大潮中被裁掉的一个。
年纪大、女的、老员工、在生育年龄段,卡满 bug 的我就这么回了家。
上班的时候,每天一睁眼就是日报,每天回家天都是黑的,满脑子都是 OKR、KPI。
春夏秋冬等于 Q1234,阴晴冷暖都是屏幕上变换的数字。
离职后,生活中的一切都开始变得有温度。
第一个月,孩子去上学,我就每天出去爬山、逛街,回到家做手工、看书、画画,去菜市场买一把鲜嫩水灵的小青菜,或者在午后晒着太阳打个盹。
只不过,这样潇洒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摆在眼前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没钱。
所以我的第一步,就是减少开销。
各种没必要的应酬、社交当然不去;即便和朋友们聚餐,提前说好 AA 也没啥不好意思的——毕竟我不上班啊!
双 11 到了,我也不得不避开消费主义的大潮。刚工作的时候也曾经为买包攒几个月工资,可现在我背着帆布包,竟然也觉得又轻又方便,一点不比大牌包差。
日子嘛,富有富的过法,穷有穷的开心。
工作日,很多平时想去的地方、出行的费用都可以免费或打折,有的时候甚至能捡到 69 元飞兰州、上海—郑州往返 149 元这样的漏,比起上班赚钱、放假花钱不知道省多少!
随着在家的时间越来越长,架不住总有来自周围人、尤其是长辈的「关心」:
听说我不上班了,就各种劝我都这个年纪了,有份工作就不错了;还会说女人还是要有自己的工作,否则就看男人的脸色……
这话听起来真耳熟,和催婚催生的套路一模一样。
为了让别人闭嘴,我也开始尝试做一些兼职和私活。
生活费主要就靠之前的存款和理财;
空的时候做做某鱼代发,偶尔也会接一些设计的私活。
曾经做设计不开心的我,现在终于可以去画自己真正想画的、喜欢的东西。
我在小红书发自己的作品,居然很快就有了两万多粉丝,几幅画还卖了版权。这种快乐和成就感,是之前上班体验不到的。
收入虽然降低很多,但我发现减少不必要内耗后,反而过得更开心了。
很多人说:你又是玩又是兼职,一点都不像个全职妈妈!
我很想反问一句:为什么只要是女人,不是「职场女性“就非得是”全职妈妈」?
我是不上班,但也不意味着就必须苦大仇深地围着家里和孩子转;在和不同的人接触过程中,我反而和这个社会有了更深的连接,孩子也更喜欢现在的妈妈。
没有人能规定,生活必须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啊。
这些不上班的妈妈的故事,还有很多,有些是主动离开,有些是遭遇了裁员,有些在蓄力重回职场。
人到中年,很难;女人的中年,更难。
即便如此,因为性别和生育状况而位于职场鄙视链底端的她们,也让我们看到了与之对抗的底气。
这底气,是她们这些年的积累,是不放弃的信念,是对家人的爱。
值的一提的是,她们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两件事很重要:钱和情绪。
钱是自由的底气:菜菜是本地人,没有房贷压力;佳佳妈有老公的工资卡;菲尔有足以支持她一段生活的补偿金。
不上班也意味着,需要更强自制力保持生活规律,才不会懒掉、散掉,因为没有目标而焦虑和消极:菲尔的目标是开自己的工作室;菜菜有着清晰的考证目标和时间计划。
区别人生的不是上不上班,而是能不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如果现实已经摆在眼前,我们能做的只有跨越它,而不是逃避。
祝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人生的支点,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能力。
加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