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人眼对光线的感知是通过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实现的。人的视锥细胞通常有三种,分别对应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度,大体可与红色(长波)、绿色(中波)和蓝色(短波)光相对应。

基于这种生理构造,人类只能接收到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可见光,这些光信息被大脑解析为由红、绿、蓝“三原色”组成的色彩,因此,人类所能看到的色彩范围是非常有限的。

然而,自然界中存在的电磁波谱远远超出人类可见光的范围,包括紫外线、红外线等不可见光。

例如,两个同样的玻璃杯中加入等量的矿物质水和纯净水,人类肉眼根本无法分辨两杯水的区别,而借助一些特殊设备(比如高光谱成像仪器),可以通过两杯水透射光的光谱差异(即物质“原色”的差异)进行分辨。

就现阶段而言,受限于几何分光和窄带测量的传统模式,高光谱成像设备往往较为笨重、体积大,并且在空间、时间、光谱分辨率等方面难以兼得,技术上的挑战限制其发展和应用。

近日,由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边丽蘅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并自主研发出一款百通道、百万像素的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可智能高效探测“三原色”之外的更多“原色”,其光能利用率(接近 75%)创造了世界最高记录

目前,这项研究成果已经以“A broadband hyperspectral image sensor with high spatio-temporal resolution”(一种高时空分辨率的宽带高光谱图像传感器)为题发表在 Nature 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Nature)

光谱也称“光基因”,代表光信号在不同波段的强度分布。高光谱成像技术能提供物质特征的高维时空光谱信息,可同时获取物质的空间结构信息,以及数十至上百个波段的光谱信息。

由于可以探测更精细分辨率、更广范围波长,高光谱成像技术是检测物质“原色”的一大利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及其工作原理(来源:Nature)

在这项研究中,张军、边丽蘅和团队创新提出“光谱复用”原理,并基于此构建了一种具有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的“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

通过在图像传感器芯片上集成不同的宽带调制材料,目标光谱信息以高光吞吐量非均匀耦合到每个像素;采用智能重建算法,从每一帧中恢复多通道图像,进而实现高光谱实时成像。

基于这一架构,他们结合电子学、光学、材料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使用光刻技术制造出一个宽带可见光-近红外(400 - 1700 nm)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

值得一提的是,该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拥有 96 个波长通道,将光能利用率提高到 74.8%(典型光能利用率往往不足 25%),大幅提升高光谱成像的准确率和灵敏度。

除此之外,他们开发的这种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重量仅为数十克,相较于传统高光谱成像系统实现数量级的缩小,可以装配在各种资源有限的平台上,也可集成在现成的光学系统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高光谱成像性能(来源:Nature)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指出,这项技术将高维成像的挑战从高成本制造和繁琐的系统,转变为可以通过片上压缩和敏捷计算解决的系统。

在这项研究中,他们还展示了该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广泛应用,包括用于智慧农业的叶绿素和糖定量、用于人类健康的血氧和水质监测、用于工业自动化的纺织品分类和苹果淤伤检测,以及用于天文领域的深空探测(比如拍摄月球表面的高清光谱视频,在弱光环境下实现观测目标的动态远程监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在智能农业中的应用(来源:Nature)

这篇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北京理工大学助理教授边丽蘅表示,“小到智能手机摄像头,大到遥感卫星探测装备都可以基于这项技术开发新应用;此外,这项技术也具有通用检测的能力,包括检测水中的重金属,食品变质情况以及人体血氧/血糖指标等,能有效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能。”

“这项研究工作开辟了片上光学研究的新领域,为下一代智能光电子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这相研究成果将有望推动深空探测、卫星遥感、环境、医疗、农业等众多领域的创新发展。”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表示。

参考资料: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109-1