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国家各项扶持政策的“浇灌”下,各地村集体经济“百花齐放”茁壮成长,然而区域间资源及要素趋同,加上产业准入门槛较低,部分村集体经济项目存在同质化倾向,产业链断档,活力不足,品牌不响,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够,影响群众增收。村集体经济要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须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土、特、产”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村施策,深挖“土”的资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产一方物。乡村不仅拥有绿水青山、古建村落等物质资源,还拥有民俗节庆、传统技艺等非物质资源,同时,每个地方独特的气候、土壤、水源和文化也孕育着独特的物产,蕴含着潜在比较优势。“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发展乡村产业过程中要将乡土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因村施策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游则游。要深挖乡土资源“富矿”,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土”路,让乡村产业沾上“泥土气”,吸收“乡土味”,开发“土产品”,焕发新生机。

擦亮品牌,打造“特”的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竞争优势才能在产业发展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特”是特点、特色、特产,是一个地方的优势资源禀赋的集中体现。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要从“特”字上谋实招,找准自身资源禀赋相较于周边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产业精细化和差异化上持续发力,努力打造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能形成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做到“与众不同”。要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差异化打造“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注重产品宣传和市场营销,在品牌化和市场化中做到“先声夺人”,努力把“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好品质”升级为“好品牌”,让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市场、走进城市。

优势互补,延伸“产”的链条。《木兰辞》中,花木兰替父出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场景蕴含着布局细分市场,提供差异产品,精准满足受众的朴素商业逻辑,有着恒久借鉴意义。同样,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成色,做大产业“蛋糕”,也须树立“一盘棋”思维,切忌“大呼隆”“一窝蜂”。要紧盯产品加工、包装、仓储、物流、营销各环节,区域间合理布局、分工协作、有效衔接,走产业融合、延链补链的集约化发展之路,努力把产品做精、把市场作细,把客群作大,推动产业纵向深化、横向拓展、深度融合,形成持续发展、带富效益显著的特色产业集群。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